【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钛酸锂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上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锂离子电极材料安全性、倍率性、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Li4Ti5O12)具有“零应变”的特性,电池充放电过程中Li+的嵌入和脱出对Li4Ti5O12材料的晶体结构影响很小,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同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相比,Li4Ti5O12还具有嵌锂电位较高(1.55V Li+/Li)的特点,从而使Li4Ti5O12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会析出锂枝晶(锂枝晶会刺穿隔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甚至产生爆炸),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由于Li4Ti5O12是半导体材料,其导电性较差,在大电流充放电下容量衰减较快、倍率性能存在不足。因此要将Li4Ti5O12应用到高安全、高功率、长寿命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中,其倍率性能和大电流循环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提高Li4Ti5O12电导率的途径主要包括元素掺杂、表面包覆碳或其他高电导物质、以及纳米化等方法。元素掺杂(C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纳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选用纳米级Ti1‑xMxO2为钛源,其中,M为Al、Mg、Ag、Zr、Na、K、Zn、或Ca中的一种或几种,0≤x≤0.2;按比例向钛源中加入锂源、有机碳源,并加入水作为分散剂,经湿法球磨混合后,得到钛酸锂原料的混合浆料;(2)将步骤(1)所得浆料采用喷雾干燥法进行干燥,将干燥所得粉体置于气氛炉中,升温至700℃~900℃,保温2~16h,冷却得到钛酸锂半成品;(3)将步骤(2)所得钛酸锂半成品置于气氛炉中,升温至300℃~700℃,保温4~16h,冷却后得到纳米钛酸锂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纳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选用纳米级Ti1-xMxO2为钛源,其中,M为Al、Mg、Ag、Zr、Na、K、Zn、或Ca中的一种或几种,0≤x≤0.2;按比例向钛源中加入锂源、有机碳源,并加入水作为分散剂,经湿法球磨混合后,得到钛酸锂原料的混合浆料;(2)将步骤(1)所得浆料采用喷雾干燥法进行干燥,将干燥所得粉体置于气氛炉中,升温至700℃~900℃,保温2~16h,冷却得到钛酸锂半成品;(3)将步骤(2)所得钛酸锂半成品置于气氛炉中,升温至300℃~700℃,保温4~16h,冷却后得到纳米钛酸锂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作为钛源的纳米级Ti1-xMxO2的晶体结构为锐钛型或无定型,平均粒径为10nm~1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原料锂源和钛源的配比比例为:Li:(Ti1-xMx)=4:5(mol%),所述有机碳源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合成的钛酸锂的0.1~5wt%。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醋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红,王兴勤,王赛,高云,吴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