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包括模块壳体,模块壳体上设有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和水泵,模块壳体内设有水路和油路,模块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的缸体安装面,缸体安装面设有进油口a和出油口a,进油口a处设有进口止回阀,出油口a处设有出口止回阀。因此当发动机停机后,模块内的机油不会倒流入发动机缸体内,当发动机再次启动时,机油不需要先填充到模块中,缩短了机油进入发动机缸体内的时间,因此可以及时润滑发动机运动摩擦部件,不仅提高了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
技术介绍
模块化因具有市场反应快、开发周期短、节约成本的优势,已成为柴油发动机设计制造的重要趋势之一,而且还可以不同排量、不同结构发动机的共线生产。此外发动机的维修效率也有所提高,维修成本也明显降低。重要的是,模块化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零部件的故障率,简化发动机的结构,降低发动机的重量。传统的发动机设计中,水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通常采用分离式结构,缺点是:结构分散、体积大、管路复杂、故障点多。而且现有的发动机在停机后,再启动时,发动机内的运动摩擦部件得不到及时的润滑,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来进一步提高集成度,同时使得发动机的制造成本降低,工作可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可以进一步提高其集成度,而且使得发动机工作可靠,制造成本降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包括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上设有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和水泵,所述模块壳体内设有水路和油路,所述模块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的缸体安装面,所述缸体安装面设有进油口a和出油口a,所述进油口a处设有进口止回阀,所述出油口a处设有出口止回阀。优选地,所述缸体安装面上设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处设有节温器。优选地,所述机油冷却器为箱体式冷却器,所述箱体式冷却器内设有冷水部和冷油部,所述冷水部和所述冷油部交互设置。优选地,所述出油口a设有压力调节阀,所述模块壳体上设有用于机油经所述压力调节阀流出的旁通出油道。优选地,所述模块壳体上设有第一旁通阀,所述第一旁通阀的出油通道和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旁通阀位于所述模块壳体和所述机油冷却器的进油口处。优选地,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处设有第二旁通阀,所述第二旁通阀的出油通道和所述缸体安装面上的出油口a相互连通。优选地,所述机油滤清器包括滤芯以及和所述滤芯可拆卸连接的旋盖,所述旋盖和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壳体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水泵为增压泵。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包括模块壳体,模块壳体上设有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和水泵,模块壳体内设有水路和油路,模块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的缸体安装面,缸体安装面设有进油口a和出油口a,进油口a处设有进口止回阀,出油口a处设有出口止回阀。由于模块壳体上的进油口a处设有进口止回阀,出油口a处设有出口止回阀,因此当发动机停机后,模块内的机油不会倒流入发动机缸体内,当发动机再次启动时,机油不需要先填充到模块中,缩短了机油进入发动机缸体内的时间,因此可以及时润滑发动机运动摩擦部件,不仅提高了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模块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机油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未安装机油冷却器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的进口止回阀和出口止回阀与集成模块的其它部分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密封圈A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为水泵,2为模块壳体,3为机油冷却器,4为密封圈A,5为密封圈C,6为旋盖,7为滤芯,71为机油滤清器滤芯的外围,72为机油滤清器的中心管,73为油道c,8为密封圈B,9为节温器,10为出口止回阀,11为进口止回阀,12为压力调节阀,13为第一旁通阀,14为第二旁通阀,111为进油口a,112为油道a,113为机油冷却器的进油口b,114为机油冷却器的出油口b,115为油道b,116为油道d,117为出油口a,119为旁通出油道,211为进水口B,212为机油冷却器的进水口C,213为机油冷却器的出水口,214为水道a,215为水道b,216为回水口,217为水道c,218为水道d,219为进水口A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目前的发动机集成度不高,而且在发动机停机后,再启动时,发动机内的运动摩擦部件得不到及时的润滑,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由于模块壳体上的进油口a处设有进口止回阀,出油口a处设有出口止回阀,因此当发动机停机后,模块内的机油不会倒流入发动机缸体内,当发动机再次启动时,机油不需要先填充到模块中,缩短了机油进入发动机缸体内的时间,因此可以及时润滑发动机运动摩擦部件,不仅提高了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请参考图1-图1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模块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机油冷却器的机构示意图;图5为图1未安装机油冷却器时的右视机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的进口止回阀和出口止回阀与集成模块的其它部分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密封圈A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包括模块壳体2,模块壳体2上设有机油冷却器3、机油滤清器和水泵1,模块壳体2内设有水路和油路,模块壳体2上设有用于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的缸体安装面,缸体安装面设有进油口a111和出油口a117,进油口a111处设有进口止回阀11,出油口a117处设有出口止回阀10。其中机油滤清器包括滤芯7以及和滤芯7可拆卸连接的旋盖6,旋盖6和机油滤清器的壳体螺纹连接。另外水泵1通过皮带和发动机连接,水泵1通过内部的叶轮进行增压后分为两路,一路输送至模块壳体2内,另一路输送至发动机,对发动机进行冷却降温。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模块壳体2和机油滤清器的壳体铸造为一体式,因此在维护保养时,只需将旋盖6从模块壳体2上拧下,然后更换机油滤芯器的滤芯7上的滤纸即可,无需更换整个机油滤芯器,不仅节约资源,而且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重要的是,由于模块壳体2上的进油口a111处设有进口止回阀11,出油口a117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上设有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和水泵,所述模块壳体内设有水路和油路,所述模块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的缸体安装面,所述缸体安装面设有进油口a和出油口a,所述进油口a处设有进口止回阀,所述出油口a处设有出口止回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上设有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和水泵,所述模块壳体内设有水路和油路,所述模块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的缸体安装面,所述缸体安装面设有进油口a和出油口a,所述进油口a处设有进口止回阀,所述出油口a处设有出口止回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壳体和所述模块壳体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安装面上设有回水口,所述回水口处设有节温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冷却器为箱体式冷却器,所述箱体式冷却器内设有冷水部和冷油部,所述冷水部和所述冷油部交互设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坚钢,庞进军,丁良,邵嵩,晁娟,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