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伟专利>正文

手提箱式棋盘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199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提箱式棋盘盒。它是由棋盘与棋盘共同组成空腔棋盒,两个相同的空腔棋盒通过合页组成一个完整的手提箱式棋盘盒。其特征是空腔棋盒两侧开有狭缝,利用在狭缝上移动的推助器,能将棋盒中的棋子推至开口处,即可下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结构简单,造价低,适合于围棋,象棋等多项棋类运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棋盘与棋盒的组合装置。现有娱乐用棋与棋盒多为分离形式,纸制棋盘折叠后易皱易损,木制板块棋盘携带不方便,塑料棋盘则必须有比棋盘更大的平面才能下棋;而棋盒也多属硬纸块类制成,但容易损坏,围棋更需要两个棋盒,这些缺点给棋类爱好者带来许多不便。磁性象棋因成本高,材料特殊,不便于推广普及。本技术的目的是为棋类运动提供一种经济方便实用的手提箱式棋盘盒。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制作两个大小适宜的非完全封闭的空腔棋盒,有开口的一面作棋盘面,棋子可存放在空腔盒中,棋盒两侧各有一条狭缝,放在棋盒中的推助器的两端分别穿过狭缝,用旋钮固定,使推助器只能作前后移动,将这两个相同棋盒用活页连成一个整体,可开可合。本技术将棋盘与棋盒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免去了盘盒分离的麻烦,居家旅行,携带便利,不择地势,不易损坏,且无分离式棋盘易受风吹、皱折之影响。本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应用范围广,适合于围棋等多项棋类运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的直观图。参照附图,制作两个大小适宜的非完全封闭的空腔棋盒(1),上层绘有所用棋盘图(2)。空腔棋盒两侧半高处各开有一条宽度适宜的狭缝(5),狭缝(5)长为从棋盘边沿处接近盒底(a→b)。棋盘中的推助器(3)的两端穿过狭缝(5),拧上旋钮(6),使推助器(3)只能沿狭缝(5)作前后移动(a→←b)。推助器(3)是用一根坚硬的轴与一段其高度、长度都比空腔(4)稍窄一点的挡板紧密相连构成。两个棋盘盒的底边用活页(7)联结成一个完整的手提箱式棋盘盒。现举围棋作例,下棋时将手提箱式棋盘盒(1)打开,双方各自用推助器(3)将存放在空腔(4)的棋子全部推至开口处,此时推助器是由b→a,即可取子下棋。完毕后,将各自的棋子放入棋盒开口处,将棋盒合上,棋子自动落入空腔(4),非常方便实用。权利要求1.一种由棋盘与棋盒共同组成的手提箱式棋盘盒(1),棋盘盒(1)两侧边都有一条狭缝(5),其特征在于棋盘盒(1)中的推助器(3)能在狭缝(5)上移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盘盒,其特征在于狭缝(5)为从棋盘边缘处到接近棋盒底边(a-b)。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盘盒,其特征在于推助器(3)是由一根坚硬的轴与一块挡板紧密相连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提箱式棋盘盒。它是由棋盘与棋盒共同组成空腔棋盒,两个相同的空腔棋盒通过合页组成一个完整的手提箱式棋盘盒。其特征是空腔棋盒两侧开有狭缝,利用在狭缝上移动的推助器,能将棋盒中的棋子推至开口处,即可下棋。本技术携带方便,结构简单,造价低,适合于围棋,象棋等多项棋类运动。文档编号A63F3/00GK2113087SQ9220032公开日1992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1日专利技术者杨伟 申请人:杨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棋盘与棋盒共同组成的手提箱式棋盘盒(1),棋盘盒(1)两侧边都有一条狭缝(5),其特征在于棋盘盒(1)中的推助器(3)能在狭缝(5)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杨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