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1815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体、上管板、下管板、上封头、下封头、上连接管、下连接管、上隔板、下隔板、水管和锅炉火口,所述上隔板、下隔板和水管之间形成燃烧室,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水管之间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上端与上管板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内壳体下端与下管板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内侧面设置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锅炉壳体的真空腔室制造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锅炉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能利用率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热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201410773245.8号,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热水锅炉,该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水锅炉,该热水锅炉包括:燃烧室;锅炉体,其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上部,锅炉体包括:壳体,其为柱形;外套筒,其内设在壳体内,壳体与外套筒之间为真空腔室;以及内套筒,其内设在外套筒内,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具有锅炉容腔,内套筒的内部空间对准燃烧室;进水口,其与锅炉容腔接通;以及排水口,其与锅炉容腔接通。该热水锅炉的不足之处在于:1.壳体与外套筒之间的真空腔室所需要的密封性要求高,导致制造难度大,2.安全性,真空腔室的密封性容易被破坏,导致空气进入;进而产生以下问题:2.1空气进入后受热膨胀无法快速排出则会引起鼓包,进而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2.2空气的存在导致隔热性降低,壳体过热容易烫伤操作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其制造难度低、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包括外壳体、上管板、下管板、上封头、下封头、上连接管、下连接管、上隔板、下隔板、水管和锅炉火口,所述外壳体、上隔板、下隔板和水管之间形成燃烧室,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水管之间增加了一层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上端与上管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内壳体下端与下管板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内侧面设置有一层隔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与上管板留有空隙的内壳体从而代替真空腔室,因为不需要制造真空腔室,所以降低了制造难度。内壳体上端与上管板之间的空隙使内壳体两侧为相通的,避免了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空气受热膨胀无法及时排除,从而避免了鼓包的产生,延长使用寿命。通过在内壳体内侧增加隔热层避免了内壳体以及外壳体过热,从而避免了烫伤操作人员的情况发生,通过上述改进提高了锅炉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管设置为若干根且圆周阵列于内壳体内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水管可增加受热面积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水管呈圆周阵列可以有效利用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炉火口位于外壳体的中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炉火口位于外壳体的中部,则燃烧室上下的空间都可有效利用,则水管与火焰及热流的接触面积更大,使热能利用率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室相对于锅炉火口的正对侧壁设置有耐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烧室相对于锅炉火口的正对侧壁由于正对火焰,所以该处水管温度可能过高,可能造成水管中的水暴沸,通过在该处设置耐火层,避免了水管被火焰直接加热,从而防止暴沸的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管之间通过密封鳍片相连接,密封鳍片上端与上隔板以及水管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密封鳍片下端与水管以及下隔板之间设置有排气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管之间的密封鳍片上端与上隔板以及水管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密封鳍片下端与水管以及下隔板之间设置有排气口,则燃烧室部分上端为密封结构,下端为排气口,则燃烧室中的高温气体全部由燃烧室下端的排气口排出,热流从下端排出避免了直接从上端排出造成的热能浪费,从而提高了热能利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壳体上下两端分别与水管通过圆钢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壳体上下两端分别与水管通过圆钢焊接,从而使内壳体固定在水管上,使其更加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封头与上管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根上直拉杆,所述下封头与下管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根下直拉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直拉杆的连接,使相对应的封头和管板的焊接更加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上直拉杆和若干所述下直拉杆分别呈圆周阵列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直拉杆呈圆周阵列设置使受力更加均匀,使封头和管板的焊接更加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隔板截面呈T形设置,且所述下隔板下部插接于所述下连接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隔板截面呈T形设置,且下隔板下部插接于所述下连接管内,下隔板的下部填充了下连接管的内部,避免了空腔的产生,从而避免了燃烧室压力过高而引起的下隔板损坏。综上所述,本锅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锅炉取消了真空腔室,制造难度降低,内外壳体之间的腔体与外界相通,其中的空气可自由流通,避免了鼓包的产生,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隔热层的设置避免了内外壳体过热,从而避免了外壳体烫伤操作人员。2.本锅炉可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3.本锅炉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上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上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图2中F1位置的放大图;图6为图2中F2位置的放大图。图中:1、下封头;2、下管板;3、锅炉火口;4、外壳体;5、上管板;6、上封头;7、汽管;8、上连接管;9、排污管;10、底板;11、下连接管;12、腔室一;13、下隔板;14、燃烧室;15、内壳体;16、上隔板;17、腔体三;18、入水管;19、下直拉杆;20、圆钢一;21、不锈钢衬板;22、水管;23、密封鳍片;24、圆钢二;25、空隙;26、腔室二;27、上直拉杆;28、耐火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锅炉,参见图1,包括下封头1、下管板2、外壳体4、锅炉火口3、上封头6和上管板5,下封头1底部设置有排污管9,参见图1或图4,上封头6顶部设置有上连接管8和汽管7。参见图2,外壳体4向内依次为内壳体15、水管22和燃烧室14,燃烧室14上方为上隔板16,上隔板16位置低于内壳体15上端,上隔板16与上管板5之间为腔体三17,燃烧室14下方为下隔板13。下封头1一侧设有入水管18。下封头1与下管板2焊接密封,下封头1与下管板2之间形成腔室一12,腔室一12中心位置设有下连接管11,下连接管11下端由底板10密封。参见图2、图3,下封头1与下管板2之间通过六根下直拉杆19固定,六根下直拉杆19呈圆周阵列排布。下隔板13横截面设置为T形,下隔板13的下端插接于下连接管11内,下隔板13上端置于下管板2之上。参见图3,下管板2上方连接有二十四根水管22,参见图5和图6,内壳体15上下两端与水管22之间分别通过若干圆钢一20和若干圆钢二24焊接。参见图2、图5,内壳体15下端内侧附有一层不锈钢衬板21。二十四根水管22通过下管板2与腔室一12联通,参见图3,其中二十根呈圆周阵列在除锅炉火口3位置之外的内壳体15内侧,剩余四根位于前述二十根水管22内侧呈圆周阵列且位于锅炉火口3两侧。参见图2和图3,外层水管22之间通过密封鳍片23相连接,密封鳍片23上端与上隔板16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包括外壳体(4)、上管板(5)、下管板(2)、上封头(6)、下封头(1)、上连接管(8)、下连接管(11)、上隔板(16)、下隔板(13)、水管(22)和锅炉火口(3),所述上隔板(16)、下隔板(13)和水管(22)之间形成燃烧室(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与所述水管(22)之间设置有内壳体(15),所述内壳体(15)上端与上管板(5)之间形成有空隙(25),所述内壳体(15)下端与下管板(2)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15)内侧面设置有隔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包括外壳体(4)、上管板(5)、下管板(2)、上封头(6)、下封头(1)、上连接管(8)、下连接管(11)、上隔板(16)、下隔板(13)、水管(22)和锅炉火口(3),所述上隔板(16)、下隔板(13)和水管(22)之间形成燃烧室(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与所述水管(22)之间设置有内壳体(15),所述内壳体(15)上端与上管板(5)之间形成有空隙(25),所述内壳体(15)下端与下管板(2)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15)内侧面设置有隔热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22)设置为若干根且圆周阵列于内壳体(15)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火口(3)位于外壳体(4)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4)相对于锅炉火口(3)的正对侧壁设置有耐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秀峰金敬烈金永泽许春立李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林匹亚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