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文兰专利>正文

污泥轻质通孔陶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1815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轻质通孔陶粒,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由污泥、高粘凹凸棒石粘土、生石灰、活性白土、粉状凹凸棒发泡剂、空心微珠、轻质氧化镁、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和硫酸亚铁组成。将配料进行搅拌混合、挤压造粒、烘干、焙烧、保温、筛分后密封包装为污泥轻质通孔陶粒。污泥轻质通孔陶粒具有比表面积大、堆积密度小、吸水率高、透气性能优越、外观造型美观无异味、轻质强度好、微孔和大孔为一体的特点。用于培育或种植各种苗木、花草和蔬菜时,植物的根部将会从污泥轻质通孔陶粒里吸收水或液态肥的营养成分,确保植物生长发育好,成活率高和寿命更长,污泥轻质通孔陶粒适用于配制无土栽培基质和营养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粒,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轻质通孔陶粒
技术介绍
培育或种植各种苗木、花草和蔬菜时使用的土壤,大多是采用就地附近的泥土,再添加一些草木灰或泥炭土搅拌在一起的,这些土壤的含水率在12~20%,还含有大量的有害病菌。采用这些土壤培育或种植各种苗木、花草和蔬菜时,很难控制后期补水的水量,补水后的土壤含水率超过30%以上,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比较高,土壤将会呈半流泥糊状或泥浆状,如果土壤没有能够及时得到补水,土壤又将会出现板结硬块状,都将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随着绿化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常采用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页岩陶粒和花卉陶粒等材料为无土栽培基质。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和页岩陶粒是一种人造轻集料,采用优质黏土、页岩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通过回转窑高温焙烧,经膨化而成,由于其内部呈蜂窝状结构,因而具有轻质、高强、导热系数低、吸水率小等特点,(详见国家标准:GBT17431.1-2010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由于人造轻集料经过高温焙烧后,其表面形成一层釉质,虽然人造轻集料内部呈蜂窝状结构的微孔,但是,内部蜂窝状结构的微孔是一种闭口孔,蜂窝状结构的微孔不仅彼此之间不连通,而且与外界相隔绝,吸水率较低,人造轻集料内部几乎不含有水分,将人造轻集料放进水体中,只能漂浮于水的表面,因此,人造轻集料只能撒在土壤的表层,做为一种装饰,并不能直接用于种植各种苗木、花卉和蔬菜等植物。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2503539 B,授权公告日:2013年04月17日,名称为“圆球形凹凸棒花卉陶粒”,公开了“一种圆球形凹凸棒花卉陶粒,圆球形凹凸棒花卉陶粒由高粘凹凸棒石粘土粉、凹凸棒石粘土尾矿粉、红色膨润土粉、污泥、硅藻土尾矿粉和稻壳粉组成。将圆球形凹凸棒花卉陶粒的配料经过混合、造粒、焙烧、冷却和筛分包装为圆球形凹凸棒花卉陶粒”。圆球形陶粒制备工艺:在造粒过程中,先将粉状配料加工成一种小于0.5毫米的小球,然后将配制好的雾状水溶液,喷洒在运转中的造粒机内的小球表面,再将粉状配料洒落在湿润的小球的表面,经过多次重复的喷洒雾状水溶液和将粉状配料洒落在湿润的小球的表面,经过一层又一层的包裹,小球的体积不断增大,最终完成造粒的全过程,制备成一种强度比较高的圆球形陶粒。经过焙烧后的圆球形陶粒内部结构更加紧密,虽然圆球形陶粒强度比较高,但是造成了有效比表面积小,比重和堆积密度都比较大,从而降低了圆球形陶粒的吸附能力和吸水率。圆球形凹凸棒花卉陶粒是一种圆球形陶粒,在焙烧过程中,圆球形凹凸棒花卉陶粒内部很难能完全烧透,直接影响到圆球形凹凸棒花卉陶粒的内在质量。经多次抽样测试:市场上销售的人造轻集料平均堆积密度≥800kg/m³,平均吸水率≤18%,普通土壤平均堆积密度≥1020kg/m³,平均吸水率≤26%,圆球形凹凸棒花卉陶粒平均堆积密度≥850kg/m³,平均吸水率≤50%。相比之下,这几种陶粒的堆积密度都比较大,吸水率比较小,用户希望能专利技术一种堆积密度≤800kg/m³,吸水率≥65%的轻质陶粒,以适用于配制无土栽培基质和营养土。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容易腐败发臭的膏状物,它富集了污水中的污染物,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及有机物、病毒微生物、寄生虫卵、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含水率≥80%,不宜直接生产再利用的产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80%的污泥并未得到有效处理,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被直接丢弃在农田、河流等公共环境中,变成新的污染源,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污泥轻质通孔陶粒。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由污泥、高粘凹凸棒石粘土、生石灰、活性白土、粉状凹凸棒发泡剂、空心微珠、轻质氧化镁、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和硫酸亚铁组成。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的生产方法:将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的配料进行搅拌混合、挤压造粒、烘干、焙烧、保温、筛分后密封包装为污泥轻质通孔陶粒。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目前大量未稳定处理的污泥已成为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如何将产量巨大、成分复杂的污泥进行妥善安全地处理,使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已成为深受关注的重大课题,本专利技术选用污泥的含水率≤85%。高粘凹凸棒石粘土是以凹凸棒石粘土为原料,经破碎、浸泡、添加、辊压、干燥、粉碎等工艺制得的一种天然产品,具有较高粘度的优良粘结剂,主要用于精细化工、建材、石油化工、农业、环保等行业,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功效,本专利技术选用高粘凹凸棒石粘土的动力粘度≥2200 mPa·s,产品质量需要符合JC/T 2266-2014 凹凸棒石粘土制品的标准;本专利技术选用高粘凹凸棒石粘土的粒度≤0.074毫米。石灰又称生石灰,石灰可以杀灭污泥中传染病菌,并防腐与抑制臭气的产生,在常温下,石灰能与玻璃态的活性氧化硅或活性氧化铝反应,生成有水硬性的产物,产生胶结,本专利技术生石灰的粒度≤0.074毫米。活性白土是采用凹凸棒石粘土或膨润土为主要原料,经无机酸化处理,再经水漂洗、干燥制成的吸附剂,外观为乳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无毒,吸附性能很强,能吸附有色物质、有机物质,本专利技术选用活性白土的粒度≤0.074毫米。粉状凹凸棒发泡剂具有发泡能力强、发泡倍数高、单位体积产泡量大、泡沫外膜韧性好不易破碎,泡沫稳定性好、可长时间不消泡、泡沫细腻、在介质内生成的孔洞大小均匀、泌水量低和使用介质的相容性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选用粉状凹凸棒发泡剂的粒度≤0.074毫米。空心微珠外观为灰白色,是一种松散、流动性好的粉体材料,空心微珠比重小、表面光滑、强度大、易分散,本专利技术选用空心微珠的粒度≤0.149毫米。轻质氧化镁为白色轻质疏松无定型粉末,无臭无味,无毒。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属于气硬性的胶结材料,本专利技术选用轻质氧化镁的粒度≤0.074毫米。珍珠岩经膨胀而成为一种轻质、多功能新型材料,具有表观密度轻、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本专利技术选用膨胀珍珠岩的粒度≤0.25毫米。蛭石经过高温焙烧后,其体积能迅速膨胀数倍至数十倍,体积膨胀后的蛭石叫膨胀蛭石,是世界上最轻的矿物之一,本专利技术膨胀蛭石的粒度≤0.149毫米。无水硫酸亚铁是白色粉末,含结晶水的硫酸亚铁是浅绿色晶体,10%水溶液的硫酸亚铁对石蕊呈酸性,pH值约为3.7,在本专利技术中,硫酸亚铁用于调整凹凸棒轻质通孔陶粒的pH值。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1、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污泥20~80%、高粘凹凸棒石粘土5~25%、生石灰2~20%、活性白土2~20%、粉状凹凸棒发泡剂2~15%、、空心微珠1~10%、轻质氧化镁1~5%、膨胀珍珠岩0.5~5%、膨胀蛭石0.5~5%和硫酸亚铁0~5%。2、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的生产方法:⑴将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的配料输入已经运转的搅拌混合机中,搅拌混合为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的混合物;⑵将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的混合物输送到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为不同形状的污泥轻质通孔陶粒半成品;⑶将污泥轻质通孔陶粒半成品,输送到回转式烘干炉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轻质通孔陶粒,其特征在于,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污泥20~80%、高粘凹凸棒石粘土5~25%、生石灰2~20%、活性白土2~20%、粉状凹凸棒发泡剂2~15%、、空心微珠1~10%、轻质氧化镁1~5%、膨胀珍珠岩0.5~5%、膨胀蛭石0.5~5%和硫酸亚铁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轻质通孔陶粒,其特征在于,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组成:污泥20~80%、高粘凹凸棒石粘土5~25%、生石灰2~20%、活性白土2~20%、粉状凹凸棒发泡剂2~15%、、空心微珠1~10%、轻质氧化镁1~5%、膨胀珍珠岩0.5~5%、膨胀蛭石0.5~5%和硫酸亚铁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轻质通孔陶粒,其特征在于,污泥的含水率≤85%,高粘凹凸棒石粘土的粒度≤0.074毫米,生石灰的粒度≤0.074毫米,活性白土的粒度≤0.074毫米,粉状凹凸棒发泡剂的粒度≤0.074毫米,空心微珠的粒度≤0.149毫米,轻质氧化镁的粒度≤0.074毫米,膨胀珍珠岩的粒度≤0.25毫米,膨胀蛭石的粒度≤0.149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轻质通孔陶粒,其特征在于,污泥轻质通孔陶粒的生产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华蒋文兰金白云马爱军何任红袁欣袁长兵许盛英
申请(专利权)人:蒋文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