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胃肠道吻合器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胃肠道吻合手术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例如胃-十二指肠吻合,胃-空肠吻合等。但是在现有的胃肠道吻合手术中,为了安装连通胃肠的吻合器,常常需要切开人体腹部,以便进行外科手术,如此不但会使手术的难度和成本较大,还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使得患者在很长时间后才康复出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胃肠道吻合器套件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该胃肠道吻合器套件,在手术时通过食道将吻合器送入体内,并实现胃肠道的吻合连通,如此不但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手术的难度和成本,还由于在手术中无需切开人体腹部,可以大幅度减少外科手术对人体的创伤,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使得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康复出院。此外,所述胃肠道吻合器套件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医疗成效高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胃肠道吻合器套件,包括吻合器和置入器;所述吻合器由记忆合金制成且包括前、中、后三段,其中,吻合器中段在未释放状态时为长细状的管体结构,而在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胃肠道吻合器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吻合器(1)和置入器(2);所述吻合器(1)由记忆合金制成且包括前、中、后三段,其中,吻合器中段(101)在未释放状态时为长细状的管体结构,而在释放状态时恢复记忆变成短粗状的管体结构,吻合器前段(102)由若干片第一瓣体(102a)构成,所述第一瓣体(102a)在未释放状态时呈长窄状并组成长细状的管体结构,而在释放状态时恢复记忆向外翻起呈短宽状并组成第一开花体结构,吻合器后段(103)由若干片第二瓣体(103a)构成,所述第二瓣体(103a)在未释放状态时呈长窄状并组成长细状的管体结构,而在释放状态时恢复记忆向外翻起呈短宽状并组成第二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道吻合器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吻合器(1)和置入器(2);所述吻合器(1)由记忆合金制成且包括前、中、后三段,其中,吻合器中段(101)在未释放状态时为长细状的管体结构,而在释放状态时恢复记忆变成短粗状的管体结构,吻合器前段(102)由若干片第一瓣体(102a)构成,所述第一瓣体(102a)在未释放状态时呈长窄状并组成长细状的管体结构,而在释放状态时恢复记忆向外翻起呈短宽状并组成第一开花体结构,吻合器后段(103)由若干片第二瓣体(103a)构成,所述第二瓣体(103a)在未释放状态时呈长窄状并组成长细状的管体结构,而在释放状态时恢复记忆向外翻起呈短宽状并组成第二开花体结构;所述置入器(2)包括尾部(201)、中轴管(202)、橄榄头部(203)、环形气囊(204)、内固定管(205)和外套管(206),其中,所述尾部(201)、所述中轴管(202)和所述橄榄头部(203)依次连接,并设有贯通所述尾部(201)、所述中轴管(202)和所述橄榄头部(203)三者的导丝通道(207),所述环形气囊(204)设置在所述中轴管(202)的前端外壁上,并设有贯通所述尾部(201)、所述中轴管(202)和所述环形气囊(204)的气道(208),所述内固定管(205)固定套在所述中轴管(202)的后段外周上,所述外套管(206)活动套在所述内固定管(205)的外周上;所述中轴管(202)的外径小于所述吻合器(1)在未释放状态时的管体内径,所述橄榄头部(203)的外径与所述外套管(206)的外径相同且小于所述吻合器中段(101)在释放状态时的管体内径,所述环形气囊(204)在未充气时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外套管(206)的内径或者略小于所述吻合器(1)在未释放状态时的管体内径,所述外套管(206)的内径略大于所述吻合器(1)在未释放状态时的管体外径;在术前,所述吻合器(1)通过所述环形气囊(204)固定套在所述中轴管(202)的前端,并使处于未释放状态的整个所述吻合器(1)被所述外套管(206)包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道吻合器套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环形气囊(204)在未充气时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吻合器(1)在未释放状态时的管体内径时,则在术前,所述吻合器前段(102)固定套在处于充气状态的所述环形气囊(204)的外周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道吻合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虹彬,刘炼炼,徐辉,曾维政,
申请(专利权)人:陈虹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