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维著专利>正文

双向脐带切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7372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1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脐带切割器,包括第一压件,设于所述第一压件上的连接轴和顶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二压件,设于所述第二压件上的压片和刀片,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压件与所述第二压件之间的两个脐带夹,所述压片为一体式薄片状结构,所述压片包括基片,垂直设于所述基片两端的支撑片,及设于所述支撑片之间的加强片,所述基片上设有3个压片孔,所述压片孔的中心正对着所述支撑片和所述加强片,所述压片用于支撑所述脐带夹,由于所述压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以所述压片安装时更方便,且所述压片的性能不会随季节变化的变化而改变,此外所述刀片上设有斜边,使得所述第二压件下压深度加大,在剪切脐带时更彻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科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脐带切割器
技术介绍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怀孕母亲胎盘之间的一种管状结构,它为胎盘内胎儿的血液循环与母亲的血液循环交换营养物质和氧气。由于脐带由两条动脉和一条静脉构成,断脐后,两侧的断端开口处均有残余脐血流出或飞溅,且使用止血钳、医用剪刀等硬质利器易使接生人员受伤。而双向脐带切割器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受到接生人员的青睐。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双向脐带切割器,例如,CN201010206693.1号专利中,包括下压件,上压件,设于上压件上的刀片和两个压片,设于下压件上的顶子,以及设于上压件与下压件之间的两个脐带夹,通过手动收拢上压件与下压件来实现断脐的过程。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孕妇的营养吸收较好,所以使得新生婴儿的脐带外径加大,再使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双向脐带切割器剪切脐带时,由于刀片的长度不够或下压的深度不够,会导致脐带剪切不彻底。此外,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压片为长条状,且采用尼龙材料制成,在夏天时,由于温度较高,压片会变得较软,不易支撑脐带夹,在冬天时,由于温度较低,压片会变得较硬,使得双向脐带切割器在收拢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不利于脐带的剪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脐带剪切的双向脐带切割器。一种双向脐带切割器,包括第一压件,设于所述第一压件上的连接轴和顶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二压件,设于所述第二压件上的压片和刀片,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压件与所述第二压件之间的两个脐带夹,所述压片为一体式薄片状结构,所述压片包括基片,垂直设于所述基片两端的支撑片,及设于所述支撑片之间的加强片,所述基片上设有3个压片孔,所述压片孔的中心正对着所述支撑片和所述加强片,所述压片用于支撑所述脐带夹,所述压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双向脐带切割器中,由于设有所述压片,所述压片为一体式薄片状结构,且所述压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以所述压片安装时更方便,且所述压片的性能不会随季节变化的变化而改变,此外所述刀片上设有斜边,使得所述第二压件下压深度加大,在剪切脐带时更彻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双向脐带切割器剪切之前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双向脐带切割器剪切之后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图1中第一压件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图1中顶块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图1中第二压件的立体结构图。图6为图1中压片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图1中刀片的立体结构图。图8为图1中脐带夹的立体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护脐垫的立体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压件的立体结构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压件的立体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脐带切割器,包括第一压件10,设于所述第一压件10上的连接轴11和顶块12,设于所述连接轴11上的第二压件13,设于所述第二压件13上的压片14和刀片15,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压件10与所述第二压件13之间的两个脐带夹16。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压件10包括第一本体101,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01一面上的手柄102,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01上且与所述手柄102相对面上的连接部103和锁止部104,及设于所述连接部103和所述锁止部104之间的脐带夹支撑部105。所述脐带夹支撑部105包括第一支撑部1051和第二支撑部1052,所述第一支撑部1051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052之间设有容刀槽1053,所述第一支撑部1051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052的外侧面上都设有支撑住1054,所述第一支撑部1051的中间设有槽口1055,所述槽口1055与所述容刀槽1053贯穿,所述槽口1055的底部设有燕尾槽1056及位于所述燕尾槽1056两侧的滑槽1057。所述连接部103的中间设有压件槽1031,所述压件槽1031与所述容刀槽1053联通,所述连接部103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孔1032,所述连接孔1032与所述压件槽1031联通。所述锁止部104的中间设有所述导向槽1041,所述锁止部104与所述脐带支撑部105之间设有第二压件槽1042,所述第二压件槽1042与所述容刀槽1053联通,所述第二压件槽1042的底部设有导向孔1043,所述导向孔1043正对着所述导向槽1041,所述导向孔1043靠近所述锁止部104且所述导向孔1043向所述手柄102延伸。请参阅图4,所述顶块12包括基体121,设于所述基体121一侧面端部的档杆122,及设于所述基体121上且与所述档杆122相对面上的燕尾123和两个滑杆124,所述滑杆124分别设于所述燕尾123的两侧,所述档杆122、所述燕尾123与所述滑杆124的中心位于同一截面上。所述档杆122的结构为“L”型,所述档杆122包括与所述基体121连接的连接斜部1221,与所述连接斜部1221相连的连接杆1222,及与所述连接杆1222相连的阻挡斜部1223,所述连接斜部1221与所述阻挡斜部1223的倾斜方向都朝向所述档杆122的中心面。所述顶块12通过所述基体121设于所述槽口1055中,所述燕尾123位于所述燕尾槽1056中,所述滑杆124位于所述滑槽1057中,所述滑槽1057用于限定所述顶块12的位置,防止所述顶块12脱落,所述连接斜部1221与所述阻挡斜部1223的倾斜面靠近所述容刀槽1053。请参阅图5,所述第二压件13包括第二本体131,设于所述第二本体131上的第二连接部132和锁止勾133,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32与所述锁止勾133之间的刀片固定部134,设于所述刀片固定部134与所述锁止勾133之间的压片固定部135,设于所述压片固定部135与所述锁止勾133之间的导向杆136,所述导向杆136与所述锁止勾133之间形成锁止槽137。所述第二连接部132的侧面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321和凸球1322,所述刀片固定部134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刀片固定柱1341和斜块1342,所述压片固定部135上设有压片固定柱1351。所述压片固定柱135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导向杆136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连接孔1321的直径、所述连接孔1032的直径与所述连接轴11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轴11通过所述连接孔1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脐带切割器,包括第一压件,设于所述第一压件上的连接轴和顶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二压件,设于所述第二压件上的压片和刀片,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压件与所述第二压件之间的两个脐带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为一体式薄片状结构,所述压片包括基片,垂直设于所述基片两端的支撑片,及设于所述支撑片之间的加强片,所述基片上设有3个压片孔,所述压片孔的中心正对着所述支撑片和所述加强片,所述压片用于支撑所述脐带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脐带切割器,包括第一压件,设于所述第一压件上的连接轴和顶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二压件,设于所述第二压件上的压片和刀片,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压件与所述第二压件之间的两个脐带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为一体式薄片状结构,所述压片包括基片,垂直设于所述基片两端的支撑片,及设于所述支撑片之间的加强片,所述基片上设有3个压片孔,所述压片孔的中心正对着所述支撑片和所述加强片,所述压片用于支撑所述脐带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脐带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包括基体,设于所述基体一侧面端部的档杆,及设于所述基体上且与所述档杆相对面上的燕尾和两个滑杆,所述滑杆分别设于所述燕尾的两侧,所述档杆、所述燕尾与所述滑杆的中心位于同一截面上,所述档杆的结构为“L”型,所述档杆包括与所述基体连接的连接斜部,与所述连接斜部相连的连接杆,及与所述连接杆相连的阻挡斜部,所述连接斜部与所述阻挡斜部的倾斜方向都朝向所述档杆的中心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脐带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件包括第一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一面上的手柄,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且与所述手柄相对面上的连接部和锁止部,及设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锁止部之间的脐带夹支撑部,所述脐带夹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设有容刀槽,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上都设有支撑住,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中间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容刀槽贯穿,所述槽口的底部设有燕尾槽及位于所述燕尾槽两侧的滑槽,所述连接部的中间设有压件槽,所述压件槽与所述容刀槽联通,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压件槽联通,所述锁止部的中间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锁止部与所述脐带支撑部之间设有第二压件槽,所述第二压件槽与所述容刀槽联通,所述第二压件槽的底部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正对着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孔靠近所述锁止部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著
申请(专利权)人:曾维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