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
,具体地说是一种轮足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足类或轮式行走机制,都有它的局限性。轮式机器人更适合平坦的路面,特别是马路,且能高速移动,但容易打滑,不平稳,且对复杂地形无能为力。双腿式机器人几乎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形,能够跨越障碍,缺点是行进速度较低,且由于重心原因容易侧翻,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设计一种轮与足可同时运动的装置,使其适应性更广,且速度更快。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轮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轮;所述的轮的内侧壁上或内壁上均布轮齿;两个底部轴接脚掌的腿;设在轮内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在垂直向上设有滑孔;设有从动皮带齿轮的轮驱动装置;足驱动装置;所述的足驱动装置上还设有位置传感器;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的控制器;电池;所述的固定装置设在轮内,且固定装置沿轮的内壁做旋转连接;所述的轮驱动装置、足驱动装置、控制器、电池分别设在固定装置的不同部位;所述的轮驱动装置的从动皮带齿轮与轮的轮齿啮合;所述的腿的顶端与滑孔滑动连接,腿的中部与足驱动装置轴接;所述的控制器的电源接口与电池通路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轮(9);所述的轮的内侧壁上或内壁上均布轮齿(10);两个底部轴接脚掌(1)的腿(2);设在轮(9)内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在垂直向上设有滑孔(7‑1);设有从动皮带齿轮(8)的轮驱动装置;足驱动装置;所述的足驱动装置上还设有位置传感器(6);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的控制器;电池(12);所述的固定装置设在轮(9)内,且固定装置沿轮(9)的内壁做旋转连接;所述的轮驱动装置、足驱动装置、控制器、电池分别设在固定装置的不同部位;所述的轮驱动装置的从动皮带齿轮(8)与轮(9)的轮齿(10)啮合;所述的腿(2)的顶端与滑孔(7‑1)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轮(9);所述的轮的内侧壁上或内壁上均布轮齿(10);两个底部轴接脚掌(1)的腿(2);设在轮(9)内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在垂直向上设有滑孔(7-1);设有从动皮带齿轮(8)的轮驱动装置;足驱动装置;所述的足驱动装置上还设有位置传感器(6);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的控制器;电池(12);所述的固定装置设在轮(9)内,且固定装置沿轮(9)的内壁做旋转连接;所述的轮驱动装置、足驱动装置、控制器、电池分别设在固定装置的不同部位;所述的轮驱动装置的从动皮带齿轮(8)与轮(9)的轮齿(10)啮合;所述的腿(2)的顶端与滑孔(7-1)滑动连接,腿(2)的中部与足驱动装置轴接;所述的控制器的电源接口与电池(12)通路连接,控制器(4)的第一路信号端连接轮驱动装置的信号端,控制器(4)的第二路信号端连接足驱动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器(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位置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足驱动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位置传感器(6)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用于与遥控器无线通讯;当采用轮(9)运行时,控制器控制足驱动装置的腿旋转,同时沿滑孔(7-1)向上运动,然后控制轮驱动装置来驱动轮(9)旋转;当采用足运动时,控制器控制足驱动装置驱动腿旋转,带动脚在做旋转运动的同时还在滑孔(7-1)限定的上下直线位置内做上下运动,当脚抬离地面时,则轮着地,直至脚再次着地,依次循环实现双足的前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驱动装置为包括从动皮带齿轮(8)、电机皮带轮(14)、轮电机(13);所述的从动皮带齿轮(8)包括采用在转盘的一侧面固设有沿圆周均布的从动皮带轮齿,在转盘的环形外壁上设有嵌设皮带(11)用的皮带槽所构成;所述的电机皮带轮(14)轴接在轮电机(13)的输出轴上,电机皮带轮(14)与从动皮带齿轮(8)采用皮带(11)连接;轮电机(13)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轮(9)的轴向;当轮齿(10)沿轮的内侧壁均布时,所述的轮齿(10)设为圆柱状,所述轮齿(10)的中心轴线与轮的轴向平行,所述的轮齿(10)与从动皮带齿轮(8)一侧的从动皮带轮齿啮合;当轮齿(10)设在轮的内壁时,所述的从动皮带齿轮(8)的从动皮带轮齿的齿顶部的半径大于转盘的环形外壁的半径,轮的内壁的轮齿(10)与从动皮带轮齿跌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设有左、右两个,分别由一个轮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腿设有左、右两条,分别由足驱动装置驱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21)、支架(20);所述的底座(21)的底面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轮轴承座(21-2);底座(21)的底面的左前侧和右后侧分别设有垂直板,所述的垂直板分别位于相应侧的前后两个轮轴承座(21-2)之间,且两个垂直板上分别设腿电机轴孔(21-1),底座(21)中间还设有电池槽(21-3);所述的支架(20)包括中间设有电池孔(20-3)的底板(20-4),底板(20-4)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布置竖板,竖板的外侧面分别垂直向设有避让槽(20-1);竖板的顶端设有轮轴承轴孔(20-5);竖板的外侧面贴设外侧竖板(7),所述的滑孔(7-1)设在外侧竖板(7)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闯,叶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