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清泉专利>正文

滑板车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590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板车刹车装置,主要是在方向控制杆上设有一刹车把手,车架后段侧面设有一调节器,轮轴处设有一导轮,以及挡泥板内侧结合有一刹车蹄并面向轮子表面,配合刹车索线连接刹车把手,并经调节器再绕过导轮后,连接固定于挡泥板后端处。以能提供使用者在重心稳定下,方便刹车,来达到最安全与合适顺畅的刹车效果,同时具有手动与脚动操作的两种刹车方式供使用者选择使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板车用的刹车装置。目前应用于滑板车的刹车装置,已公开使用的主要以脚刹车为主,或有手刹车。其中,脚刹车者,如图1所示,是在滑板车后挡泥板10设有一刹车蹄11。如此的刹车结构,在刹车时,是由使用者脚踩踏后挡泥板下压位移,使刹车蹄11掣压后轮表面,虽然可以达到刹车的目的。但也因为滑板车在滑行使用时,使用者是一脚踩踏在车架踏板上,用另一脚着地拨动来驱动滑板车滑行,如此的操作使用方式,已经造成使用者需随时调重心来稳定滑板车滑行,若要再使用另一脚来踩踏后挡泥板10刹车,将更容易造成重心不稳,正好处于使用者脚着地拨动的驱动状态下,很难即时将着地拨动用的脚移至后挡泥板10上作刹车动作,而延后刹车时效,无法达到适时的刹车,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于是有手刹车应用于滑板上车,手刹车者,是延用脚踏车的刹车构造。主要是由一固定设于滑板车后车架尾端的夹器12(如图2所示),夹器12的两个刹车蹄11分别于滑板车的后轮13两侧。再于方向控制杆上设有一刹车把手,配合刹车索线将刹车把手与夹持器12连接。以提供使用者由手操作刹车把手牵动夹器12的刹车蹄11对后轮13两侧夹结,来阻止后轮转动,而达到刹车的目的。类此构造的手动刹车,虽然可以让使用者在较稳定的状态下,操作刹车,以获得较安全的刹车效果。但其夹器的结构较复杂,增加制造成本;且滑板车车轮小,相对的刹车蹄由侧面夹结,将无法如一般脚踏车一样对轮圈夹结,容易造成刹车蹄夹结偏摆不正,影响刹车正确性,进而影响到安全性;另外安装夹器后,因车架后段与后轮间的空间相当小,无法再提供后挡泥板安装固定,使后轮呈现裸空无遮蔽状态,容易造成意外碰触,亦影响行车安全。前述手刹车构造与脚车刹车构造,除了有前述的缺点外,尚有一共同的缺点,仅提供使用者单一种刹车方式,而无法具有手动刹车与脚动刹车两种操作方式并存,让使用者选择较适合自己操作习惯的刹车。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刹车装置,以让使用者在滑行中维持较稳定的重心状态下,操作滑板车正确刹车,来达到较安全的行驶效果。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刹车装置,使其具有手刹车与脚刹车两种刹车方式,可提供使用者在滑行中适时的来选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在方向控制杆上设有刹车把手,固定结合在车架后段侧面的调节器与枢设在轮轴上的导轮,并受弹性元件顶撑的后挡泥板同侧结合有刹车蹄且其面对后轮,再配合一两端分别与刹车把手、调节器连接的导线,导线内穿设有刹车索线其一端连接于车架把手上,另一端穿过调节器并绕过导轮后藉锁接元件锁结固定在后挡泥板后段处。前述的滑板车刹车装置,调节器为一轴向具有穿孔的螺丝,在其螺纹段上设有螺帽,并将螺纹段螺接于车架后段所设的带螺孔的固定座上。前述的滑板车刹车装置,导轮径向设有导引刹车索线正确定位的导槽。前述的滑板车刹车装置,刹车蹄是藉螺丝锁结固定于后挡泥板上,亦可以熔接或粘合方式予以固定。前述的滑板车刹车装置,锁合元件是由一径向设有贯穿孔供刹车索线穿过的螺丝,并配有对刹车索线与后挡泥板同时锁合固定成一体的螺帽。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同时设有手动与脚刹车两种刹车功能,因此不仅使用操作方便,且能在不影响重心状态下及时刹车,所以安全性大为提高。兹列举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介绍说明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能效益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脚刹车结构示意图2是已有技术手刹车结构示意图;图2A是图2的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部份断面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的手刹车作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脚刹车作用示意图。如图3、4所示,为本技术滑板车刹车装置的部份分解图与部分断面组合图,主要是由一个设在方向控制杆20上的刹车把手31,以及固定结合在车架后段21侧面的一调节器32与枢设在轮轴22上的一导轮33,并在一受弹性元件顶撑的后挡泥板23内侧结合有面对后轮24的刹车蹄34,再配合一两端分别与刹车把手31、调节器32连接的导线35,导线35内穿设有刹车索线36其一端连接于车架把手31上,另一端穿过调节器32并绕过导轮33后,藉锁结元件37锁结固定在后挡泥板23后段处,共同组成一个具有手动与脚动两种操作方式并存的滑板车刹车结构30。前述的调节器32,是以轴向具穿孔的螺丝321,在其螺纹段上设有一螺帽322,并将螺纹段螺接于车架后段所设的一个具有螺孔的固定座323上等共同组合而成;其可以调节螺丝321依固定座323伸缩位移,再藉螺帽322予以锁合固定,以能调节刹车索线36的可移动长度。而导轮33径向凹设有导槽331,来导引刹车索线36正确定位。刹车蹄34可以藉螺丝341锁结固定于后挡泥板23上,亦可以熔接或粘合方式予以固定。锁合元件37是由一径向设有贯穿孔供刹车索线36穿过的螺丝371,配合一螺帽372组合,以对刹车索线36与后挡泥板23同时锁合固定成一体。当本技术应用在滑板车上,并实际提供使用者在滑行使用中时,使用者若处于一脚着地拨动的状态下,需要作刹车处理时,可以即时的由手部操作刹车把手31驱动刹车索线36经导轮33牵动后挡泥板23向下位移(如图5所示),使刹车蹄34随后挡泥板23共同移动并掣压后轮24,来达到刹车的目的。如此的手操作刹车的好处在于使用者处于一脚着地拨动的状态下,可以排除再将着地拨动的脚移到后挡尼板23上的时间延后及位移间的重心不稳定等问题,而能在不影响重心状态下适时的刹车,使滑板车行车更具安全性。另外,当滑板车处于双脚踩于车架上的稳定滑行状态下,如有需要作刹车时,此时因使用者处于较顺畅的滑行中,且有较多的反应时间来作刹车动作。因此,在本技术上可以提供使用者适时状况需要,选择手刹车或脚刹车来刹车。如用手刹车,则如前所述,只要手部按压刹车把手,如用手刹车,则如前段所述,只要手部按压刹车把手,就可以驱动刹车索线带动后挡泥板与刹车蹄共同移动,来达到刹车蹄对后轮掣压的刹车目的。若采用脚刹车,则将处于接近后挡泥板23的脚,向后移并踩踏后挡泥板23向下位移(如图6所示),即可以由后挡泥板23带动刹车蹄34对后轮24掣压,同样达到刹车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结构组成上,已不同于已有手刹车与脚刹车的刹车构造,可以同时兼具手刹车与脚刹车,让使用者有双重选择刹车方式,且两种刹车方式都能在最佳的稳定状态下操作使用,来增进滑板车使用安全性。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在方向控制杆上设有刹车把手,固定结合在车架后段侧面的调节器与枢设在轮轴上的导轮,并受弹性元件顶撑的后挡泥板同侧结合有刹车蹄且其面对后轮,再配合一两端分别与刹车把手、调节器连接的导线,导线内穿设有刹车索线其一端连接于车架把手上,另一端穿过调节器并绕过导轮后藉锁接元件锁结固定在后挡泥板后段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是调节器为一轴向具有穿孔的螺丝,在其螺纹段上设有螺帽,并将螺纹段螺接于车架后段所设的带螺孔的固定座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导轮径向设有导引刹车索线正确定位的导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刹车蹄是藉螺丝锁结固定于后挡泥板上,亦可以熔接或粘合方式予以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在方向控制杆上设有刹车把手,固定结合在车架后段侧面的调节器与枢设在轮轴上的导轮,并受弹性元件顶撑的后挡泥板同侧结合有刹车蹄且其面对后轮,再配合一两端分别与刹车把手、调节器连接的导线,导线内穿设有刹车索线其一端连接于车架把手上,另一端穿过调节器并绕过导轮后藉锁接元件锁结固定在后挡泥板后段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陈清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