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系树脂、其制造方法及丙烯系树脂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1395296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2 0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满足下述要件(I)~(VI)的烯烃系树脂(β)和包含其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I)(β)包含具有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主链和由丙烯聚合物构成的侧链的接枝型烯烃系聚合物[R1];(II)(β)所含的丙烯聚合物的比例Pwt%为5~60wt%;(III)当将通过以邻二氯苯作为溶剂的交叉分级色谱(CFC)测定的微分溶出曲线的峰温度小于65℃的成分相对于(β)的比例设为Ewt%时,关于该E和上述P,下述关系式(Eq‑1)所表示的值a为1.4以上;(IV)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定的熔点(Tm)为120~165℃,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0~‑30℃;(V)热二甲苯不溶量小于3wt%;(VI)135℃的十氢化萘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为0.5~5.0dl/g。a=(100‑E)/P(Eq‑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烯烃系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包含该烯烃系树脂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构成的成型体。更详细地说,涉及可得到刚性、耐冲击性的平衡优异的成型体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和可得到该组合物的烯烃系树脂。
技术介绍
在烯烃系树脂中,丙烯树脂在日用杂货、厨房用品、包装用膜、家电制品、机械部件、电气部件、汽车部件等各种领域中得到利用,根据所要求的性能,使用配合有各种添加剂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此外,作为对用于形成循环型社会的3R(减排(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Recycle))的对策,近年来在各产业领域尝试着借助薄壁成型品的轻量化。进行了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改良以便即使将成型品轻量化、薄壁化也可得到充分的刚性和耐冲击性。作为改良了耐冲击性的聚丙烯,聚丙烯嵌段共聚物被工业生产,并广泛地用于上述用途中。该嵌段共聚物也被称为冲击共聚物、多相共聚物。即,在多阶段聚合工艺中,先进行均聚物的聚合,接着在后续的反应槽中使乙烯共聚,从而生成含有乙烯-丙烯聚合物的组合物。如此制造的嵌段共聚物形成在均聚物的“海”中漂浮有乙烯-丙烯聚合物的“岛”的结构(海岛结构),因此与丙烯均聚物相比,耐冲击强度优异。该聚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嵌段”这一用语的意思不是“嵌段共聚物”。即,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并非均聚丙烯链与乙烯-丙烯共聚物链化学地结合,可称为两阶段聚合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由金属茂催化剂系丙烯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弹性体和无机填充材料构成,所述金属茂催化剂系丙烯嵌段共聚物组合物中,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部分存在乙烯含量低的低含量成分和乙烯含量高的高含量成分这两种成分。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包含高分子量的丙烯-乙烯共聚物橡胶的丙烯嵌段共聚物系树脂组合物。对于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虽然确认了耐冲击性的提高,但对于进一步的高刚性化要求,改良效果是不充分的。对此,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利用包含末端生成乙烯基的交联双茚基茂锆的催化剂来进行多阶段聚合的技术。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通过在前阶段中使丙烯聚合,后阶段中使若干共聚单体和聚丙烯共聚,从而前阶段中生成的末端具有乙烯基结构的聚丙烯的一部分通过后阶段并入主链。其结果是,可得到包含将聚丙烯接枝化了的支链型丙烯共聚物的组合物。进一步,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使用交联双茚基茂铪配位化合物担载催化剂体系,从而得到侧链聚丙烯的分子量更高的支链型聚合物。专利文献3~5的技术与上述嵌段共聚物不同,一部分具有支链型聚合物。借助该支链型聚合物的存在,从而聚丙烯部分与橡胶部分的相容性提高,从而可得到具有透明性、高熔融性优异的特征的聚丙烯组合物。然而,专利文献3~5的技术与利用通常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得到的上述聚丙烯嵌段共聚物相比,无法充分提高聚丙烯部分的熔点,橡胶部分的共聚单体的组成、分子量存在限制,因此仍未构成充分兼顾刚性和耐冲击性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从这样的背景出发,进行着聚丙烯树脂改性性能优异的、乙烯系共聚物与聚丙烯结合而成的嵌段聚合物(包括直链型、支链型)的技术开发。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7公开了如下方法:通过将马来酸、卤素、脱离性金属等反应性官能团导入至聚烯烃,使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链与结晶性丙烯聚合物链发生偶联反应,从而得到高含量的目标聚合物组合物。然而,在该方法中,存在如下担忧:因向聚合物导入官能团、交联工序等反应工序繁琐而生产性差;由各反应工序中生成的副产物、残留基质引起的着色、恶臭、由溶出成分引起的污染等在制品的品质方面产生问题。专利文献8中报告了,使用可逆的链转移技术,得到由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链和结晶性聚丙烯链构成的直链状的嵌段共聚物的方法。然而,在该方法中,需要可逆的链转移剂,因此经济性差、用途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公开了使用聚合催化剂技术以经济地得到乙烯系共聚物和聚丙烯的支链型共聚物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9和专利文献10中记载了,具有乙烯系共聚物的主链软链段和聚丙烯的侧链硬链段的支链型烯烃聚合物组合物作为聚丙烯树脂的改性剂是有用的。专利文献9中公开了,包含将乙烯聚合物作为侧链的接枝型烯烃聚合物的组合物,专利文献10公开了一种包含将结晶性丙烯聚合物作为侧链的接枝型烯烃聚合物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使用特定的聚合催化剂,并且显示出弹性恢复率等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优异的物性。但是,专利文献9、专利文献10中公开的组合物虽然包含将结晶性丙烯聚合物作为侧链的支链型烯烃聚合物,但在所公开的技术中发现,接枝型烯烃聚合物的生成效率低,在与聚丙烯树脂配合而制成组合物时,物性平衡的改良不充分。为了得到以高含量导入有聚丙烯侧链的改性性能优异的支链型共聚物,需要将前阶段聚合中生成的末端乙烯基型聚丙烯大分子单体,利用后阶段聚合基团,在可使该大分子单体良好地溶解的高温(90℃以上)下,能够高效共聚并且能够高分子量化的优良的共聚性催化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11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2775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52546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4415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114404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102598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9-227898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3-529705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1-527589号公报专利文献10:国际公开第2013/061974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烯烃系树脂,其包含高含量的、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链与结晶性丙烯聚合物链化学结合而成的聚合物,品质上成为问题的副产物、残留基质的含量少,当与聚丙烯形成树脂组合物时,可得到刚性和耐冲击性的平衡优异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进一步提供该烯烃系树脂的制造方法以及丙烯系树脂组合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含有具有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主链和由丙烯聚合物构成的侧链的接枝型烯烃系聚合物且满足特定要件的烯烃系树脂、该烯烃系树脂的特定制造方法以及包含该烯烃系树脂的丙烯系树脂组合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的[1]~[12]。[1]一种烯烃系树脂(β),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要件(I)~(VI):(I)烯烃系树脂(β)包含具有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主链和由丙烯聚合物构成的侧链的接枝型烯烃系聚合物[R1]。(II)当将上述烯烃系树脂(β)所含的丙烯聚合物的比例设为Pwt%时,P处于5~60的范围。(III)当将通过以邻二氯苯作为溶剂的交叉分级色谱(CFC)测定的微分溶出曲线的峰温度小于65℃的成分相对于上述烯烃系树脂(β)的比例设为Ewt%时,下述关系式(Eq-1)所表示的值a为1.4以上。[数1]a=(100-E)/P (Eq-1)(IV)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定的熔点(Tm)处于120~165℃的范围,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处于-80~-30℃的范围。(V)热二甲苯不溶量小于3wt%。(VI)135℃的十氢化萘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处于0.5~5.0dl/g的范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烯烃系树脂(β),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要件(I)~(VI):(I)烯烃系树脂(β)包含具有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主链和由丙烯聚合物构成的侧链的接枝型烯烃系聚合物[R1];(II)当将所述烯烃系树脂(β)所含的丙烯聚合物的比例设为Pwt%时,P处于5~60的范围;(III)当将通过以邻二氯苯作为溶剂的交叉分级色谱(CFC)测定的微分溶出曲线的峰值小于65℃的成分相对于所述烯烃系树脂(β)的比例设为Ewt%时,下述关系式(Eq‑1)所表示的值a为1.4以上;a=(100‑E)/P    (Eq‑1)(IV)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定的熔点(Tm)处于120~165℃的范围,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处于‑80~‑30℃的范围;(V)热二甲苯不溶量小于3wt%;(VI)135℃的十氢化萘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处于0.5~5.0dl/g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28 JP 2014-0683061.一种烯烃系树脂(β),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要件(I)~(VI):(I)烯烃系树脂(β)包含具有由乙烯-α-烯烃共聚物构成的主链和由丙烯聚合物构成的侧链的接枝型烯烃系聚合物[R1];(II)当将所述烯烃系树脂(β)所含的丙烯聚合物的比例设为Pwt%时,P处于5~60的范围;(III)当将通过以邻二氯苯作为溶剂的交叉分级色谱(CFC)测定的微分溶出曲线的峰值小于65℃的成分相对于所述烯烃系树脂(β)的比例设为Ewt%时,下述关系式(Eq-1)所表示的值a为1.4以上;a=(100-E)/P (Eq-1)(IV)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定的熔点(Tm)处于120~165℃的范围,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处于-80~-30℃的范围;(V)热二甲苯不溶量小于3wt%;(VI)135℃的十氢化萘中测定的特性粘度[η]处于0.5~5.0dl/g的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系树脂(β),由乙烯衍生的重复单元的比例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处于20~80mol%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烯烃系树脂(β),构成所述接枝型烯烃系聚合物[R1]的侧链的丙烯聚合物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mmm)为93%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烯烃系树脂(β),构成所述接枝型烯烃系聚合物[R1]的侧链的丙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处于5000~100000的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烯烃系树脂(β),构成所述接枝型烯烃系聚合物[R1]的主链的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处于50000~200000的范围。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烯烃系树脂(β),其具有由非晶性成分所形成的海相和结晶性成分所形成的岛相构成的相分离结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像中的所述岛相的平均直径处于50nm~500nm的范围。7.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烯烃系树脂(β)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A)和工序(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本泰松木智昭岩下晓彦中村达也板仓启太津乘良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