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830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7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包括导纱辊、喇叭口、一套组合喂给罗拉、罗拉轴承、安装轴承支座,喂给板,以及相关的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的组合喂给罗拉包括一个单独的喂给罗拉和一套至少两个同轴喂给罗拉,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活套罗拉轴套及传动轴、轴承等,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电脑程序控制器及其传输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简单,通过在转杯纺纱机上实施对至少二个喂给罗拉的独立控制,至少二根纤维条的喂入速度可控,且可在不同的时间段,各根纤维条喂入速度独立可变、或者同时可变,从而可用于生产短片段等线密度转杯纺段彩或非段彩混色纱、具有竹节或大肚纱效果的转杯纺段彩或非段彩花式纱线,或者具有超强时尚感的针织或机织用段彩或非段彩混色纱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新型纺纱成形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
技术介绍
段彩混色纱是一种在纱线纵向长度方向纱线颜色呈间断分布的纱线。目前生产段彩混色纱的手段有两种,一是采用染色方法对纱线沿纵向分段染色,其工序较多,成本高,染色色牢度差;另一种是采用环锭纺纱方法,这种方法目前有三罗拉法和四罗拉法,三罗拉法是利用细纱机的三罗拉牵伸机构,并加以简单的改动,主干芯纱从皮圈中罗拉喂入,辅纱从后罗拉喂入,并通过电动或机械装置控制辅纱进行间断喂入,主干芯纱与辅纱在皮圈罗拉处进行集合从而达到段彩效果,显而易见,这种方法成纱是竹节状的;四罗拉法是采用四根罗拉,三、四罗拉的上皮辊采用阶梯皮辊分别握持喂入二根粗纱,主干芯纱从第四罗拉喂入,辅纱从第三罗拉喂入,通过程序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分别控制三、四罗拉分段变速驱动,在段彩,四罗拉法相对于三罗拉法,因三、四罗拉的速度均可调,成纱条干匀度相对要好,但其三、四罗拉对粗纱的握持点相对第二皮圈罗拉的间距不一致,尤其是第二皮圈罗拉与第四罗之间的隔距较大,不适于棉型纤维条牵伸纺纱,同时,三、四罗拉对粗纱的握持点不在喂入粗纱长度的同一点,不能同步又同点位调速控制,对成纱条干均匀产生影响,工艺调整复杂。另外一种等线密度环锭纺段彩纱成纱方法,其特征是将线密度特数分别为T甲、T乙的甲、乙二组纤维条,经导纱杆、导条辊喂入后罗拉,由安装在同一后罗拉轴上的固定后罗拉和活套后罗拉分别控制,后双罗拉转速设定,采用速度藕合等量喂入控制方法,使甲、乙二组纤维条在喂入速度分段变化的工艺要求下、保持任何时段,甲、乙二组纤维条喂入量之和不变地被喂入后牵伸区,经集条器集束后,以不同的牵伸比喂入中罗拉,在纺纱机的前牵伸区汇合,经前罗拉的牵伸输出,被加捻成等线密度段彩纱。该方法对牵伸机构后牵伸区中浮游纤维的控制较弱,生产过程中在甲、乙二组纤维条交替变换时容易产生弱节,对成纱条干均匀度和强力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装置由喂入机构、分梳机构、排杂机构、凝聚加捻机构、卷绕机构、喂给传动机构、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喂入机构包括导条辊、喇叭口、一套组合喂给罗拉、罗拉轴承、安装轴承支座、喂给板,所述的喂给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各喂给罗拉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电脑程序控制器及其传输电路,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运转程序,喂入机构中的一套组合喂给罗拉由一个单独的喂给罗拉有开始纺纱时的引纱作用和一套至少两个同轴喂给罗拉组成,引纱完成后转杯纺纱机正常纺纱后,纤维条可以去除亦或是继续喂入。如上所述的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中,各喂给罗拉绕同一轴心旋转,各喂给罗拉与喂给板构成的喂入钳口处于同一直线位置,各喂给罗拉分别由电脑程序控制器控制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独立驱动,并按设定的转动程序转动,控制每一根纤维条的喂入速度,各喂给罗拉与纤维条接触处的外圆直径相同,其特征是第二喂给罗拉、第三喂给罗拉与纤维条接触处的外圆直径相同、并呈并列、同轴组合排列,各喂给罗拉相互之间是采用同轴法兰活套式组合,组合后的喂给罗拉采用双侧驱动输入方式,而第一喂给罗拉则由伺服电机单独控制,以方便控制第一喂给罗拉中纤维条的喂给量与喂入速度。正常纺纱时,多根纤维条经导条辊、喇叭口、喂给罗拉喂入分梳区,在分梳区中,纤维受到分梳辊的开松、梳理作用后,从分梳辊上脱离转移至输送管中,然后进入纺纱杯,在纺纱杯中经凝聚、混合并加捻成纱,最后由引纱机构引出卷绕成筒子纱。纺制混色或段彩纱时,喂入的纤维条至少是两根分成两组喂入,喂入的纤维条颜色不同、或者颜色组合不同、或纤维组份不同,喂入机构采用电脑程序控制器控制,喂入机构至少能独立控制二组纤维条,以不同的速度、或者以分时段变化的速度向分梳区喂入纤维条,喂入的各根纤维条是在同一直线位置被送入分梳机构,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组份的单纤维,经分梳辊的开松、梳理作用后,依靠分梳辊的离心力和补入气流的作用,从分梳辊上脱离转移到输送管中,在脱离、转移以及在纺纱杯中的凝聚过程中,多颜色或多组分纤维被重新混合与加捻,形成在成纱长度方向上具有多种色纤维组合变化、或者纤维成分组合变化、或者线密度变化效果的纱线;喂入机构中的喂给罗拉至少有二个,不同的喂入罗拉都是绕同一轴心转动,每一个喂给罗拉都是由电脑程序控制器控制 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独立驱动,每一个罗拉至少控制一根纤维条喂入;假设纺制过程中各个罗拉全部喂入,喂入的纤维条A、B、...、i,其线密度分别为TA、TB、...、Ti,纤维条A、B、...、i的喂入量分别由第一喂给罗拉、第二喂给罗拉、...、第i喂给罗拉控制喂入,第一喂给罗拉、第二喂给罗拉、...、第i喂给罗拉的线速为VA、VB、...、Vi,则在任一Δt时刻内,喂给罗拉的总喂入量为(TA×VA+TB×VB+...+Ti×Vi)×Δt,VA、VB、...、Vi在控制上可保持持续恒定、或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分段可调、可变,装置运行的工艺编程设定可使(TA×VA+TB×VB+...+Ti×Vi)×Δt=常数,保持喂入总量不随各喂给罗拉速度的改变而改变,形成线密度均匀的混色或者混纺纱,或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使(TA×VA+TB×VB+...+Ti×Vi)×Δt≠常数,总喂入量按工艺设定变化,形成线密度变化的混色纱或者混纺竹节纱或大肚纱。本技术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采用转杯纺纱技术,做到在纱线特别是棉型细支纱的横截面及长度方向均有短片段不同的颜色组合,又要保持纱线的条干均匀度,现有的生产技术是难以实现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可在转杯纺纱机上实现多根纤维条分组独立控制,在同一喂入钳口线上,变速、分段喂入,再经分疏、开松、混合、凝聚、加捻成纱,实现多色彩或多组分转杯纺段彩纱或非段彩混色、混化纤,并由于采用了转杯纺生产技术,使纱线中色纤维的混合效果得到改善,段彩混色、混纤纱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更有利于产业化生产的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转杯纺混色装置成纱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喂入装置实施例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罗拉3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装置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仅供说明具体方法,该方法的其规模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纤维条是指粗纱条或并条末道条子,纤维是棉型或者是毛型,以喂入三根纤维条分三组喂入为例。如图1所示,为以三根纤维条为三组喂入的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成纱的基本原理,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与常规的转杯纺纱机类似,均由喂入机构、分梳机构、排杂机构、凝聚加捻机构、卷绕机构、喂给传动机构、控制装置组成,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三根纤维条(A条、B条、C条)独立喂入:A条经第一导条辊(11)、第一上喇叭口(21)、下喇叭口(5)送入转杯纺纱机的喂入机构,该喂入机构由喂给板(6)和第一喂入罗拉(4)组成;B条经第二导条辊(12)、穿过第二上喇叭口(22)、喂入第二喂给罗拉(31)后经下喇叭口(5)被送入转杯纺纱机的喂入机构;C条经第三导条辊(13),穿过第三上喇叭口(23),喂入第三喂给罗拉(32)后经下喇叭口(5)被送入转杯纺纱机的喂入机构;A、B、C三根纤维条分别由第一喂给罗拉(4)、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装置由喂入机构、分梳机构、排杂机构、凝聚加捻机构、卷绕机构、喂给传动机构、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喂入机构包括导纱辊、喇叭口、一套组合喂给罗拉、罗拉轴承、安装轴承支座、喂给板,所述的喂给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各喂给罗拉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电脑程序控制器及其传输电路,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运转程序,其特征是喂入机构由一套单独的喂给罗拉和一套至少包含两个同轴喂给罗拉的组合罗拉组成,各喂给罗拉分别由电脑程序控制器控制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独立驱动,并按设定的转动程序转动,控制每一根纤维条的喂入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装置由喂入机构、分梳机构、排杂机构、凝聚加捻机构、卷绕机构、喂给传动机构、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喂入机构包括导纱辊、喇叭口、一套组合喂给罗拉、罗拉轴承、安装轴承支座、喂给板,所述的喂给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各喂给罗拉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电脑程序控制器及其传输电路,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运转程序,其特征是喂入机构由一套单独的喂给罗拉和一套至少包含两个同轴喂给罗拉的组合罗拉组成,各喂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娜周笑妃孟娜范岩玉易洪雷陈伟雄马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