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包括:骨架贯通层、导静电层、油气高阻隔层和胶黏层,所述骨架贯通层、所述胶黏层、所述油气高阻隔层及所述导静电层依次叠合,所述骨架贯通层采用弹性体橡胶材料,所述骨架贯通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油气高阻隔层的与所述导静电层相对一侧的、处于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不同垂直方向上的若干骨架,以及位于所述骨架之间的供油气渗漏检测元器件布设的联通腔体。这样,具有导电和阻隔油气穿透的性能,通过骨架贯通层实现了一个腔体,可以方便仪器来侦测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内部油气的挥发与渗漏,这种结构的复合材料改造的双层罐具有与普通的双层罐相同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双层油罐进行改造时,会用到一种软体复合结构,其中主要是采用油气高阻隔层、胶黏层与编织层相组合形成,由于油气高阻隔层、胶黏层与编织层都是无间隙的单层结构,而编织层不透气,只能起到骨架以及增加强度的作用,而一旦软体复合结构破损,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导致了常规汽油(非乙醇汽油、甲醇汽油等)油气的大量挥发与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包括:骨架贯通层、导静电层、油气高阻隔层和胶黏层,所述骨架贯通层、所述胶黏层、所述油气高阻隔层及所述导静电层依次叠合,所述骨架贯通层采用弹性体橡胶材料,所述骨架贯通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油气高阻隔层的与所述导静电层相对一侧的、处于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不同垂直方向上的若干骨架,以及位于所述骨架之间的供油气渗漏检测元器件布设的联通腔体。进一步的,所述骨架贯通层还包括:在不同的所述骨架之间起联结作用的联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联结结构为:位于所述油气高阻隔层与所述骨架之间的面板,和/或,位于双层油罐与所述骨架之间的底板。进一步的,当所述骨架贯通层设置:所述骨架及所述联通腔体时,所述骨架贯通层为在垂直于其六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当所述骨架贯通层设置:所述骨架、所述联通腔体及所述面板时,所述骨架贯通层为在垂直于其五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当所述骨架贯通层设置:所述骨架、所述联通腔体及所述底板时,所述骨架贯通层为在垂直于其五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当所述骨架贯通层设置:所述骨架、所述联通腔体、所述底板及所述面板时,所述骨架贯通层为在垂直于其四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还包括:位于 双层油罐与所述骨架贯通层之间的、用于与双层油罐的内表面相粘合的罐体联结胶层。进一步的,所述骨架贯通层上还设置有用于陷入所述罐体联结胶层内的钉状凸起部。进一步的,当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中至少一层为弱胶黏性材料时,采用弱胶黏性材料的层表面预先热压一胶接媒介层,所述胶接媒介层通过胶黏层与其他层胶黏。进一步的,所述导静电层为一种导电或导静电的PVC或热塑性弹性薄膜;所述油气高阻隔层为高阻隔型防油品渗漏的聚氨酯,所述聚氨酯为热塑性聚氨酯;所述胶黏层为热塑性弹性体,所述胶黏层为TPC聚酯弹性体或聚氨酯弹性体;所述骨架贯通层的材料为TPU、TPE、TPEE或PVC弹性体材料;所述胶接媒介层采用聚酯无纺布、PP无纺布、玻璃纤维无纺布或网格布;所述罐体联结胶层采用环氧树脂胶;所述骨架贯通层、导静电层、油气高阻隔层和胶黏层之间通过热合、胶黏或多层共挤方式叠合;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具有至少两层所述油气高阻隔层,所述油气高阻隔层之间通过胶黏层叠合,所述油气高阻隔层与所述骨架贯通层之间通过胶黏层叠合。进一步的,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具有至少两层的所述油气高阻隔层,所述油气高阻隔层之间通过胶黏层叠合。进一步的,所述骨架贯通层材料为邵氏硬度80A-85D的聚醚耐油型TPU。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包括:骨架贯通层、导静电层、油气高阻隔层和胶黏层,所述骨架贯通层、所述胶黏层、所述油气高阻隔层及所述导静电层依次叠合,所述骨架贯通层采用弹性体橡胶材料,所述骨架贯通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油气高阻隔层的与所述导静电层相对一侧的、处于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不同垂直方向上的若干骨架,以及位于所述骨架之间的供油气渗漏检测元器件布设的联通腔体。这样,不但具有导电和阻隔油气穿透的性能,还通过骨架贯通层实现了一个腔体,可以方便仪器来侦测双层油罐内部油气的挥发 与渗漏,解决了一般软体复合结构不能实现自我检测的重大缺陷,这种结构的复合材料改造的双层罐具有与普通的双层罐相同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的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1-5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200,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包括:骨架贯通层201、导静电层202、油气高阻隔层203和胶黏层204,骨架贯通层201、胶黏层204、油气高阻隔层203及导静电层202依次叠合。骨架贯通层201采用弹性体橡胶材料,骨架贯通层201中设置有位于油气高阻隔层203的与导静电层202相对一侧的、处于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不同垂直方向上的若干骨架2012,以及位于骨架2012之间的供油气渗漏检测元器件布设的联通腔体2011。骨架贯通层201还包括:在不同的骨架之间起联结作用的联结结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联结结构为:位于油气高阻隔层203与骨架2012之间的面板2013,以及,位于双层油罐与骨架2012之间的底板2014,骨架贯通层201为在垂直于其四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当骨架贯通层201设置:骨架2012及联通腔体2011,而不设置上述面板2013及底板2014时,骨架贯通层201为在垂直于其六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当骨架贯通层201设置:骨架2012、 联通腔体2011及面板2013,而不设置上述底板2014时,骨架贯通层201为在垂直于其五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当骨架贯通层201设置:骨架2012、联通腔体2011及底板2014,而不设置上述面板2013时,骨架贯通层201为在垂直于其五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最内侧的层次结构为导静电层202,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为油气晃动产生静电产生爆炸等意外,油气高阻隔层203主要作用是防止所储备的油气外泄产生危险或损失,胶黏层204主要起到粘合油气高阻隔层203和骨架贯通层201的作用,骨架贯通层201起到保护、加强支撑、隔热以及放置检测元器件等作用,在以往的技术中,软体复合结构不能进行自我检测,本方案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导静电层202为一种导电或导静电的PVC或热塑性弹性薄膜,选用热塑性弹性薄膜主要是为了减少油体晃动与容器产生的摩擦,减小因此产生的爆炸危险,该热塑性弹性薄膜是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静电消散聚氨酯弹性体、锂盐和高导电碳黑反应生成。油气高阻隔层203为高阻隔型防油品渗漏的聚氨酯,聚氨酯为热塑性聚氨酯,首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与小分子二醇反应得到的热塑性聚氨酯。胶黏层204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胶黏层204首选TPC聚酯弹性体或聚氨酯弹性体材料,胶黏层204在起到粘合油气高阻隔层203和骨架贯通层201的同时,因为胶黏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贯通层、导静电层、油气高阻隔层和胶黏层,所述骨架贯通层、所述胶黏层、所述油气高阻隔层及所述导静电层依次叠合,所述骨架贯通层采用弹性体橡胶材料,所述骨架贯通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油气高阻隔层的与所述导静电层相对一侧的、处于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不同垂直方向上的若干骨架,以及位于所述骨架之间的供油气渗漏检测元器件布设的联通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贯通层、导静电层、油气高阻隔层和胶黏层,所述骨架贯通层、所述胶黏层、所述油气高阻隔层及所述导静电层依次叠合,所述骨架贯通层采用弹性体橡胶材料,所述骨架贯通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油气高阻隔层的与所述导静电层相对一侧的、处于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不同垂直方向上的若干骨架,以及位于所述骨架之间的供油气渗漏检测元器件布设的联通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贯通层还包括:在不同的所述骨架之间起联结作用的联结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结构为:位于所述油气高阻隔层与所述骨架之间的面板,和/或,位于双层油罐与所述骨架之间的底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骨架贯通层设置:所述骨架及所述联通腔体时,所述骨架贯通层为在垂直于其六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当所述骨架贯通层设置:所述骨架、所述联通腔体及所述面板时,所述骨架贯通层为在垂直于其五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当所述骨架贯通层设置:所述骨架、所述联通腔体及所述底板时,所述骨架贯通层为在垂直于其五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当所述骨架贯通层设置:所述骨架、所述联通腔体、所述底板及所述面板时,所述骨架贯通层为在垂直于其四个面的方向上均贯通的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造用软体复合结构还包括:位于双层油罐与所述骨架贯通层之间的、用于与双层油罐的内表面相粘合的罐体联结胶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油罐非开挖式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东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事达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