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牛蒡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抑菌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牛蒡作为一种在野外自然生长的稀有植物,之前很少有研究者去关注它,因此,几乎没有被人研究其成分,也没有人知道它的价值,对它的开发以及利用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牛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它的营养及药理价值也逐渐地被人们所了解,牛蒡也渐渐地得到了大面积的种植,在我国,牛蒡的种植面积已经高达2.33多万公顷。牛蒡子是牛蒡成熟后经过干燥的种子,最早在《本草图经》中曾有记录,它有很多别称,如大力子、恶实、蝙蝠刺、夜叉头等。牛蒡在东北三省的产量非常大,被人们称为“关力子”,它在全国各地均有销售,甚至有的出口国外。产者质佳的属浙江桐乡,称作“杜大力”,主要销往浙江和江苏。其它的产地大多是自产自销。国外主要分布在欧洲、日本、阿富汗、印度、伊朗等国。牛蒡子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罗永明等对牛蒡子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以及分析,其结果显示了其中含有66物质,大约在挥发油总量的比例中占90.8%,主要物质组成是S—胡薄荷酮和R—胡薄荷酮,S—胡薄荷酮含量为7.59%,R—胡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牛蒡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牛蒡子,粉碎;按固液比1:6~10的比例加入65~80%乙醇溶液,60℃±5℃水浴中浸提1.5~2.5小时,抽滤,滤渣在同样条件下再浸提1.5~2.5小时,抽滤;合并两次的滤液,蒸发浓缩,加入无水乙醇,密封静置18~24小时,再次抽滤,得牛蒡子提取液,冷冻干燥得粉末,即为牛蒡子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蒡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牛蒡子,粉碎;按固液比1:6~10的比例加入65~80%乙醇溶液,60℃±5℃水浴中浸提1.5~2.5小时,抽滤,滤渣在同样条件下再浸提1.5~2.5小时,抽滤;合并两次的滤液,蒸发浓缩,加入无水乙醇,密封静置18~24小时,再次抽滤,得牛蒡子提取液,冷冻干燥得粉末,即为牛蒡子提取物。2.一种利用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菊萍,张晨,郑欣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