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草药中提取的驱虫杀虫化学活性成分及其制备和分析方法,具体,涉及沙旋复花中杀虫化合物及一个新化合物的分离及活性和其标准化驱虫杀虫提取物的制备和定量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沙复旋花为菊科旋复花属植物沙地旋复花的花及全草,别名秃女子草、黄喇嘛、黄花嵩、蓼子朴。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在蒙、冀、晋、陕、新、青海北部和东部和辽宁西部都有生长。国外分布于蒙古和原苏联中亚地区。一般在草原、戈壁荒漠、固定的沙丘以及黄土高原都能生长,在河岸冲积地区也见生长,对于海拔要求不高,海拔500到2000米都有分布,在潮湿的沙质土,流动沙丘边缘及河岸沙地上成片生长。是一种适应能力强的亚灌木植物。药用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备用。味辛性凉,有清热、利尿的功能。已有文献报道,沙旋复花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杀虫活性。屈秋耘等研究发现,沙旋复花在驱虫杀虫方面体现出很强的生物活性。它对大皱鳃金龟、蒙古丽金龟、八字白眉天蛾等三种害虫均显示出较高的毒杀效果,三种虫子死亡率在90%以上。张宏利等研究发现,沙旋复花提取物对粘虫的拒食和毒杀效果均大于80%,表明其对粘虫有较好拒食和毒杀效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沙旋复花中标准化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提取物包括如下成分:巴德莱茵.B:2.122mg/g;卵南美菊素:0.544mg/g;沙地旋复花内酯:1.101mg/g;15‑去氧沙地旋复花内酯:0.855mg/g;4α,5β‑环氧卵南美菊素:0.669mg/g;泽兰内酯:11.199mg/g;芹菜素:0.362mg/g;总量为16.852mg/g。从沙旋复花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1H32O8,晶体颜色为白色,结构中共有21个碳原子,包括3个季碳原子,11个叔碳原子CH,5个仲碳原子CH2和2个伯碳CH3;结构中有一个羰基信号δ178.36(C‑12),四个烯碳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旋复花中标准化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提取物包括如下成分:巴德莱茵.B:2.122mg/g;卵南美菊素:0.544mg/g;沙地旋复花内酯:1.101mg/g;15-去氧沙地旋复花内酯:0.855mg/g;4α,5β-环氧卵南美菊素:0.669mg/g;泽兰内酯:11.199mg/g;芹菜素:0.362mg/g;总量为16.852mg/g。从沙旋复花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1H32O8,晶体颜色为白色,结构中共有21个碳原子,包括3个季碳原子,11个叔碳原子CH,5个仲碳原子CH2和2个伯碳CH3;结构中有一个羰基信号δ178.36(C-12),四个烯碳原子信号δ139.21(C-4)和δ136.18(C-1),δ132.01(C-5),δ128.04(C-10),一个连氧异头碳信号δ103.13(C-1’),且δ103.13,76.70,73.65,68.80,61.04,57.02为一组葡萄糖信号;5个仲碳原子,分别为δ67.82(C-13),61.04(C-6’),42.07(C-9),38.59(C-3)和25.24(C-2);11个叔碳原子除去糖环上的6个,剩下为δ132.01(C-5),128.04(C-10),57.02(C-4’),48.54(C-7)和38.46(C-11);两个季碳为δ16.45(C-15),13.26(C-14);异头碳信号δ103.13(C-1’)与氢信号δ4.12(H-1’)直接相连。2.一种沙旋复花中标准化提取物和新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取干燥沙旋复花全草10kg,粉碎后用6倍体积的90%乙醇水溶液室温冷浸三次,每次24h,过滤,浓缩滤液,得0.93kg黑棕色膏状物,并回收溶剂;S2、将步骤S1所得的膏状物用适当的水分散后,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分别萃取三次,每个萃取部位再分别浓缩至浸膏,分别得到308.8g二氯甲烷萃取物,81.62g乙酸乙酯萃取物,297.0g水层部分;S3、将补助S1所得的滤渣部分继续用水冷浸提取,三次,每次24h,浓缩至浸膏,得沙旋复花水提取物;S4、将步骤S2所得的二氯甲烷层,用300g硅胶拌样,旋蒸干后上1kg硅胶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后,用甲醇冲洗,洗脱过程中根据TLC检测结果,合并相同部分洗脱液并浓缩,得到10g Fr.1,12g流分Fr.3,18g流分Fr.4,10g流分Fr.5,8g流分Fr.6,Fr.7;S5、将上述所得的流分进行分离操作S51、将步骤S4所得的流分Fr.2,经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将其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乃生,白璐,刘庆超,张丽,郭森,张鑫鑫,郭静,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