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7181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9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透明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透明显示装置包括能够提供准直偏振光的透明背光系统以及透明显示面板,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与下基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被划分为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透光区和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基板或所述下基板上的多个控制电极,用于向所述显示区中的液晶施加控制电压以形成液晶棱镜,所述液晶棱镜能够在所述透明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域内无偏振器的情况下实现灰阶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透明显示装置作为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型应用备受人们关注,其中使用的透明显示技术大大扩展了显示应用的场景和范围,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现有的液晶透明显示技术以原有显示面板技术为基础。图1示出了传统的液晶透明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中以箭头代表透射光,通过箭头的宽度变化示意出透光率的变化。如图1所示,在传统的液晶透明显示装置中,从背光单元1出射的光传输经过第一偏振器2、TFT阵列和液晶3、可选的用于彩色显示的彩膜5、以及其吸收轴与第一偏振器2的吸收轴垂直交叉的第二偏振器4,来实现彩色或黑白透明显示。然而,鉴于双层偏振器2和4以及彩膜5的自身结构,传统的液晶透明显示装置的透光率很低。假设从背光单元1出射的光的透光率为100%,最终从第二偏振器4出射的光的透光率可能仅有6%。虽然可以通过调整偏振器雾度(haze)以及减薄彩膜基板上彩膜胶的厚度等来达到增加透明度的效果,但传统的液晶透明显示装置的透光率仍不高于15%,透明显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透明显示模式,能够在透明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提供准直偏振光的透明背光系统;以及透明显示面板,其包括上基板与下基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被划分为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透光区和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基板或所述下基板上的多个控制电极,用于向所述显示区中的液晶施加控制电压以形成液晶棱镜,所述液晶棱镜能够在所述透明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域内无偏振器的情况下实现灰阶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提供准直偏振光的透明背光系统;以及透明显示面板,其包括上基板与下基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被划分为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透光区和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基板或所述下基板上的多个控制电极,用于向所述显示区中的液晶施加控制电压以形成液晶棱镜,所述液晶棱镜能够在所述透明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域内无偏振器的情况下实现灰阶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背光系统包括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透明集成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透明集成导光板侧面且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外围的光源和偏振器,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透过所述偏振器入射到所述透明集成导光板上,并通过所述透明集成导光板而以准直或类准直光入射到所述透明显示面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背光系统包括背光准直化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准直化结构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者:背光准直膜材;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中的黑矩阵狭缝。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棱镜与所述上基板或所述下基板之间的彩膜。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背光系统中的分光膜。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背光系统中的光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场序制彩色发光二极管。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t所述透光区仅包括所述上基板、所述下基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9.一种透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能够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妮吕敬董学陈小川卢鹏程肖丽付杰王磊岳晗杨盛际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