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道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4667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4 01:44
烟道运输车,它包括车架、上支架、车轴和两个车轮;车架为水平横置U形框架,车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杆和垂直位于两个第一杆前端的第一承载横梁;车轴沿车架宽度方向设置在车架下侧,车轴靠近车架后开口侧,车轴每端均接有一个车轮;上支架为倒置U形框架,上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杆和垂直位于两个第二杆上端的第二承载横梁;上支架下开口侧与车架后开口侧铰接;车架和上支架之间还设有倾斜布置的两个拉杆,两个拉杆分别位于车架宽度方向两侧,每个拉杆通过紧固件接在车架宽度方向相应同侧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的长度方向中部之间。用本车,仅需较少人数的运输工,就可在楼层内完成烟道的灵活快速运输,省时省力,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道运输车
技术介绍
目前,楼房中的烟道大多采用混凝土制成,烟道的搬运方式是采用人力,由于烟道的长度长、重量大,通常需要多名运输工共同搬运,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由于楼层内部分通道的通过性差,无法保证多名运输工和烟道同时通过,导致烟道搬运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道运输车,采用本运输车,仅需较少人数的运输工,就可在楼层内完成烟道的灵活快速运输,省时省力,效率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道运输车,它包括车架、上支架、车轴和两个车轮;车架为水平的横置U形框架,车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杆和垂直位于两个第一杆前端的第一承载横梁;车轴沿车架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车架的下侧,且车轴靠近车架的后开口侧,车轴的每端超出车架一定距离且均接有一个车轮;上支架为倒置的U形框架,上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杆和垂直位于两个第二杆上端的第二承载横梁;上支架的下开口侧与车架的后开口侧铰接;车架和上支架之间还设有倾斜布置的两个拉杆,两个拉杆分别位于车架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每个拉杆通过紧固件接在车架宽度方向相应同侧的第一杆的长度方向中部与第二杆的长度方向中部之间。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烟道运输车均简称为本运输车。本运输车的运输使用方式为:沿本运输车的长度方向,让烟道担置在第一负载横梁和第二负载横梁上,调整烟道在本运输车上的前后位置,使得烟道的重心落在车轴的附近,烟道的前端、后端分别对应超出第一负载横梁、第二负载横梁一定距离。在楼层内运输烟道时,一名或两名运输工位于烟道的前端或后端,保持
本运输车的前后平衡(仅车轮与楼层的地面接触),对烟道施加推力,推动本运输车移动,完成烟道的运输。在楼层内完成烟道的运输后,去除两个拉杆长度方向上端的紧固件,使两个拉杆向着车架前侧或后侧的方向转动,再使上支架向着车架的第一负载横梁的方向转动,实现本运输车的折叠,其停放较为方便、占地面积小。如上所述可知,采用本运输车,取代了烟道的人力搬运方式,有效减少运输工的人数,换言之,仅需较少人数的运输工,就可在楼层内完成烟道的灵活快速运输,省时省力,效率高。为了达到更好的运输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如下:作为优选的,所述拉杆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等距布置的穿孔,穿孔和车轴的轴线相平行。使用拉杆的不同穿孔,可改变上支架与车架之间开合角度的大小,以适应不同长度烟道的运输,可有效降低烟道的重心,使烟道的运输更为安全、平稳。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横梁和第二承载横梁上均套有厚度为5-10mm的防滑橡皮垫。防滑橡皮垫的设置,可增大烟道的摩擦系数,使得烟道放置在第一承载横梁和第二承载横梁上更加稳定。所述防滑橡皮垫可外购。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支架的两个第二杆的下部之间还设有与两个第二杆相垂直的支撑杆。支撑杆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上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运输车的立体图。图2是本运输车的运输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烟道运输车,它包括车架1、上支架2、车轴3和两个车轮4。车架1为水平的横置U形框架,车架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杆1e和垂直位于两个第一杆1e前端的第一承载横梁1c,第一杆1e采用角钢,所述
角钢包括竖直的第一板体1a和水平的第二板体1b,第一承载横梁1c采用空心方管。车轴3沿车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车架1的下侧,且车轴3靠近车架1的后开口侧,每个第二板体1b在位置上对应于车轴3处各通过两个定位螺栓1d接有连接座3a,连接座3a的上侧面为平面、下侧面的长度方向中部有与车轴3相适配的弧形凹面,车轴3的每端超出车架1一定距离且均接有一个车轮4。上支架2为倒置的U形框架,上支架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杆2e和垂直位于两个第二杆2e上端的第二承载横梁2c,第二杆2e采用角钢,所述角钢包括倾斜布置且相互垂直的第三板体2a和第四板体2b,第二承载横梁2c采用空心方管。上支架2的两个第二杆2e的下部之间还设有与两个第二杆2e相垂直的支撑杆2d。位于车架1宽度方向每一同侧的第三板体2a的下端与第一板体1a的后端相铰接,使得上支架2的下开口侧与车架1的后开口侧铰接。车架1和上支架2之间还设有倾斜布置的两个拉杆5,两个拉杆5分别位于车架1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每个拉杆5通过紧固件接在车架1宽度方向相应同侧的第一板体1a的长度方向中部与第三板体2a的长度方向中部之间。所述拉杆5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等距布置的穿孔5a,穿孔5a和车轴3的轴线相平行,穿孔5a的规格与所述的紧固件相适配。所述第一承载横梁1c和第二承载横梁2c上均套有厚度为8mm的防滑橡皮垫(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防滑橡皮垫在图1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本运输车的运输使用方式为:沿本运输车的长度方向,让烟道6担置在第一负载横梁1c和第二负载横梁2c上,调整烟道6在本运输车上的前后位置,使得烟道6的重心落在车轴3的附近,烟道6的前端、后端分别对应超出第一负载横梁1c、第二负载横梁2c一定距离。在楼层内运输烟道6时,一名或两名运输工位于烟道6的前端或后端,保持本运输车的前后平衡(仅车轮4与楼层的地面接触),对烟道6施加推力,推动本运输车移动,完成烟道6的运输(图2中未示出运输工、楼层及其地
面)。在楼层内完成烟道6的运输后,去除两个拉杆5长度方向上端的紧固件,使两个拉杆5向着车架1前侧或后侧的方向转动,再使上支架2向着车架1的第一负载横梁1c的方向转动,实现本运输车的折叠,其停放较为方便、占地面积小。使用拉杆5的不同穿孔5a,可改变上支架2与车架1之间开合角度的大小,以适应不同长度烟道6的运输,可有效降低烟道6的重心,使烟道6的运输更为安全、平稳。防滑橡皮垫的设置,可增大烟道6的摩擦系数,使得烟道6放置在第一承载横梁1c和第二承载横梁2c上更加稳定。支撑杆2d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上支架2的强度和稳定性。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其原理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的情况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第一杆和第二杆可采用T形钢、工字钢,第一承载横梁和第二承载横梁可采用空心圆管、实心杆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烟道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上支架、车轴和两个车轮;车架为水平的横置U形框架,车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杆和垂直位于两个第一杆前端的第一承载横梁;车轴沿车架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车架的下侧,且车轴靠近车架的后开口侧,车轴的每端超出车架一定距离且均接有一个车轮;上支架为倒置的U形框架,上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杆和垂直位于两个第二杆上端的第二承载横梁;上支架的下开口侧与车架的后开口侧铰接;车架和上支架之间还设有倾斜布置的两个拉杆,两个拉杆分别位于车架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每个拉杆通过紧固件接在车架宽度方向相应同侧的第一杆的长度方向中部与第二杆的长度方向中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烟道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上支架、车轴和两个车轮;车架为水平的横置U形框架,车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杆和垂直位于两个第一杆前端的第一承载横梁;车轴沿车架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车架的下侧,且车轴靠近车架的后开口侧,车轴的每端超出车架一定距离且均接有一个车轮;上支架为倒置的U形框架,上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杆和垂直位于两个第二杆上端的第二承载横梁;上支架的下开口侧与车架的后开口侧铰接;车架和上支架之间还设有倾斜布置的两个拉杆,两个拉杆分别位于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贺罗辉熊学军贺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蚌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