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093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全橡胶衬套用于安装于汽车控制臂内,并且全橡胶衬套的两端形成有前臂边和后臂边以包覆汽车控制臂,该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包括主体、挡片和驱动机构,主体由下而上依次包括连接杆、压盘和拉杆,拉杆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缺口;全橡胶衬套的坯体能够设置于汽车控制臂的臂体的内腔中;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拉杆贯穿坯体的通孔内,挡片能够卡设于定位缺口内以使得臂体位于挡片与压盘之间;并且,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主体向前运动使得压盘挤压坯体的后端以翻边形成后臂边,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主体向后运动并驱动连接杆绕轴线转动使得挡片挤压坯体的前端以翻边形成前臂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装全橡胶衬套,具体地,涉及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悬挂控制臂等总成中,存在很多全橡胶的衬套,它的特点就是除中心一个金属芯子外,其余部分全是橡胶且两端带翻边形成臂边(见图1)。这种衬套在压装过程中必须先要压过要求的尺寸(若直接压到要求尺寸,衬套两端无法翻出臂边),之后再要求反拉回来(为了是全橡胶衬套压出臂边),在这个过程中,很难控制全橡胶衬套压装的尺寸,经常会出现一只产品我们需要反复压、退多次,带来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该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能够高效低地完成全橡胶衬套的压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全橡胶衬套用于安装于汽车控制臂内,并且全橡胶衬套的两端形成有前臂边和后臂边以包覆汽车控制臂,该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包括主体、挡片和驱动机构,主体由下而上依次包括连接杆、压盘和拉杆,拉杆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缺口;其中,全橡胶衬套的坯体能够设置于汽车控制臂的臂体的内腔中;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拉杆贯穿坯体的通孔内,挡片能够卡设于定位缺口内以使得臂体位于挡片与压盘之间;并且,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主体向前运动使得压盘挤压坯体的后端以翻边形成后臂边,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主体向后运动并驱动连接杆绕轴线转动使得挡片挤压坯体的前端以翻边形成前臂边。优选地,压盘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有挤压环槽。优选地,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泵。优选地,连接杆为伸缩杆。优选地,连接杆内部设置有伸缩单元,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开关以控制伸缩单元的伸长或者缩短。优选地,挡片通过销钉固定于定位缺口内。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首先将全橡胶衬套的坯体设置于汽车控制臂的臂体的内腔中,并且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主体使得拉杆贯穿坯体的通孔内,接着将挡片设置于定位缺口内并将主体向前运动使得压盘挤压坯体的后端使其翻边形成后臂边,再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主体向后运动并驱动连接杆绕轴线转动使得挡片挤压坯体的前端以翻边形成前臂边,最后将挡片和拉杆拆开并将拉杆脱离坯体边完成了全橡胶衬套的压装。该压装方式能够一次完成坯体的两端的臂边,提高了装配质量以及装配效率。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全橡胶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中主体的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的工作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杆 2、压盘3、拉杆 4、挤压环槽5、定位缺口 6、汽车控制臂7、挡片 8、后臂边9、前臂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顶、底、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如图2和图3所示,全橡胶衬套用于安装于汽车控制臂6内,并且全橡胶衬套的两端形成有前臂边9和后臂边8以包覆汽车控制臂6,该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包括主体、挡片7和驱动机构,主体由下而上依次包括连接杆1、压盘2和拉杆3,拉杆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缺口5;其中,全橡胶衬套的坯体能够设置于汽车控制臂6的臂体的内腔中;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拉杆3贯穿坯体的通孔内,挡片7能够卡设于定位缺口5内以使得臂体位于挡片7与压盘2之间;并且,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主体向前运动使得压盘2挤压坯体的后端以翻边形成后臂边8,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主体向后运动并驱动连接杆1绕轴线转动使得挡片7挤压坯体的前端以翻边形成前臂边9。上述的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首先将全橡胶衬套的坯体设置于汽车控制臂6的臂体的内腔中,并且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主体使得拉杆3贯穿坯体的通孔内,接着将挡片7设置于定位缺口5内并将主体向前运动使得压盘2挤压坯体的后端使其翻边形成后臂边8,再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主体向后运动并驱动拉杆1绕轴线转动使得挡片7挤压坯体的前端以翻边形成前臂边9,最后将挡片7和拉杆3拆开并将拉杆3脱离坯体边完成了全橡胶衬套的压装。该压装方式能够一次完成坯体的两端的臂边,提高了装配质量以及装配效率。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坯体的后端的翻边,优选地,压盘2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有挤压环槽4。这样便可借助挤压环槽4对于坯体的后端的压制,这样挤压环槽4可以有效地控制形成的后臂边8的形状和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的具体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只要能够有效地实现主体的移动和旋转便可,但是从操作的灵活性上考虑,优选地,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泵。此外,考虑到汽车控制臂6的臂体具有不同的尺寸,为了使得提供的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能够使用不同的汽车控制臂6的全橡胶衬套的压装,优选地,连接杆1为伸缩杆。为了进一步地便于控制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优选地,连接杆1内部设置有伸缩单元,连接杆1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开关以控制伸缩单元的伸长或者缩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挡片7的安装与拆卸,优选地,挡片7通过销钉固定于定位缺口5内。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全橡胶衬套用于安装于汽车控制臂(6)内,并且所述全橡胶衬套的两端形成有前臂边(9)和后臂边(8)以包覆所述汽车控制臂(6),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包括主体、挡片(7)和驱动机构,所述主体由下而上依次包括连接杆(1)、压盘(2)和拉杆(3),所述拉杆(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缺口(5);其中,所述全橡胶衬套的坯体能够设置于所述汽车控制臂(6)的臂体的内腔中;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拉杆(3)贯穿所述坯体的通孔内,所述挡片(7)能够卡设于所述定位缺口(5)内以使得所述臂体位于所述挡片(7)与压盘(2)之间;并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主体向前运动使得所述压盘(2)挤压所述坯体的后端以翻边形成后臂边(8),所述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所述主体向后运动并驱动所述连接杆(1)绕轴线转动使得所述挡片(7)挤压所述坯体的前端以翻边形成前臂边(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全橡胶衬套用于安装于汽车控制臂(6)内,并且所述全橡胶衬套的两端形成有前臂边(9)和后臂边(8)以包覆所述汽车控制臂(6),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橡胶衬套压装工装包括主体、挡片(7)和驱动机构,所述主体由下而上依次包括连接杆(1)、压盘(2)和拉杆(3),所述拉杆(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缺口(5);其中,所述全橡胶衬套的坯体能够设置于所述汽车控制臂(6)的臂体的内腔中;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拉杆(3)贯穿所述坯体的通孔内,所述挡片(7)能够卡设于所述定位缺口(5)内以使得所述臂体位于所述挡片(7)与压盘(2)之间;并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主体向前运动使得所述压盘(2)挤压所述坯体的后端以翻边形成后臂边(8),所述驱动机构还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琦俊胡柏丽尹宗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