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细胞机械应力形变脉冲激光同步显微成像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0614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3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血细胞机械应力形变脉冲激光同步显微成像观测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剪应力发生装置,剪应力发生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滑板,滑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顶端设置有摄像机,摄像机的顶部安装有激光发射器。所述剪应力发生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剪应力发生装置内设置除湿装置板和温度调节器,大大提升了剪应力发生装置对外界温度、湿度、酸碱度影响的抵抗性,降低了外部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紫外线灯,对剪应力发生装置内部进行杀菌,避免了细菌使血细胞发生的质变,使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细胞观测
,具体为一种血细胞机械应力形变脉冲激光同步显微成像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血液机械损伤规律的研究装置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装置机械结构的改进和血液机械损伤分析方法的进步。Leverett等人于1972年首次运用改造过的Couette粘度计研究了高剪应力下的血液损伤,其装置最大可产生400Pa的剪应力,但是整个受力过程持续数分钟,无法研究短时(1秒以下,甚至毫秒量级)应力作用的效果。Heuser研发的实验装置,采用同心圆柱面库爱特流,通过压差连续地驱使试样沿轴向快速流过圆柱面间的窄缝进行实验,但采用的是端面滑动式机械动密封,实验误差明显。由Antaki小组研制出来的Hemolyzer装置也因为机械轴承的发热过大而无法使用。在以往装置中,不但密封和发热的难题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更重要的是无法直接观测血细胞的变形情况以及流场分布特征。现有血细胞机械应力形变脉冲激光同步显微成像观测装置内的剪应力装置过于简单,对外界温度、湿度和细菌因素的抵抗性太低,容易使实验结果发生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瓶包装检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细胞机械应力形变脉冲激光同步显微成像观测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支架(3),支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剪应力发生装置(2),剪应力发生装置(2)的右侧设置有滑板(6),滑板(6)的顶部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顶端设置有摄像机(5),摄像机(5)的顶部安装有激光发射器(4);所述剪应力发生装置(2)包括发生装置壳体(21),发生装置壳体(2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制动装置(210),发生装置壳体(2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固定装置(211),发生装置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两块除湿装置板(28),两块除湿装置板(28)将发生装置壳体(21)的内部分隔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细胞机械应力形变脉冲激光同步显微成像观测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支架(3),支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剪应力发生装置(2),剪应力发生装置(2)的右侧设置有滑板(6),滑板(6)的顶部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顶端设置有摄像机(5),摄像机(5)的顶部安装有激光发射器(4);所述剪应力发生装置(2)包括发生装置壳体(21),发生装置壳体(2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制动装置(210),发生装置壳体(2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固定装置(211),发生装置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两块除湿装置板(28),两块除湿装置板(28)将发生装置壳体(21)的内部分隔形成反应内室(212),反应内室(212)的内部设置有玻璃内室(23),玻璃内室(23)通过其顶部设置的套筒(22)贯穿除湿装置板(28)并与制动装置(210)相连接,玻璃内室(23)通过其底部设置的套筒(22)贯穿除湿装置板(28)并与固定装置(211)相连接,且套筒(22)内部的转动轴穿入玻璃内室(23)并与玻璃内室(23)内部设有的血细胞反应室(24)固定连接,所述玻璃内室(23)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明牟丽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