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间隙液压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5930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门间隙液压调整机构,包括气门摇臂和挺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阀,所述液压阀安装在气门摇臂内,液压阀阀杆下端与挺柱上端活动连接,气门间隙通过液压阀设定的压力自动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可靠、合理,其通过液压阀和气门摇臂及挺柱的配合实现气门间隙的液压调整,可操作性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液压调整机构布置在气门摇臂上,代替原人工调整的气门间隙螺钉,专用零件少,成本低,非常适合旧款OHV形式布置的发动机机型快速升级配气系统,能有效的减少配气系统噪声以及后期气门间隙,避免人工操作误差,而且升级不需要变动缸体等复杂零件即可实现,后期维护也比较简便,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门间隙液压调节机构,其用于OHV形式布置发动机的气门间隙调节,属于内燃机配件

技术介绍
随着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对柴油机的可靠性、噪声要求及后期维护要求越来越高,经济性要求和排放指标也日益严格。气门摇臂系统作为柴油机工作时一个重要的运动机构,是内燃机的重要零部件。它的使用性能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燃机的使用周期、维护周期和噪声水平,并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工作。传统的OHV布置的发动机大多没有液压气门间隙调节机构,或是采用专门设计缸体用来配套液压挺柱的油道以及摇臂腔等结构来实现气门间隙的液压调整,存在成本高,零部件通用性差等缺陷,并且旧款发动机想要增加此项配置也是升级困难,可操作性差。而现有成熟的气门间隙调整机构基本上都是用于顶置凸轮轴(OHC、SOHC、DOHC)的发动机,大多是将调整机构置于缸盖上或是气门摇臂气门端,由于结构的根本性差异,导致现有的无法气门间隙调整机构直接应用于OHV布置的发动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气门间隙液压调整机构,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用于OHV形式布置的发动机上。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气门间隙液压调整机构,包括气门摇臂和挺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阀,所述液压阀安装在气门摇臂内,液压阀阀杆下端与挺柱上端活动连接,气门间隙通过液压阀设定的压力自动调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阀阀杆下端设为球头,所述挺柱上端设有球窝,所述液压阀阀杆下端球头置于挺柱上端球窝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挺柱上端设有防脱限位卡,所述防脱限位卡与阀杆下端球头配合,用于防止高速运动时液压阀阀杆从挺柱上端球窝内脱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门摇臂上设有下端开口的液压阀安装槽,所述液压阀从液压阀安装槽的下端开口装入到气门摇臂内,液压阀与液压阀安装槽之间为过盈紧密配合;所述气门摇臂内设有气孔,所述气孔内端与液压阀安装槽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孔的孔径为0.5mm~3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门摇臂上设有液压油道,所述液压油道一端与液压阀安装槽中部油腔连通,液压油道另一端与气门摇臂上的轴孔连通,以给液压阀供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油道的孔径为1mm~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阀采用设计负荷范围为150N~300N,油压设定范围为0.1 MPa ~0.5MPa的液压阀。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巧妙、可靠、合理,其通过液压阀和气门摇臂及挺柱的配合实现气门间隙的液压调整,可操作性强。(2)、本技术将液压调整机构布置在气门摇臂上,代替原人工调整的气门间隙螺钉,专用零件少,成本低,非常适合旧款OHV形式布置的发动机机型快速升级配气系统,能有效的减少配气系统噪声以及后期气门间隙,避免人工操作误差,而且升级不需要变动缸体等复杂零件即可实现,后期维护也比较简便,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气门摇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门摇臂、1a-液压阀安装槽、1b-气孔、1c-液压油道、2-挺柱、2a-球窝、2b-防脱限位卡、3-液压阀、3a-球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气门间隙液压调整机构主要由气门摇臂1、挺柱2和液压阀3组成,所述液压阀3安装在气门摇臂1内,液压阀3阀杆下端与挺柱2上端活动连接,气门间隙通过液压阀3设定的压力自动调节。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阀3阀杆下端设为球头3a,所述挺柱2上端设有球窝2a,所述液压阀3阀杆下端球头3a置于挺柱2上端球窝2a内,这样在液压阀3跟随气门摇臂1转动时,液压阀3阀杆下端与挺柱2上端能始终保证接触面连续。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高速运动时液压阀3阀杆从挺柱2上端球窝2a内脱出,所述挺柱2上端设有防脱限位卡2b,所述防脱限位卡2b与阀杆下端球头3a配合。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气门摇臂1上设有下端开口的液压阀安装槽1a,所述液压阀3从液压阀安装槽1a的下端开口装入到气门摇臂1内,液压阀3与液压阀安装槽1a之间为过盈紧密配合;所述气门摇臂1内设有气孔1b,所述气孔1b内端与液压阀安装槽1a连通。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方便液压阀3的安装。所述气孔1b的孔径为0.5mm~3mm。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气门摇臂1上设有液压油道1c,所述液压油道1c一端与液压阀安装槽1a中部油腔连通,液压油道1c另一端与气门摇臂1上的轴孔连通,以给液压阀供油。所述液压油道1c的孔径为1mm~5mm。本技术中,所述液压阀3可采用现有的成熟产品,液压阀3优选采用设计负荷范围为150N~300N,油压设定范围为0.1 MPa ~0.5MPa的液压阀3。工作时,液压油从摇臂轴通过液压油道1c输送到液压阀安装槽1a内,为液压阀3供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门间隙液压调整机构,包括气门摇臂(1)和挺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阀(3),所述液压阀(3)安装在气门摇臂(1)内,液压阀(3)阀杆下端与挺柱(2)上端活动连接,气门间隙通过液压阀(3)设定的压力自动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气门间隙液压调整机构,包括气门摇臂(1)和挺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阀(3),所述液压阀(3)安装在气门摇臂(1)内,液压阀(3)阀杆下端与挺柱(2)上端活动连接,气门间隙通过液压阀(3)设定的压力自动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间隙液压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3)阀杆下端设为球头(3a),所述挺柱(2)上端设有球窝(2a),所述液压阀(3)阀杆下端球头(3a)置于挺柱(2)上端球窝(2a)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门间隙液压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2)上端设有防脱限位卡(2b),所述防脱限位卡(2b)与阀杆下端球头(3a)配合,用于防止高速运动时液压阀(3)阀杆从挺柱(2)上端球窝(2a)内脱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间隙液压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摇臂(1)上设有下端开口的液压阀安装槽(1a),所述液压阀(3)从液压阀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伟王兴光薛松邹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四达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