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4346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压灭菌装置,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包括承力框架(101)、超高压缸体(102)、第一堵头(103a)、第二堵头(103b)、第一挡块(104a)和第二挡块(104b),其中,超高压缸体(102)为卧式放置;承力框架(101)用于放置超高压缸体(102)并承受超高压缸体(102)产生的反作用力;第一堵头(103a)和第二堵头(103b)设置于超高压缸体(102)的两端并用于密封超高压缸体(102);第一挡块(104a)和第二挡块(104b)分别设置于第一堵头(103a)与承力框架(101)之间以及第二堵头(103b)与承力框架(101)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超高压灭菌装置通过设置承力框架的结构,可用于承受超高压缸体产生的巨大反作用力,使得超高压灭菌设备不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毒灭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压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超高压灭菌技术(ultra-high pressure processing,UHP),又称超高压技术(ultra-high pressure,UHP),高静压技术(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或高压食品加工技术(high pressure processing,HPP)。超高压灭菌的机理是通过破坏菌体蛋白中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高级结构破坏,从而导致蛋白质凝固及酶失活。超高压还可造成菌体细胞膜破裂,使菌体内化学组分产生外流等多种细胞损伤,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微生物死亡。超高压灭菌技术通过在密闭容器内,以水作为介质对物料施以400~600MPa的压力或以高级液压油为介质对物料施以100~1000MPa的压力,从而杀死物料中几乎所有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由于超高压灭菌不会像高温杀菌那样造成营养成分破坏和风味变化,因此,超高压灭菌技术在食品灭菌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高等静压技术(HHP)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最早是由Bert Hite在1899年提出的。Bert Hite首次发现450MPa的高压能延长牛奶的保存期,经过大量研究工作,证实了高压对多种食品及饮料的灭菌效果。这以后,有关高等静压技术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但是,直到1990年,有关高等静压技术的装备、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才得到了突破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明治屋食品公司首先实现了UHP技术在果酱、果汁、沙拉酱、海鲜、果冻等食品的商业化应用。之后,欧洲和北美的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也相继加快了对HHP技术的研究。工业化推广的超高压灭菌设备压力是100~600MPa,超高压容器介质为水;部分实验型的可也达到1000MPa或更高,高压腔工作介质是油。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65851Y)公开了一种超高压杀菌装置。该装置由超高压容器、增压装置及液压装置组成。液压装置产生的高压流体通过管道输入到增压装置的活塞孔段,从增压装置的活塞孔输出的超高压流体通过管道进入超高压容器杀菌腔中,对带菌物品进行杀菌处理。该超高压杀菌装置虽然具有拆卸方便、承受强度高、压力可调等优势,但是,该超高压杀菌装置至少还存在如下缺陷:(1)超高压灭菌过程中需要的压力高达几百兆帕,如此大的压力将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而该超高压杀菌装置并不具备承受该反作用力的框架,使得该超高压杀菌装置容易形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2)超高压容器为立式放置,放、取物料均不方便,而且,立式放置的超高压容器并不稳固,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压灭菌装置,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包括承力框架和超高压缸体,其中,所述超高压缸体用于放置待灭菌物料并且所述超高压缸体为卧式放置;所述承力框架用于放置所述超高压缸体并承受所述超高压缸体产生的反作用力。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超高压缸体两端的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用于密封所述超高压缸体的两端。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成立框架之间的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堵头与所述承力框架之间的第二挡块。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第一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力挡块,所述第二堵头与所述第二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力挡块。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超高压缸体内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传递至所述第一传力挡块和所述第二传力挡块,所述第一传力挡块和所述第二传力挡块将所述反作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再由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将所述反作用力传递至所述承力框架。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力框架是由3~8片合金钢板叠加而成,
并且,所述每片合金钢板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超高压缸体的开孔。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为半圆柱体,并且,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具有圆弧结构的一面与所述承力框架接触。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力框架的开孔与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接触的部位为与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的圆弧面相匹配的结构。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超高压缸体是由内层不锈钢筒体和多层钢体制成的筒体结构,其中,所述超高压缸体的内层直径为200~400mm,所述超高压缸体的内层长度为1800~2600mm。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超高压缸体内的工作压力不超过600MPa,所述超高压缸体内的工作温度为5~6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还包括有水路系统、超高压源系统、操作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水路系统用于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的泄压;所述超高压源系统用于增加所述超高压缸体内的压力并使所述超高压缸体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所述操作执行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超高压缸体、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挡块、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的机械移动;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水路系统、所述超高压源系统和所述操作执行系统完成预期操作。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超高压灭菌处理食品放入超高压缸体内后,堵头推进到工作位置和超高压缸体形成密闭的容腔。增压时,控制系统首先启动主油泵,同时关闭自动泄压阀,然后由低压注水泵向容器内大流量充水,当容器内充满水后,启动超高压源系统工作进行增压。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超高压缸体内压力达到预设值后,超高压源系统停止增压,进入容器保压阶段。保压计时器开始计时,达到预设时间后,保压计时器停止计时。在保压阶段,若压力泄漏到补压设定值时,超高压源系统自动启动进行补压,补压到压力设定值停止。保压阶段结束后自动泄压。泄压时,由控制系统打开自动泄压阀,压力通过高压管路泄掉。本技术提供超高压灭菌装置通过设置承力框架的结构,将超高压缸
体置于承力框架内,可用于承受超高压缸体产生的巨大反作用力,使得超高压灭菌设备不易出现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本技术的超高压缸体为卧式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立式放置,具有放、取物料方便和安全性更高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超高压灭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01:承力框架 102:超高压缸体103a:第一堵头 103b:第二堵头104a:第一挡块 104b:第二挡块105a:第一传力挡块 105b:第二传力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超高压灭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超高压灭菌装置至少包括承力框架101、超高压缸体102、第一堵头103a、第二堵头103b、第一挡块104a和第二挡块104b。下面具体介绍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超高压缸体102用于放置待灭菌物料。超高压缸体102内形成超高压环境,将待灭菌物料放入超高压缸体102中,待灭菌物料在超高压环境下完成灭菌过程。优选地,超高压缸体102内的工作压力不超过600MPa。超高压缸体102内的工作温度为5~60℃。超高压缸体102为卧式放置。超高压缸体102采用卧式放置,相比于立式放置,具有放、取物料方便和安全性更高的优势。优选地,超高压缸体102是由内层不锈钢筒体和多层钢体制成的筒体结构。超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包括承力框架(101)和超高压缸体(102),其中,所述超高压缸体(102)用于放置待灭菌物料并且所述超高压缸体(102)为卧式放置;所述承力框架(101)用于放置所述超高压缸体(102)并承受所述超高压缸体(102)产生的反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包括承力框架(101)和超高压缸体(102),其中,所述超高压缸体(102)用于放置待灭菌物料并且所述超高压缸体(102)为卧式放置;所述承力框架(101)用于放置所述超高压缸体(102)并承受所述超高压缸体(102)产生的反作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超高压缸体(102)两端的第一堵头(103a)和第二堵头(103b),所述第一堵头(103a)和所述第二堵头(103b)用于密封所述超高压缸体(102)的两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堵头(103a)与所述承力框架(101)之间的第一挡块(104a)和所述第二堵头(103b)与所述承力框架(101)之间的第二挡块(104b)。4.如权利要求3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103a)与所述第一挡块(104a)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力挡块(105a),所述第二堵头(103b)与所述第二挡块(104b)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力挡块(105b)。5.如权利要求4所述超高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压缸体(102)内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所述第一堵头(103a)和所述第二堵头(103b)传递至所述第一传力挡块(105a)和所述第二传力挡块(105b),所述第一传力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光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速原中天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