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支撑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214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3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支撑立柱,包括有柱体和基杆,柱体连接在固定入地面中的基杆上方,其中,基杆为一螺杆,螺杆的下端形成尖刺部,尖刺部上方形成螺纹段,而基杆上端的截面形成一四边角形成倒角的矩形,柱体的截面也为四边角形成倒角的矩形结构,且其中一组对边的两端分别内凹后与邻边连接,内凹的部分在柱体内侧形成加强筋,基杆定位在加强筋之间。基杆的上方和柱体的下方均设有螺孔,柱体的下端通过螺栓和螺母锁固于基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组装固定方便,其固定不影响土地,还能实现反复利用,且柱体的支撑强度强,支撑立柱整体不易产生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棚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大棚支撑立柱
技术介绍
大棚一般包括有支撑立柱、拱杆以及薄膜等组装而成,该支撑立柱作为支撑大棚单元的支撑梁,其根据实际需要而为并排设置的多根,该拱杆则设置为多根,并每根均架设在两根立柱之间而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状,该薄膜则覆盖在拱杆上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大棚空间。目前,上述立柱的一种加工方式为采用混凝土浇注成型,故其成型地点必须为大棚的实际置放地,而且还必须做挖设小地基以及构建成型腔室等前期准备才能安装,例如需要先进行挖坑或布置钢筋架后再浇灌混凝土形成水泥桩,同时地基的深度还必须满足立柱的使用要求,且其成型时还受限于天气,否则因为混凝土无法快速凝固而造成大棚无法及时投入使用,故具有制造繁琐、无法批量化生产、人工成本高和无法快速投入使用的缺点。此外成型后的立柱将定位在当地而无法搬运,留下水泥桩地基会污染田地,耗地污染且还无法二次使用。为克服上述缺陷,立柱的另一种加工方式直接由一根柱形钢管成型,这样钢管就可以在工厂批量化加工成型,然后运输到大棚实际置放地,并经与拱杆等组装后即可形成整个大棚,从而能大大加快组装效率并同时还具有轻易拆卸以及能反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棚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柱体和基杆,柱体连接在固定入地面中的基杆上方,其中,基杆为一螺杆,螺杆的下端形成尖刺部,尖刺部上方形成螺纹段,而基杆上端的截面形成一四边角形成倒角的矩形,柱体的截面也为四边角形成倒角的矩形结构,且其中一组对边的两端分别内凹后与邻边连接,内凹的部分在柱体内侧形成加强筋,基杆定位在加强筋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柱体和基杆,柱体连接在固定入地面中的基杆上方,其中,基杆为一螺杆,螺杆的下端形成尖刺部,尖刺部上方形成螺纹段,而基杆上端的截面形成一四边角形成倒角的矩形,柱体的截面也为四边角形成倒角的矩形结构,且其中一组对边的两端分别内凹后与邻边连接,内凹的部分在柱体内侧形成加强筋,基杆定位在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贵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绿世界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