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和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316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2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和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其中,所述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包括彼此插装连接的导套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主体部和压型部,所述压型部的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向内凹进,所述导套设置有仅与所述压型部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一接合件以及在所述第一接合件与所述压型部的内表面接合的同时或之后才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件。装配开始时,第一接合件插入支架后先与主体部保持间隙,这个过程中安装操作力很小即可使导套继续插入支架,直到第一接合件与压型部接合才需要按压插入。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能够方便、省力地实施插装,降低了安装阻力和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和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
技术介绍
中高端车型的座椅靠背上通常设置有头枕导套,以引导和限制头枕的运动。头枕导套通过支架安装在座椅靠背骨架上。头枕导套通过插接装配在支架上,其中,头枕导套和支架在插接过程中为过盈配合,安装时阻力较大。另外,头枕导套通常为两个,分别为主动导套和自由导套,相应分别安装在主动支架和自由支架上。现有的主动导套和自由导套均为圆柱形,主动支架和自由支架均为圆筒形,以便插接配合。为防止错装,主动导套和自由导套分别具有尺寸不同的底部凸台,以便与主动支架和自由支架上相应的不同尺寸的缺口配合。但由于主动导套和自由导套均为圆柱形,主动支架和自由支架均为圆筒形,在安装初期,很容易错装,直到插接到底部凸台和缺口配合不上才发现错装。如上所述,在插接过程中,由于过盈配合,安装阻力较大,此时再将错装的导套和支架分离更加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以减少安装阻力,达到方便安装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其中,所述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包括彼此插装连接的导套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主体部和压型部,所述压型部
的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向内凹进,所述导套设置有仅与所述压型部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一接合件以及在所述第一接合件与所述压型部的内表面接合的同时或之后才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件。优选地,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压型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接合件沿所述导套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合件的下方,所述导套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卡接在所述支架的底部的卡扣。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件为多个并沿所述导套的外周间隔设置,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接合件为多个并沿所述导套的外周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件和第二接合件均为条形凸筋,所述条形凸筋的长度为9-11mm。优选地,所述导套包括盖帽和导套主体,所述第一接合件和第二接合件设置在所述导套主体上,所述盖帽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导套主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具有以下优势:装配开始时,第一接合件插入支架后先与主体部保持间隙,这个过程中安装操作力很小即可使导套继续插入支架,直到第一接合件与压型部接合才需要按压插入。因此,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能够方便、省力地实施插装,降低了安装阻力和劳动强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其中,所述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包括主动导套组件和自由导套组件,所述主动导套组件和自由导套组件中的至少一者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优选地,所述主动导套组件包括第一导套和第一支架,所述自由导套组件包括第二导套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导套和第一支架具有彼此匹配的第一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二导套和第二支架具有彼此匹配的第二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横截面形状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具有安装侧面、与所述安装侧面平行的第一侧面以及垂直于所述安装侧面的两个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设置有连接面以形成梯形的第一横截面形状和第二横截面形状。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的连接面和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面设置在不同侧。优选地,所述安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布置焊道的翻边。所述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与上述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导套和支架的局部纵剖示意图,其中显示了导套开始插入支架;图2为图1中的导套插入至第一接合件与压型部接合的位置的视图;图3为图1中的导套与支架插装完成的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导套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导套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支架
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动导套组件在翻边处的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自由导套组件在翻边处的截面图;图9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动导套组件在第一接合件处的截面图;图10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动导套组件在第二接合件处的截面图;图11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动导套组件通过翻边焊接的截面图;图12为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总成安装到靠背骨架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导套,10a-第一导套,10b-第二导套,11-第一接合件,12-第二接合件,13-卡扣,14a-第一盖帽,14b-第二盖帽,15a-第一导套主体,15b-第二导套主体,16-嵌件,17-弹簧,18-卡槽,20-支架,20a-第一支架,20b-第二支架,21-主体部,22-压型部,23-安装侧面,24-第一侧面,25-第二侧面,26-连接面,27-翻边,S-焊接部;30-靠背骨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
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其中,所述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包括彼此插装连接的导套10和支架20,所述支架20包括主体部21和压型部22,所述压型部22的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主体部21的内表面向内凹进,所述导套10设置有仅与所述压型部22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一接合件11以及在所述第一接合件11与所述压型部22的内表面接合的同时或之后才与所述主体部21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件12。在组装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时,将导套10插入支架20来完成装配。装配开始时,第一接合件11插入支架20后先与主体部21保持间隙,这个过程中安装操作力很小即可使导套10继续插入支架20,直到第一接合件11与压型部22接合才需要按压插入,直至装配完成时第一接合件11与压型部22接合,第二接合件12与主体部21接合。因此,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能够方便、省力地实施插装,降低了安装阻力和劳动强度。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部件的相对位置和结构。例如,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支架20的长度方向,所述压型部22可以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1的下方,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主体部21的中部。另外所述第一接合件11可以沿所述导套10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合件12的下方,以便具有较长的安装操作力很小的过程,从而能够在及时发现错装的情况下便于将导套10从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包括彼此插装连接的导套(10)和支架(20),所述支架(20)包括主体部(21)和压型部(22),所述压型部(22)的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主体部(21)的内表面向内凹进,所述导套(10)设置有仅与所述压型部(22)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一接合件(11)以及在所述第一接合件(11)与所述压型部(22)的内表面接合的同时或之后才与所述主体部(21)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件(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包括彼此插装连接的导套(10)和支架(20),所述支架(20)包括主体部(21)和压型部(22),所述压型部(22)的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主体部(21)的内表面向内凹进,所述导套(10)设置有仅与所述压型部(22)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一接合件(11)以及在所述第一接合件(11)与所述压型部(22)的内表面接合的同时或之后才与所述主体部(21)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架(20)的长度方向,所述压型部(22)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1)的下方,所述第一接合件(11)沿所述导套(10)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合件(12)的下方,所述导套(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卡接在所述支架(20)的底部的卡扣(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件(11)为多个并沿所述导套(10)的外周间隔设置,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接合件(12)为多个并沿所述导套(10)的外周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件(11)和第二接合件(12)均为条形凸筋,所述条形凸筋的长度为9-11mm。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10)包括盖帽和导套主体,所述第一接合件(11)和第二接合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斌张玉岳江龙吴钦张敏朱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