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翻转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967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6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收纳于箱体的液力变矩器的取出作业及翻转作业的作业性的箱体翻转夹具。箱体翻转夹具(10)将在变速机构侧的凸台部(5)朝向与箱体底面(2)相对的箱体开口部(4)的状态下收纳有液力变矩器T/C的箱体(1),从箱体开口部(4)朝向上方的状态向箱体开口部(4)朝向下方的状态翻转,其构成为具备:与箱体开口部(4)嵌合的外框部(20)、设置于外框部(20)并通过与凸台部(5)嵌合来支承液力变矩器(T/C)的支承部(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保持收纳液力变矩器状态的箱体翻转时使用的箱体翻转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有测量设置于液力变矩器的驱动源侧安装面的调整块的位置的调整块的位置测量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4722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此,调整块的位置测量通常在液力变矩器交付时进行,但液力变矩器在收纳于箱体的状态下被交付。另一方面,液力变矩器一般是在设置有调整块的驱动源侧安装面朝向箱体底面,变速机构侧的凸台部朝向箱体开口部的状态下收纳于箱体。因此,为了进行调整块的位置测量,在从箱体内取出液力变矩器后,为了将驱动源侧安装面朝向上方而需要使其翻转。然而,液力变矩器是比较重的物品,并且周面弯曲,具有难以进行取出作业及翻转作业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收纳于箱体的液力变矩器的取出作业及翻转作业的作业性的箱体翻转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箱体翻转夹具将具有被从箱体底面的周缘立起的箱体侧面包围且与所述箱体底面相对的箱体开口部,在变速机构侧的凸台部朝向所述箱体开口部的状态下收纳有液力变矩器的箱体从所述箱体开口部朝向上方的状态向所述箱体开口部朝向下方的状态翻转。而且,该箱体翻转夹具具备:外框部,其与所述箱体开口部嵌合;支承
部,其设置于所述外框部,通过与所述凸台部嵌合来支承所述液力变矩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箱体翻转夹具中,通过使外框部与箱体开口部嵌合,使液力变矩器的凸台部与支承部嵌合,从而安装于箱体。而且,安装该箱体翻转夹具后,使保持收纳液力变矩器的状态的箱体翻转。即,收纳于箱体的状态的液力变矩器与箱体一起翻转。而且,之后,通过去掉箱体,液力变矩器可以从箱体取出,在翻转的状态下放置。其结果,可以不需要抬起液力变矩器并将其从箱体中取出的作业,并且可以减轻使液力变矩器翻转时的载荷负担。由此,可以提高收纳于箱体的液力变矩器的取出作业及翻转作业的作业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将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安装在箱体时的整体剖面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盖在液力变矩器的凸台部的防漏油用帽的立体图;图4A是表示未使用箱体翻转夹具的情况下的液力变矩器的取出作业的说明图;图4B是表示未使用箱体翻转夹具的情况下的液力变矩器的翻转作业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使用了第一比较例的箱体翻转夹具的液力变矩器的翻转作业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使用了第二比较例的箱体翻转夹具的液力变矩器的翻转作业的说明图;图7A是表示使用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使保持收纳液力变矩器的状态的箱体翻转时的箱体翻转作业的说明图,表示夹具装配前状态;图7B是表示使用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使保持收纳液力变矩器的状态的箱体翻转时的箱体翻转作业的说明图,表示夹具装配的状态;图7C是表示使用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使保持收纳液力变矩器的状态的箱体翻转时的箱体翻转作业的说明图,表示箱体倾斜状态;图7D是表示使用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使保持收纳液力变矩器的状态的箱体翻转时的箱体翻转作业的说明图,表示箱体翻转状态;图7E是表示使用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使保持收纳液力变矩器的状态
的箱体翻转时的箱体翻转作业的说明图,表示翻转箱体旋转状态;图7F是表示使用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使保持收纳液力变矩器的状态的箱体翻转时的箱体翻转作业的说明图,表示箱体卸下状态;图8是将实施例2的箱体翻转夹具安装到箱体时的整体剖面图。符号说明T/C 液力变矩器1 箱体2 箱体底面3 箱体侧面4 箱体开口部5 凸台部6 防漏油用帽8 驱动源侧安装面8b 调整块9 变速机构侧安装面10 箱体翻转夹具20 外框部21 旋转方向框部21a 中央部21b 第一侧面部21c 第二侧面部21d 弯折部22 支承框部23 连结框部24 把手部30 支承部31 嵌合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示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箱体翻转夹具的方式。(实施例1)首先,将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的构成分成“整体构成”、“对箱体的安装状态的构成”进行说明。[整体构成]图1表示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的外观。图2表示箱体安装状态的箱体翻转夹具。以下,基于图1及图2,说明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的整体构成。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箱体翻转夹具10具备外框部20、支承部30。上述外框部20是通过铁等板金组装的框部件,嵌合在收纳液力变矩器T/C(参照图2)的箱体1的箱体开口部4的外侧。该外框部20具有一对旋转方向框部21、21、支承框部22、多个连结框部23。上述一对旋转方向框部21、21是沿着使箱体1翻转时的旋转方向(以箭头X所示的方向,以下称为“翻转时旋转方向”)延伸的部分,且被平行地配置。该一对旋转方向框部21、21具有架设于箱体1的箱体开口部4的中央部21a、将中央部21a的一方的端部弯折延伸并沿着箱体1的箱体侧面3的第一侧面部21b、将中央部21a的另一方的端部弯折延伸并沿着箱体侧面3的第二侧面部21c。即,第一侧面部21b和第二侧面部21c之间的间隔尺寸被设定为与箱体1的翻转时旋转方向X的外形长度尺寸大体相同。而且,如图2所示,第一侧面部21b及第二侧面部21c虽然均以比箱体侧面3的高度尺寸短的方式设定,但是延伸至比收纳于箱体1的液力变矩器T/C的重心位置O更接近箱体底面2的位置。另外,第二侧面部21c的延伸长度L2以比第一侧面部21b的延伸长度L1短的方式设定。而且,中央部21a和第二侧面部21c之间的弯折部21d成为倒角的R的形状。而且,一对旋转方向框部21、21彼此的中央部21a、21a通过支承框部22连结,彼此的第一侧面部21b、21b通过一对连结框部23、23连结,彼此的第二侧面部21c、21c通过一对连结框部23、23连结。上述支承框部22由带状的平板部件构成,向与旋转方向框部21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焊接固定于中央部21a的长度方向中央位置。该支承框部22的两端部分别弯折延伸,沿着箱体1的箱体侧面3。在此,该支承框部22的两端部的弯折部分的延伸长度相比较于第一、第二侧面部21b、21c的延伸长度L1、L2非常短,在此,仅延伸至比收纳于箱体1的液力变矩器T/C的重心
位置O更接近箱体开口部4的位置。即,支承框部22的两端部的弯折部分的间隔尺寸与箱体1的翻转时旋转方向X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尺寸设定为大体相同。另外,在此,支承框部22固定于旋转方向框部21的外侧(图1中上侧),从旋转方向框部21突出。于是,为了防止使箱体翻转夹具10翻转时的外框部20的晃动,在旋转方向框部21的表面设置有支承因设有支承框部22而产生的台阶的多个支承突起部21e。上述一对连结框部23、23分别由带状的平板部件构成,向与旋转方向框部21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焊接固定于第一侧面部21b或第二侧面部21c的各自的上下位置。另外,各连结框部23固定于旋转方向框部21的内侧,在将外框部20安装于箱体1时,与箱体1相接(参照图2)。而且,在连结第一侧面部21b、21b的一对连结框部23、23分别设置有把手部24。上述把手部24俯视形成为コ字状,通过焊接固定于连结框部23。上述支承部30是具有液力变矩器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箱体翻转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体翻转夹具,将具有被从箱体底面的周缘立起的箱体侧面包围并与所述箱体底面相对的箱体开口部,且在变速机构侧的凸台部朝向所述箱体开口部的状态下收纳有液力变矩器的箱体,从所述箱体开口部朝向上方的状态向所述箱体开口部朝向下方的状态翻转,其特征在于,具备:外框部,其与所述箱体开口部嵌合;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外框部,通过与所述凸台部嵌合来支承所述液力变矩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13 JP 2015-0266261.一种箱体翻转夹具,将具有被从箱体底面的周缘立起的箱体侧面包围并与所述箱体底面相对的箱体开口部,且在变速机构侧的凸台部朝向所述箱体开口部的状态下收纳有液力变矩器的箱体,从所述箱体开口部朝向上方的状态向所述箱体开口部朝向下方的状态翻转,其特征在于,具备:外框部,其与所述箱体开口部嵌合;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外框部,通过与所述凸台部嵌合来支承所述液力变矩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翻转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具有可与盖上防漏油用帽的状态的所述凸台部嵌合的嵌合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体翻转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部具有:中央部,其架设于所述箱体开口部;第一侧面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嘉一
申请(专利权)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