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Bi2WO6分级凹槽微米球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6862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1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i2WO6分级凹槽微米球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Na2WO4•2H2O溶于去离子水中,在搅拌下加入NaF,充分搅拌后加入Bi(NO3)3·5H2O,然后于100‑180 ℃水热反应6‑24 h,再将产物离心、水洗、干燥,获得直径为1.0‑3.0 μm、具有分级凹槽微米球结构的Bi2WO6光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不需添加表面活性剂和调节pH、成本低、方法简单、条件简便易控等优点,且所得分级凹槽微米球光催化剂具有一定光催化氧化苯甲醇的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催化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Bi2WO6分级凹槽微米球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具有利用太阳光催化分解水产H2、降解有机污染物等性能,在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环境污染与日渐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传统的光催化材料禁带宽度较宽,只能吸收太阳光中占比很小(4%)的紫外光,而可见光在太阳光谱中约占43%,所以开发具有高效太阳能转换率的新型可见光催化材料意义重大。在诸多的新型光催化材料中,Bi2WO6是典型的Aurivillius型结构氧化物,且其带隙约为2.69 eV,具有较为理想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氧化还原能力,它的这些特征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截止目前,研究者在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证明Bi2WO6在环境净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形貌结构影响。对于Bi2WO6而言,其已知的所调控出的微结构主要有纳米颗粒、片状结构和微米球等。其中,分级微米球结构Bi2WO6的制备也有一些报道,但都需要依赖用PVP、聚乙烯吡咯烷酮、CTAB、硫脲等作为表面活性剂或形貌控制剂,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Bi2WO6分级凹槽微米球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10‑35 nm厚的Bi2WO6纳米片自组装而成,其直径为1.0‑3.0 μm。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Bi2WO6分级凹槽微米球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10-35 nm厚的Bi2WO6纳米片自组装而成,其直径为1.0-3.0 μm。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Bi2WO6分级凹槽微米球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Na2WO4·2H2O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2)将NaF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步骤1)所得溶液中,继续搅拌;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Bi(NO3)3·5H2O,然后搅拌0.5-1 h;4)将步骤3)所得浊液转移至反应釜中,经水热反应后,所得沉淀物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Bi2WO6分级凹槽微米球。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重杨振亚王绪绪龙金林林华香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