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9904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8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蓄水池、冷却装置、水泵运行装置和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和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冷却塔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之间设有通冷却油的夹层;所述冷却塔包括设在上部的冷却水入口和设在下部的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入口与水泵运行装置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蓄水池连通;所述冷却塔内设有筛网层,所述筛网层的水平高度低于冷却水入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筛网层的下方设有填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冷却塔的堵塞,减少损耗,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冷却效率高的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
技术介绍
化工操作中,经常会产生热量,如发酵产热、化学放热反应。水作为一种相对廉价的资源,被广泛运用在工业中作为冷却的媒介。冷却水是工艺生产试验的关键因素,也是产品质量的保障因素,在工业项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申请公布号为CN10471338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其包括塔体,在塔体内上端顶部设有出风口并吊设有风扇,在风扇下方设有喷淋装置和填料层,喷淋装置的中间设有进水管,喷淋装置的外部管道连接制冷设备,填料层下设有集水区,集水区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制冷设备的输入端,制冷设备的输出端管道连接喷淋装置,用于管道连接的管道包括管道本体,该管道还包括通风管和散热层,散热层位于管道本体外侧,管道还包括绕包层,管道本体同时多个包裹在绕包层内。该冷却塔的喷淋装置容易阻塞,其造成冷却效果下降,且该冷却塔内的管道较为复杂其维护较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冷却塔的堵塞,减少损耗,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冷却效率高的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蓄水池、冷却装置、水栗运行装置和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和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冷却塔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之间设有通冷却油的夹层;所述冷却塔包括设在上部的冷却水入口和设在下部的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入口与水栗运行装置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蓄水池连通;所述冷却塔内设有筛网层,所述筛网层的水平高度低于冷却水入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筛网层的下方设有填料层。采用上述结构,在冷却塔的夹层通有冷却油来达到冷却冷却水的目的,能减少使用喷淋等方式直接接触热交换而导致喷头等堵塞情况,增加使用寿命,减少损耗和维修的概率。在冷却塔内设有筛网层,由于筛网层上的通孔较小,其将冷却水中可能存在的细小颗粒都阻止在外,避免堵塞冷却塔;且筛网层靠近冷却塔的塔口,其更换方便。在筛网的下方设有填料层,填料层的结构及其分布能改变冷却水通过冷却塔的内腔的方式及时间,特别是规整填料能人为预设液体通路及接触方式,能克服工作腔中液体分布不均,同时其能增加冷却水通过冷却塔的时间,增加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率。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减少维护几率,同时其内管路简单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本申请的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和生产设备形成一个循环,从而节约资源和能源。作为优选,所述填料层为圆盘状,其由若干个波纹薄片组成;所述波纹薄片上的波纹与冷却塔的径向成45°,相邻两个波纹薄片反向重叠使其波纹互相垂直。采用上述结构,其空隙率高,阻力降小,表面利用率高,冷却效果好,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塔的底部为锥形。采用上述结构,冷却水能快速进入蓄水池内,且能避免冷却水由于表面张力等的影响部分累积在塔底。作为优选,所述水栗运行装置有两个,且两个水栗运行装置并联。采用上述结构,两个水栗同时运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其中一个水栗受损时不会影响生产线效率,保证工作正常开展。作为优选,所述水栗运行装置沿冷却水流动方向依次包括进口蝶阀、水栗、出口止回阀和出口蝶阀。采用上述结构,控制方便,能起到防倒流的现象,安全有效。作为优选,所述出口止回阀为微阻式止回阀。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系统阻力损失,从而降低能耗;同时起到防倒流的现象,安全有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避免冷却塔的堵塞,减少损耗,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冷却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冷却塔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注标记:1、蓄水池;2、冷却装置;3、水栗运行装置;31、进口蝶阀;32、水栗;33、出口止回阀;34、出口蝶阀;4、冷却塔;5、夹层;6、冷却油入口; 7、冷却油出口; 8、冷却水入口 ;9、冷却水出口; 10、筛网层;11、通孔;12、填料层;1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蓄水池1、冷却装置2、水栗运行装置3和冷却塔4。如图2所示,冷却塔4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设有夹层5。冷却塔4的下部设有与夹层5连通的冷却油入口 6,冷却塔4的上部设有与夹层5连通的冷却油出口 7。冷却油通过冷却油入口 6进入夹层5,当冷却油填充满夹层5后,多余的冷却油通过冷却油出口 7流出夹层5。冷却塔4的上部设有与水栗运行装置3连通的冷却水入口 8,冷却塔4的底部为锥形且其设有与蓄水池I连通的冷却水出口9。冷却塔4的底部为锥形,冷却水能快速进入蓄水池I内,且能避免冷却水由于表面张力等的影响部分累积在塔底。冷却塔4的内腔中设有筛网层10,其上有密集的细小通孔11(如图3所示)。筛网层10的水平高度低于冷却水入口 8的水平高度,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入口8进入冷却塔4的内腔后,先通过筛网层10,由于筛网层10上的通孔11较小,其将冷却水中可能存在的细小颗粒都阻止在外,避免堵塞冷却塔4。且筛网层10靠近冷却塔4的塔口,其更换方便。筛网层10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填料层12,填料层12通过固定板13固定在冷却塔4的内壁上。填料层12为圆盘状,其由若干个高度相同长短不等的波纹薄片组成;波纹薄片上的波纹与水平方向成45°,相邻两个波纹薄片反向重叠使其波纹互相垂直。水栗运行装置3有两个,且两个水栗运行装置3并联。每个水栗运行装置3沿冷却水流动方向依次包括进口蝶阀31、水栗32、出口止回阀33和出口蝶阀34。出口止回阀33为微阻式止回阀。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蓄水池(I)、冷却装置(2)、水栗运行装置(3)和冷却塔(4),所述冷却塔(4)和所述蓄水池(I)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塔(4)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之间设有通冷却油的夹层(5);所述冷却塔(4)包括设在上部的冷却水入口(8)和设在下部的冷却水出口(9),所述冷却水入口(8)与水栗运行装置(3)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9)与蓄水池(I)连通;所述冷却塔(4)内设有筛网层(10),所述筛网层(10)的水平高度低于冷却水入口(8)的水平高度;所述筛网层(10)的下方设有填料层(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填料层(12)为圆盘状,其由若干个波纹薄片组成;所述波纹薄片上的波纹与冷却塔(4)的径向成45°,相邻两个波纹薄片反向重叠使其波纹互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塔(4)的底部为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栗运行装置(3)有两个,且两个水栗运行装置(3)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蓄水池(1)、冷却装置(2)、水泵运行装置(3)和冷却塔(4),所述冷却塔(4)和所述蓄水池(1)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塔(4)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之间设有通冷却油的夹层(5);所述冷却塔(4)包括设在上部的冷却水入口(8)和设在下部的冷却水出口(9),所述冷却水入口(8)与水泵运行装置(3)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9)与蓄水池(1)连通;所述冷却塔(4)内设有筛网层(10),所述筛网层(10)的水平高度低于冷却水入口(8)的水平高度;所述筛网层(10)的下方设有填料层(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侃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贵能森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