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包括塔身,塔身的顶部出风口设有风机,塔身内设有水循环系统和填料,水循环系统位于填料的上方,填料下方的塔身上设有进风口,水循环系统上方的塔身上连通有干式换热装置,干式换热装置内安装有百叶窗和换热器,换热器位于干式换热装置内靠近塔身的一端,百叶窗位于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水循环系统上方的塔身上连通干式换热装置,干式换热装置能够向塔身内吹入干热风,干热风与塔身内的湿热风混合后,气体没有超过饱和线,从而消除了白雾的产生。并且,通过设置混合器,能够增加干热风和湿热风的混合度,进一步的防止白雾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后到另一系统放热,放出的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冷却塔是利用高温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高温湿空气,高温湿空气带走热量并排放到大气中,主要利用蒸发散热、对流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冷却塔的出风口流出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当高温度、高湿度的气体流出冷却塔后会产生白雾,白雾不仅会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损坏作用,还会阻碍周围的视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本冷却塔的出风口出不会出现白雾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包括塔身,塔身的顶部出风口设有风机,塔身内设有水循环系统和填料,水循环系统位于填料的上方,填料下方的塔身上设有进风口,水循环系统上方的塔身上连通有干式换热装置,干式换热装置内安装有百叶窗和换热器,换热器位于干式换热装置内靠近塔身的一端,百叶窗位于另一端。前述的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中,还包括混合器,混合器位于水循环系统的上方,混合器位于干式换热装置的下方。通过设置混合器,能够提高干式换热装置喷出的干热风与塔身内湿热风的混合度。前述的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中,混合器包括第一导流叶片和第二导流叶片,第一导流叶片和第二导流叶片的横截面均成V字形,第一导流叶片呈对称式布置,第二导流叶片竖直设置,第二导流叶片位于干式换热装置的出气口处。此种设置方式能够提高高温干燥气体和高温潮湿气体的混合效率,加快其混合速度。前述的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中,第一导流叶片呈八字形对称式布置,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一导流叶片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120度,且小于或者等于150度。前述的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中,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一导流叶片之间的夹角等145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水循环系统上方的塔身上连通干式换热装置,干式换热装置能够向塔身内吹入干热风,干热风与塔身内的湿热风混合后,气体没有超过饱和线,从而消除了白雾的产生。并且,通过设置混合器,能够增加干热风和湿热风的混合度,进一步的防止白雾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混合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干式换热装置,2-百叶窗,3-换热器,4-水循环系统,5-进风口,6-混合器,7-顶部出风口,8-风机,9-塔身,10-填料,11-第一导流叶片,12-第二导流叶片。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包括塔身9,塔身9的顶部出风口7设有风机8,塔身9内设有水循环系统4和填料10,水循环系统4位于填料10的上方,填料10下方的塔身9上设有进风口5,水循环系统4上方的塔身9上连通有干式换热装置1,干式换热装置1内安装有百叶窗2和换热器3,换热器3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内靠近塔身9的一端,百叶窗2位于另一端。还包括混合器6,混合器6位于水循环系统4的上方,混合器6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的下方。混合器6包括第一导流叶片11和第二导流叶片12,第一导流叶片11和第二导流叶片12的横截面均成V字形,第一导流叶片11呈对称式布置,第二导流叶片12竖直设置,第二导流叶片12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的出气口处。第一导流叶片11呈八字形对称式布置,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一导流叶片11之间的夹角等于120度。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包括塔身9,塔身9的顶部出风口7设有风机8,塔身9内设有水循环系统4和填料10,水循环系统4位于填料10的上方,填料10下方的塔身9上设有进风口5,水循环系统4上方的塔身9上连通有干式换热装置1,干式换热装置1内安装有百叶窗2和换热器3,换热器3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内靠近塔身9的一端,百叶窗2位于另一端。还包括混合器6,混合器6位于水循环系统4的上方,混合器6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的下方。混合器6包括第一导流叶片11和第二导流叶片12,第一导流叶片11和第二导流叶片12的横截面均成V字形,第一导流叶片11呈对称式布置,第二导流叶片12竖直设置,第二导流叶片12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的出气口处。第一导流叶片11呈八字形对称式布置,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一导流叶片11之间的夹角等于150度。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包括塔身9,塔身9的顶部出风口7设有风机8,塔身9内设有水循环系统4和填料10,水循环系统4位于填料10的上方,填料10下方的塔身9上设有进风口5,水循环系统4上方的塔身9上连通有干式换热装置1,干式换热装置1内安装有百叶窗2和换热器3,换热器3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内靠近塔身9的一端,百叶窗2位于另一端。还包括混合器6,混合器6位于水循环系统4的上方,混合器6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的下方。混合器6包括第一导流叶片11和第二导流叶片12,第一导流叶片11和第二导流叶片12的横截面均成V字形,第一导流叶片11呈对称式布置,第二导流叶片12竖直设置,第二导流叶片12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的出气口处。第一导流叶片11呈八字形对称式布置,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一导流叶片11之间的夹角等于14度。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常规的冷却塔的出风口处气体湿度较高,达到饱和线,当潮湿的气体流出冷却塔后由于外部温度较低,高温潮湿的空气湿度高于饱和线,水蒸气凝结形成白雾。而本冷却塔通过设置干式换热装置1,将高温度、高湿度的气体和高温低湿度的气体混合,降低气体的湿度,高温的气体从出风口排出后湿度依然低于饱和线,所以气体从冷却塔流出也不会产生白雾。通过设置混合器6能够使高温度、高湿度的气体和高温度、低湿度的气体更加快速的混合,从而保证不会出现白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9),塔身(9)的顶部出风口(7)设有风机(8),塔身(9)内设有水循环系统(4)和填料(10),水循环系统(4)位于填料(10)的上方,填料(10)下方的塔身(9)上设有进风口(5),水循环系统(4)上方的塔身(9)上连通有干式换热装置(1),干式换热装置(1)内安装有百叶窗(2)和换热器(3),换热器(3)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内靠近塔身(9)的一端,百叶窗(2)位于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9),塔身(9)
的顶部出风口(7)设有风机(8),塔身(9)内设有水循环系统(4)和填料(10),水循环
系统(4)位于填料(10)的上方,填料(10)下方的塔身(9)上设有进风口(5),水循环
系统(4)上方的塔身(9)上连通有干式换热装置(1),干式换热装置(1)内安装有百叶窗
(2)和换热器(3),换热器(3)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内靠近塔身(9)的一端,百叶窗
(2)位于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雾功能的环保型机力通风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混合器(6),混合器(6)位于水循环系统(4)的上方,混合器(6)位于干式换热装置(1)
的下方。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锴,刘学,李国栋,邢苍,闫永晖,付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