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暖通
,尤其涉及一种防白烟压入通风式冷却塔。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空调和制冷设备利用冷却介质将工业中产生的废热排放到大气之中。按照冷却原理的不同,冷却塔的冷却方式一般分为空气冷却式冷却塔和蒸发式冷却塔。利用外部空气的温度降低被冷却体温度的方式为空冷式冷却方式;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冷却水和空气的直接接触,利用水的蒸发带走热量降低被冷却体的温度的方式为蒸发式冷却方式。蒸发式冷却方式的冷却塔相比其他方式的冷却方式,效果更佳且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因此这种冷却方式已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通常蒸发式冷却塔一般分为两种:一个是空气垂直向上流动而冷却水垂直向下流动的逆流式(counterflowtype)冷却塔,另一个是空气水平流动而冷却水垂直向下流动的横流式(crossflowtype)冷却塔;冷却水的流动方式一般分为:冷却水和空气在开放的热交换部互相流动并且互相接触,通过水蒸发带走热量的开放式热交换方式(OpenCircuitType);另一种是冷却流体(冷却水或冷却剂)通过封闭的冷却管道的外表面上与冷却水和空气流动接触,通过表面的水蒸发或空气导热带走热量的封闭式热交换(CloseCircuitType)。近年来为了达到提高冷却塔的热交换效率,降低水的损耗,节约能耗等目的,采用开放式热交换部和封闭式热交换部相结合的混合动力式(hybridcircuittype)的冷却塔的开发和应用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白烟压入通风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外壳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为进气区、第一热交换区和第二热交换区;所述塔体外壳在所述进气区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塔体外壳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区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进气区内设有集水单元,所述第一进气口外侧设有风机单元,以将空气压入所述进气区内,所述集水单元包括集水槽、过滤装置和自动加药装置,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塔体外壳底部,以收集所述塔体外壳内部的液体,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集水槽上方,以对流入所述集水槽的液体进行过滤,所述自动加药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上方,以向所述集水槽中投放药物,消毒杀菌并防止管路腐蚀;所述第一热交换区设有向下喷洒的喷淋装置,以对由所述进气区压入的空气进行换热喷淋升温;所述喷淋装置上方为所述第一热交换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在所述排气口上方设有干式热交换器,以对由所述第一热交换区逸出的空气进行加热除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白烟压入通风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体外壳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为进气区、第一热交换区和第
二热交换区;所述塔体外壳在所述进气区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塔体
外壳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区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进气区内设有集水单
元,所述第一进气口外侧设有风机单元,以将空气压入所述进气区内,
所述集水单元包括集水槽、过滤装置和自动加药装置,所述集水槽位
于所述塔体外壳底部,以收集所述塔体外壳内部的液体,所述过滤装
置设置于所述集水槽上方,以对流入所述集水槽的液体进行过滤,所
述自动加药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上方,以向所述集水槽中投放药物,
消毒杀菌并防止管路腐蚀;所述第一热交换区设有向下喷洒的喷淋装
置,以对由所述进气区压入的空气进行换热喷淋升温;所述喷淋装置
上方为所述第一热交换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在所述排气口
上方设有干式热交换器,以对由所述第一热交换区逸出的空气进行加
热除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白烟压入通风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区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区的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外空气进气单
元连通,所述外空气进气单元包括外空气进气管道、设置于所述进气
区内的空气导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内的所述排气口与所述
干式热交换器之间的外气导向器、设置于所述外空气进气管道内的进
气控制器,所述进气控制器与风门执行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白烟压入通风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区还设有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位于所述喷淋装置
下方,所述干式热交换器的高温冷却水出口安装有高温冷却水出口集
管,所述高温冷却水出口集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所述
连接管向上弯折,且弯折达到的高度大于所述干式热交换器的所在高
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白烟压入通风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区还设有干湿式换热管,所述干湿式换热管的冷却流
体出口与冷却流体入口分别设有冷却流体出口集管与冷却流体入口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远中,兰波,姜春波,李可可,姜宏超,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爱思迪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