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穆明明专利>正文

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01423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污水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沉淀池、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一连接回用水池,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一连接浓水反渗透装置,浓水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二连接回用水池,浓水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二连接最终浓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并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去除循环冷却排污水中污染物、提供满足工业用水标准的回用水的目的;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在全国670座大中城市中,有400座城市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110座城市严重缺水。面对如此缺水的严峻形势,我国工业用水量却浪费惊人。主要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据统计,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20~30%,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如生产1吨钢,中国耗水量是国际先进水平的1~6倍以上,生产1吨纸,中国所耗水量是国际先进水平的3倍以上。而在其他工业企业也同样存在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循环冷却水是工业用水中的用水大项,在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冶金等行业,循环冷却水的用量占企业用水总量的50~90%。由于原水中有不同程度的含盐量,循环冷却水浓缩到一定倍数必须排出一定的浓水,水资源消耗与污水排放的数量是很大的。如果对这部分浓水排放进行处理回用,不但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水资源,而且能极大的改善循环冷却排污水的整体状况。另外,目前各地区单位用水排水费用已形成迅速增加的趋势,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可实现节能降耗,降低企业的经济负担。我公司在多个工业企业的循环冷却排污水深度处理工程,将膜分离技术与污水特点相结合,研究出一种组合式处理工艺,实现回收率高、运行费用低、系统运行稳定的特点,帮助企业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并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去除循环冷却排污水中污染物、提供满足工业用水标准的回用水的目的;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污水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沉淀池、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一连接回用水池,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一连接浓水反渗透装置,浓水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二连接回用水池,浓水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二连接最终浓水池。所述沉淀池与超滤装置之间设中间水池,超滤装置与反渗透装置之间设超滤产水池,反渗透装置与浓水反渗透装置之间设浓水收集池。所述调节池内设原水提升泵连接其后的污水管道,超滤装置前的污水管道上设超滤进水泵;反渗透装置前的污水管道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一,浓水反渗透装置前的浓水管一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二,回用水池后的回用水管道上设回用水泵,最终浓水池后的浓水输送管道上设浓水输送泵。所述沉淀池内设药剂投加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超滤装置中设有外压式PVDF超滤膜,超滤膜的滤过直径为0.002~0.1μm,膜通量为40~50L/m2·h,超滤膜最高承压能力为0.3MPa。所述反渗透装置为三段式结构,反渗透装置中设抗污染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的材质为聚酰胺复合膜,流道宽度为34mil,反渗透膜的最高承压能力为4.1MPa,膜通量为20~25L/m2·h。所述浓水反渗透装置为二段式结构,浓水反渗透装置中设抗污染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的材质为聚酰胺复合膜,流道宽度为34mil,反渗透膜的最高承压能力为4.1MPa,膜通量为15~20L/m2·h。所述反渗透装置前的污水管道上、浓水反渗透装置前的浓水管一上分别设有保安过滤器,内装过滤精度为5μm的滤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并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去除循环冷却排污水中污染物、提供满足工业用水标准的回用水的目的;2)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3)循环冷却排污水经预处理后,可降低水体硬度,降低膜系统结垢风险,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超滤装置及反渗透装置均采用压力作为分离动力,设备运行稳定可靠,设备紧凑,节约占地,投资费用少,自动化程度高;5)系统各装置可根据不同水质灵活调整运行参数,出水水质优于工业回用水标准,综合回收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池2.沉淀池3.中间水池4.超滤装置5.超滤产水池6.反渗透装置7.回用水池8.浓水收集池9.浓水反渗透装置10.最终浓水池11.原水提升泵12.超滤进水泵13.反渗透给水泵一14.反渗透给水泵二15.回用水泵16.浓水输送泵17.产水管一18.浓水管一19.产水管二20.浓水管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污水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1、沉淀池2、超滤装置4和反渗透装置6,所述反渗透装置6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一17连接回用水池7,反渗透装置6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一18连接浓水反渗透装置9,浓水反渗透装置9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二19连接回用水池7,浓水反渗透装置9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二20连接最终浓水池10。所述沉淀池2与超滤装置4之间设中间水池3,超滤装置4与反渗透装置6之间设超滤产水池5,反渗透装置6与浓水反渗透装置9之间设浓水收集池8。所述调节池1内设原水提升泵11连接其后的污水管道,超滤装置4前的污水管道上设超滤进水泵12;反渗透装置6前的污水管道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一13,浓水反渗透装置9前的浓水管一18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二14,回用水池7后的回用水管道上设回用水泵15,最终浓水池10后的浓水输送管道上设浓水输送泵16。所述沉淀池2内设药剂投加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超滤装置4中设有外压式PVDF超滤膜,超滤膜的滤过直径为0.002~0.1μm,膜通量为40~50L/m2·h,超滤膜最高承压能力为0.3MPa。所述反渗透装置6为三段式结构,反渗透装置6中设抗污染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的材质为聚酰胺复合膜,流道宽度为34mil,反渗透膜的最高承压能力为4.1MPa,膜通量为20~25L/m2·h。所述浓水反渗透装置9为二段式结构,浓水反渗透装置9中设抗污染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的材质为聚酰胺复合膜,流道宽度为34mil,反渗透膜的最高承压能力为4.1MPa,膜通量为15~20L/m2·h。所述反渗透装置6前的污水管道上、浓水反渗透装置9前的浓水管一18上分别设有保安过滤器,内装过滤精度为5μm的滤芯。本技术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循环冷却排污水含盐量较高,同时含有胶体、悬浮物及病菌等有害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污水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沉淀池、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一连接回用水池,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一连接浓水反渗透装置,浓水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二连接回用水池,浓水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二连接最终浓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污水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
池、沉淀池、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一连接回
用水池,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一连接浓水反渗透装置,浓水反渗透装置的
产水排放口通过产水管二连接回用水池,浓水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排放口通过浓水管二连接
最终浓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
与超滤装置之间设中间水池,超滤装置与反渗透装置之间设超滤产水池,反渗透装置与浓
水反渗透装置之间设浓水收集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
内设原水提升泵连接其后的污水管道,超滤装置前的污水管道上设超滤进水泵;反渗透装
置前的污水管道上设反渗透给水泵一,浓水反渗透装置前的浓水管一上设反渗透给水泵
二,回用水池后的回用水管道上设回用水泵,最终浓水池后的浓水输送管道上设浓水输送
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
内设药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明明左青李彦华于金良仝延忠冯卫强苏志广
申请(专利权)人:穆明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