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管送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876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管药品送料器,其主体为一槽状体,槽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结构,槽状体一端为盲端,盲端为水平渐开式结构,渐开式结构的盲端其圆弧形底面与槽状体的圆弧形底面为同一水平底面。由于槽状体一端为渐开式结构的膨大端,因而在该膨大端内添加药品或样品时不仅不易洒落,同时膨大端还可卡在消化管的管口,从而可防止槽状体的下缘触碰到消化管管底,避免了对消化管内消解液的污染。由于槽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结构,因而可便于清晰观察到槽状体内的药品或样品是否完全进入消化管管底,从消化管管外可观察到是否有药品或样品残留在槽状体内,不仅可提高加入药品或样品的速度,同时可减少药品或样品在消化管管壁的残留,有效减小了实验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管药品送料器,其主体为一槽状体,槽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结构,槽状体一端为盲端,盲端为水平渐开式结构,渐开式结构的盲端其圆弧形底面与槽状体的圆弧形底面为同一水平底面。由于槽状体一端为渐开式结构的膨大端,因而在该膨大端内添加药品或样品时不仅不易洒落,同时膨大端还可卡在消化管的管口,从而可防止槽状体的下缘触碰到消化管管底,避免了对消化管内消解液的污染。由于槽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结构,因而可便于清晰观察到槽状体内的药品或样品是否完全进入消化管管底,从消化管管外可观察到是否有药品或样品残留在槽状体内,不仅可提高加入药品或样品的速度,同时可减少药品或样品在消化管管壁的残留,有效减小了实验误差。【专利说明】一种消化管送料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提高加样效率的消化管送料器。
技术介绍
消解作为实验室中普遍使用的处理样品手段,在进行加入药品或样品时,由于消化管管壁较长,质量轻的样品很易粘附在消化管管壁,使得药品或样品无法完全溶解,造成消解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药品或样品完全溶解的消化管药品送料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这种消化管药品送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器其主体为一槽状体,所述槽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结构,所述槽状体一端为盲端。所述盲端为渐开式结构。所述盲端为水平渐开式结构,即渐开式结构的盲端其圆弧形底面与槽状体的圆弧形底面为同一水平底面。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1、由于槽状体一端为渐开式结构的膨大端,因而在该膨大端内添加药品或样品时不仅不易洒落,同时膨大端还可卡在消化管的管口,从而可防止槽状体的下缘触碰到消化管管底,避免了对消化管内消解液的污染。2、由于槽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结构,因而可便于清晰观察到槽状体内的药品或样品是否完全进入消化管管底,从消化管管外可观察到是否有药品或样品残留在槽状体内,不仅可提高加入药品或样品的速度,同时可减少药品或样品在消化管管壁的残留,有效减小了实验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这种消化管药品送料器其主体为一槽状体I,该槽状体I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结构,所述槽状体I 一端为盲端,且该盲端为水平渐开式的结构,即渐开式结构的盲端其圆弧形底面与槽状体I的圆弧形底面为同一水平底面,渐开式结构的盲端即形成的膨大端2在添加药品或样品时不易洒落。称量好的粉末类药品或样品倒入本专利技术渐开式结构的盲端即膨大端2内后,将其伸入水平放置的消化管中,至膨大端2卡在消化管管口时,缓慢将消化管立起,立起过程中,药品或样品沿光滑的槽状体I流入消化管管底,从消化管管壁外观察药品或样品流、动情况,确认药品或样品全部流入消化管管底后即可拔出本专利技术。【主权项】1.一种消化管送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器其主体为一槽状体,所述槽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结构,所述槽状体一端为盲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管送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端为渐开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化管送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端为水平渐开式结构。【文档编号】G01N1/44GK205426632SQ201520937205【公开日】2016年8月3日【申请日】2015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人】李远根, 王龙, 李杰辉, 阎谨, 牛丽娜, 马桂芹, 李媛, 何爱民, 郝红玲, 苏国岁 【申请人】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化管送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器其主体为一槽状体,所述槽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结构,所述槽状体一端为盲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根王龙李杰辉阎谨牛丽娜马桂芹李媛何爱民郝红玲苏国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