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其气压平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93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气压平衡结构,所述气压平衡结构包括:排气帘,所述排气帘包括排气帘本体以及门体,所述排气帘本体具有通风孔,所述门体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排气帘本体上以开闭所述通风孔;和消声件,所述消声件与所述排气帘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消声件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分布的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所述第一消声部的外侧与所述排气帘本体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开,所述第一消声部和所述第二消声部中的其中一个用于吸收高频噪音,另一个用于吸收低频噪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压平衡结构不仅能够平衡车内外气压,而且能够降低行车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气压平衡结构,所述气压平衡结构包括:排气帘,所述排气帘包括排气帘本体以及门体,所述排气帘本体具有通风孔,所述门体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排气帘本体上以开闭所述通风孔;和消声件,所述消声件与所述排气帘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消声件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分布的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所述第一消声部的外侧与所述排气帘本体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开,所述第一消声部和所述第二消声部中的其中一个用于吸收高频噪音,另一个用于吸收低频噪音。本技术的气压平衡结构不仅能够平衡车内外气压,而且能够降低行车噪音。【专利说明】汽车及其气压平衡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其气压平衡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的侧围上通常设有用于平衡车辆内外压差的排气帘,乘客关门时排气帘上的通风口敞开,车门空气可经通风口流向车外,由此平衡车内外压力差、降低关门产生的噪■~>V.曰O上述结构存在如下问题: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车内外压差和行驶中车辆振动会导致排气帘周期性打开,致使排气噪音、轮胎噪音通过通风口传入车内,导致车辆高速行驶噪音大、影响整车NVH性能。此外,在车辆急加速过程中,排气管的排气量较大且排气气流速度较高,这样排气口处会产生较大的排气噪音,该排气噪音也会经通风口传入车内,影响整车NVH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不仅能够平衡车内外气压,而且能够降低行车噪音的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包括:排气帘,所述排气帘包括排气帘本体以及门体,所述排气帘本体具有通风孔,所述门体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排气帘本体上以开闭所述通风孔;和消声件,所述消声件与所述排气帘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消声件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分布的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所述第一消声部的外侧与所述排气帘本体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开,所述第一消声部和所述第二消声部中的其中一个用于吸收高频噪音,另一个用于吸收低频噪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声部用于吸收低频噪音,所述第二消声部用于吸收高频噪■~>V.曰O进一步地,所述消声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外侧与所述盒体共同限定出第一腔室,所述中隔板的内侧与所述盒体共同限定出第二腔室,所述盒体的外板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中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通孔;以及吸音填充件,所述吸音填充件填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吸音填充件共同构成所述第一消声部,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中隔板共同构成所述第二消声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总面积为S,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为V,所述中隔板的厚度为L,所述第二消声部吸收噪音的中心频率为f,所述第二消声部吸收噪音的声速为C,其*,S/VL=(23if/c)。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呈多行多列排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个数为I个且位于所述中隔板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左侧板自内至外向右倾斜,所述盒体的右侧板自内至外向左倾斜。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帘本体具有多个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内凹部,每个所述内凹部的底壁形成有所述通风孔,所述门体的上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内凹部的底壁上。进一步地,所述门体处于关闭所述通风孔的关闭位置时,所述门体自上至下向外倾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通过在排气帘本体的内侧设置消声件以在外部气体经通风孔流向排气帘内侧时对外部噪音进行消声、降噪,进一步地通过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吸收高频噪音和低频噪音,由此逐层实现了对不同频率噪音的针对性消除,消声降噪效果更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该气压平衡结构的汽车,以提高整车的NVH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汽车包括:车身侧围,所述车身侧围上具有安装孔;以及所述的气压平衡结构,所述排气帘与所述安装孔卡接且封闭所述安装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不仅能够减小关门力、降低关门噪音、更好地平衡车内外压力,而且能够消除行车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整车的NVH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线A-A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的盒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的仰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的右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气压平衡结构,10-排气帘,11-排气帘本体,111-内凹部,Ila-通风孔,12-门体,20-消声件,21-盒体,211-盒体的外板,21 Ia-第一通孔,212-盒体的内板,213-盒体的左侧板,214-盒体的右侧板,22-中隔板,221-第二通孔,23-第一腔室,24-第二腔室,30-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100包括:排气帘10和消声件20。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气帘10包括排气帘本体11以及门体12,排气帘本体11具有通风孔11a,门体12可枢转地连接在排气帘本体11上以开闭通风孔11a。消声件20与排气帘本体11固定连接,消声件20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分布的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第一消声部的外侧与排气帘本体11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开,第一消声部和所述第二消声部中的其中一个用于吸收高频噪音,另一个用于吸收低频噪音。其中,高频噪音是指频率高于200Hz的噪音,低频噪音是指频率低于200Hz的噪音。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100,通过在排气帘本体11的内侧设置消声件20以在外部气体经通风孔Ila流向排气帘10内侧时对外部噪音进行消声、降噪,进一步地通过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吸收高频噪音和低频噪音,由此逐层实现了对不同频率噪音的针对性消除,消声降噪效果更好,提高了汽车的NVH性能。可以理解,汽车行驶过程中,流经排气帘1的通风口的噪音主要包括:汽车高速行驶时车身与空气接触产生的噪音、汽车急加速时排气口的排气噪音、轮胎转动产生的噪音、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噪音。其中,汽车高速行驶时的噪音以及汽车急加速时排气口的排气噪音多为高频噪音,轮胎转动产生的噪音多为低频噪音。可选地,第一消声部用于吸收低频噪音,第二消声部用于吸收高频噪音。由此,先利用第一消声部吸收高频噪音,后利用第二消声部吸收的低频噪音,降噪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消声件20包括盒体21以及吸音填充件(图中未示出)。盒体21内设有中隔板22,中隔板22的外侧与盒体21共同限定出第一腔室23,中隔板22的内侧与盒体21共同限定出第二腔室24,盒体21的外板211上具有第一通孔21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的气压平衡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帘(10),所述排气帘(10)包括排气帘本体(11)以及门体(12),所述排气帘本体(11)具有通风孔(11a),所述门体(12)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排气帘本体(11)上以开闭所述通风孔(11a);和消声件(20),所述消声件(20)与所述排气帘本体(11)固定连接,所述消声件(20)包括自外至内依次分布的第一消声部和第二消声部,所述第一消声部的外侧与所述排气帘本体(11)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开,所述第一消声部和所述第二消声部中的其中一个用于吸收高频噪音,另一个用于吸收低频噪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硕赵云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