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玮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内燃机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4705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12:17
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车用内燃机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内燃机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内燃机冷却液温度控制是关乎性能的重要优化热管理内容,在大范围变工况、变环境因素情况下存在很大技术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散热器后设置一个三通阀,其一路出口直接流向发动机,另一路出口经过一台蓄热器再流向发动机,以上两路流向发动机的冷却液再和来自节温器的小循环冷却液汇合进入发动机;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三通阀、风扇、节温器等的控制策略;还包括冷启动时的辅助加热控制。通过优化控制气缸内壁面温度,使发动机在大范围变工况条件下,大范围满足优化热管理的要求,节油耗、减排放、防过热、降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热管理
,包括工程机械用内燃机和车用内燃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冷却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内燃机冷却液温度对内燃机的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过低的冷却液温度会导致散热损失增加,油耗升高;缸内零件表面温度过低,碳氢颗粒排放、烟度增加;零件磨损增加等危害。而过高的冷却液温度,导致零件表面温度升高,使得氮氧化物排放增加、发动机充气系数下降而导致功率下降、零件开裂失效等危害。所以冷却液温度控制,是提高发动机寿命、降低油耗、降低排放的重要热管理内容。然而发动机热管理技术存在技术难点,目前常规采用的传统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案,很难在发动机变工况、变车速、变环境温度情况下对冷却液温度进行及时有效的优化控制。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冷却液温度进行冷却,能使发动机在变工况条件下始终处于优良的工作性能状态,也是当前发动机热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技术路线主要是采用电控节温器、电控水泵、电控(或多级离合)风扇等。但是控制策略构成主要难点r>之一;并且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冷却系统的热管理技术,包括设置于冷却液散热器后的三通阀、蓄热器和接管、控制方法:在发动机散热器后,设置一个三通阀,该三通阀的一路出口直接向发动机,另一路出口接一台蓄热器,蓄热器出口冷却液流向发动机,以上两路流向发动机的冷却液和来自节温器的小循环冷却液汇合,再流入发动机,其特征还在于控制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冷却系统的热管理技术,包括设置于冷却液散热器后的三通阀、蓄热器和接
管、控制方法:在发动机散热器后,设置一个三通阀,该三通阀的一路出口直接向发动机,
另一路出口接一台蓄热器,蓄热器出口冷却液流向发动机,以上两路流向发动机的冷却液和
来自节温器的小循环冷却液汇合,再流入发动机,其特征还在于控制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冷却系统的热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器为瞬态大
功率相变蓄热器,相变温度依内燃机类型和用途不同,设计为75~100℃之间,蓄热器在过程
中迅速(100~101秒数量级)吸热与放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冷却系统的热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散热器后、蓄
热器前的三通阀,用于对散热器出口冷却液直接进入内燃机或者通过蓄热器再进入内燃机这
两个通路进行切换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冷却系统的的的热管理技术的三通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实验对发动机每个转速得到一个优化负荷,作为预先设定的阈值,当发动机由设定阈值
以下的低负荷向阈值以上的高负荷变工况时,通过三通阀的动作,短时间切入蓄热器,用于
快速对冷却液进行降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冷却系统的的热管理技术的三通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发动机由设定阈值以上的高负荷向阈值以下的低负荷变工况时,通过三通阀的动作,短时
间切入蓄热器,利用这时的冷却能力富裕对蓄热器进行降温(冷却能力再生)。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玮
申请(专利权)人:金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