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5699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6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该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管路;散热器,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发动机冷却管路的进水口相连;节流阀体,节流阀体的入水口与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出水口相连;膨胀水箱;预热管路,预热管路的进水口与节流阀体的出水口相连,预热管路的出水口与膨胀水箱的入水口相连,其中,预热管路经过至少一个待预热装置;其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气体通过膨胀水箱的入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能够减少发动机的设计成本及采购成本,节省发动机的外围空间,并且可实现发动机自动排气,提高了发动机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行业的发展,车辆发动机上配备了越来越多的设备,例如为节气门体预热的系统、为CNG(Compressed Natural Gas-engines,压缩天然气)发动机加压器预热的系统等,以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和舒适性。而在目前的发动机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节气门体预热系统、CNG发动机加压器预热系统等多种设备均设置在发动机上,需要对这些设备增加相应的预热胶管路及卡箍,同时,为了使这些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发动机冷却系统分别为其零部件提供多个预热循环管路,这样加大了发动机的布置空间,同时增加了发动机的设计成本及工艺装配成本。2.现有部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采用手动放气阀来解决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残留空气的放气问题。这样,一方面,在加注冷却液时,操作人员容易忘记将放气螺栓拧开,导致进水管内的气体没有排出。另一方面,加注冷却液时,操作人员容易在进水管内的气体尚未完全排干净就将放气螺栓拧紧,导致没有完全放气。再一方面,在整车上手工拧放气螺栓的操作空间狭小,给用户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该系统能够减少发动机的设计成本及采购成本,节省发动机的外围空间,并且可实现发动机自动排气,提高了发动机的冷却效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管路;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水栗与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的进水口相连;节流阀体,所述节流阀体的入水口与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出水口相连;膨胀水箱;预热管路,所述预热管路的进水口与所述节流阀体的出水口相连,所述预热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膨胀水箱的入水口相连,其中,所述预热管路经过至少一个待预热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气体通过所述膨胀水箱的入水口排出。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将散热器、发动机冷却管路、节流阀体、预热管路和膨胀水箱依次串联连接,从而减少了发动机的设计、采购及装配成本,节省了发动机的外围空间,另外,该系统可实现发动机自动排气,不需要再进行手工放气,从而消除因为手工放气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发动机冷却效率下降的隐患,给用户带了极大便利,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的冷却效率。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相连,以在节温器开启后,将流经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发动机冷却液传输至所述散热器。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膨胀水箱的入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相连,以在所述膨胀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将流经所述散热器的发动机冷却液注入所述膨胀水箱。本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将散热器、发动机冷却管路、节流阀体、预热管路和膨胀水箱依次串联连接,从而减少了发动机的设计、采购及装配成本,节省了发动机的外围空间,另外,该车辆可实现发动机自动排气,不需要再进行手工放气,从而消除因为手工放气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发动机冷却效率下降的隐患,给用户带了极大便利,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的冷却效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平面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具有其的车辆。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立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该系统100包括:散热器110、发动机冷却管路120、节流阀体130、预热管路140和膨胀水箱150。其中,结合图3所示,散热器110的出水口通过水栗与发动机冷却管路120的进水口相连。节流阀体130的入水口与发动机冷却管路120的出水口相连。预热管路140的进水口与节流阀体130的出水口相连,预热管路140的出水口与膨胀水箱150的入水口相连,其中,预热管路140经过至少一个待预热装置,其中,该发动机冷却系统100的气体通过膨胀水箱150的入水口排出。换言之,结合图2所示,即散热器110、发动机冷却管路120、节流阀体130、预热管路140和膨胀水箱150依次串联形成冷却循环。具体地说,结合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100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为:发动机冷却液从散热器流经水栗后到达发动机冷却管路,再从发动机冷却管路流入节流阀体以对节流阀体预热,之后从节流阀体流入预热管路,预热管路连接有至少一个待预热装置(即需要预热的设备,例如CNG发动机燃气减压阀等),以对这些待预热装置进行预热,之后发动机冷却液从预热管路流向膨胀水箱,然后再从膨胀水箱流入水栗,从而形成发动机冷却液的水路循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发动机冷却管路120的出水口例如还与散热器110相连,以在节温器开启后,将流经发动机冷却管路120的发动机冷却液直接传输至散热器1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膨胀水箱150的入水口与散热器110相连,以在膨胀水箱150内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将流经散热器110的发动机冷却液注入所述膨胀水箱150。其中,预设水位根据实际需求而设定,当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说明膨胀水箱150内的水量不足,需要加水。换言之,即当膨胀水箱150内的水量不足时,将散热器110内的水注入到膨胀水箱150中。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可实现一种发动机小循环系统,该小循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冷却管路;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水泵与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的进水口相连;节流阀体,所述节流阀体的入水口与所述发动机冷却管路的出水口相连;膨胀水箱;预热管路,所述预热管路的进水口与所述节流阀体的出水口相连,所述预热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膨胀水箱的入水口相连,其中,所述预热管路经过至少一个待预热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气体通过所述膨胀水箱的入水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鹤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