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羧酸减水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水泥掺混物。
技术介绍
聚羧酸减水剂是以羧酸类接枝聚合物为主体的外加剂,一般由含有端烯基的聚醚大单体和不饱和羧酸(盐)小单体水溶液共聚合而成,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和坍落度保持性能良好等优点,且可有效提高混凝土中粉煤灰、矿粉等混合物的用量,有利于大幅度节约水泥,还可配置高强、超高强混凝土。因此,聚羧酸减水剂被广泛用于高速铁路、桥梁、水利等要求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水泥适应性混凝土的工程中。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混凝土硬化后表观状态及强度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产业的对天然优质地材的消耗巨大,提高混凝土性能对混凝土减水剂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混凝土和易性问题而提供一种减水率高、对地材适应广,性能稳定的新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应用了该新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水泥掺混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A和B两种单体聚合形成的共聚物,所述单体A和单体B按重量百分比计分别为75%‑90%和10%‑25%,其中,所述单体A的结构式为:式中,R1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R2表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R3表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羰基;X’、Y’、Z’表示或H,且X’、Y’、Z’不同时为H;R4O表示具有2~18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p表示氧化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300之间的整数或分数;R5为烷基、烯基、苯基、取代苯基、α‑取代苄基;所述单体B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柠康酸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A和B两种单体聚合形
成的共聚物,所述单体A和单体B按重量百分比计分别为75%-90%和
10%-25%,其中,所述单体A的结构式为:式中,R1相同或
不同,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R2表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
烃基;R3表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羰基;X’、Y’、Z’表示
或H,且X’、Y’、Z’不同时为H;R4O
表示具有2~18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p表示氧化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
1~300之间的整数或分数;R5为烷基、烯基、苯基、取代苯基、α-取代苄基;
所述单体B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柠康酸
和/或其盐、和/或其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
还包括单体C聚合形成,所述单体A、单体B和单体C按重量百分比计
分别为5%-55%、10%-35%和35%-75%,所述单体C的结构式为
其中R6为-H或-CH3,R7为-H或-CH3,R8为-H或-CH3,
\t并R6、R7和R8不能同时为-CH3,R9为-CH2-、-(CH2)2-、-C(CH3)2-、-(CH2)4-、
-O-(CH2)4-或-CO-,R10O可以相同或不同,R10O为含2-18个碳原子的氧亚烷基,
R11为-H或含1-30个碳原子的烃基,q为1-300的整数或分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还
包括单体D聚合形成,所述单体A、单体B、单体C和单体D按重量百分比计
分别为5%-90%、4%-25%、1%-90%和1-10%,所述单体D为乙烯基磺酸钠、烯
丙基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和对苯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还包括
单体D聚合形成,所述单体A、单体B和单体D按重量百分比计分别为70%-95%、
4%-25%和1%-10%,所述单体D为乙烯基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甲基丙烯磺
酸钠和对苯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单体A、单体B和引发剂为原料在水溶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后用碱性物质中和调
节pH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单体C,
所述单体A、单体B和单体C按重量百分比计分别为5%-55%、10%-35%和
35%-75%,所述单体C的结构式为:其中,R6为-H或-CH3,
R7为-H或-CH3,R8为-H或-CH3,并R6、R7和R8不能同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峰,朱军成,李方,
申请(专利权)人:联泓江苏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