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军吉专利>正文

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719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替代医疗上多种导管,其设有可引流,注药或注营养物的二管腔及注气腔,气囊,单向阀,测压袋,刻度尺,金属定位线,腔塞,及导丝主要结构。将该导管放入十二指腔及胃内,根据治疗需要,除具有不同部位同时引流、减压及取材检验外,还可分别或同时向胃肠内注入不同药物及食物,具有治疗肿瘤,炎症,止血及供给能量,促进组织愈合功能。该导管安放准确、易观察,安放后不易滑动,可在x线透视下准确调整位置,不影响病人活动,并可防止胃肠液外溢丢失或污染。它制造简单,材料来源充足,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适合医疗卫生需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疗常用器械,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的胃肠管(如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等),仅起一种引流或供营养作用,治疗单一、效果不甚理想。放置导管的深度及放置后是否滑脱不易确定,放置后不易固定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医用胃肠管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同时用于多部位引流、减压、取材检验、药物治疗、提供能量食物、促进组织愈合功能,易准确安放、固定可靠、易观察的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有三个管构成的三个互不相通的管腔,第一管腔、第二管腔前部有侧孔,第一管腔长于第二管腔及第三管腔,第二管腔内径大,第三管腔位于第一管腔内,内径细,前端穿出管壁与胃肠导管上的气囊相通,后端穿出管壁联通于测压袋及单向阀,胃肠导管上有刻度尺、最前端及气囊后有金属定位线,第一管腔、第二管腔后端有腔塞,胃肠导管附带导丝。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可同时放在胃及十二指肠内,可在x线透视下或胃镜下将导丝前端置入十二指肠内,将人体外的导丝后端置入胃肠导管第一管腔内,胃肠导管沿导丝置入,其前端及气囊进入十二指肠内,将导丝从第一管腔内拔出体外,向单向阀内注入气体,气体经第三管腔进入气囊,根据测压阀张力或注入气体量,得知气囊充盈程度。向外轻拉胃肠导管,使充盈的气囊被拉至幽门括约肌下十二肠内,由于幽门括约肌的机械阻挡,使胃肠导管不能向外滑脱,而起固定作用,恰使第一管腔位于十二指肠内,第二管腔位于胃内。可根据导管上刻度尺的变化,得知胃肠导管是否向外或向内移动。也可在x线透视下,观察胃肠导管前端和气囊后金属定位线位置,确定胃肠导管的位置。如果放置不满意,或放置后导管滑脱,可在x线透视下根据金属定位线指示,将胃肠导管调整到恰当位置。根据治疗需要,分别抽取第一管腔或第二管腔,可分别得到十二肠液或胃液,取材检验或减低胃肠腔内压力;向第一管腔、第二管腔内注入止血剂、抗菌素等药物,药物分别达十二指肠和胃内,起到治疗作用。也可向第一管腔内注入营养食物,同时抽吸第二管腔行胃减压。在非治疗时,可将腔塞堵塞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末端,防止胃肠液外溢丢失和污染。充盈气囊在幽门下,可阻挡十二指肠液向胃内返流,减少返流性胃炎的发生。刻度尺不凸出管壁,使胃肠导管光滑,避免了放入或取出时对人体组织擦伤。刻度尺清晰而长久不变,使胃肠导管能长期使用和安放准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同时用于多部位、具有多功能、易准确安放。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是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实施的纵剖面结构图。附图中1.第一管腔,2.第二管腔,3.第三管腔(注气管腔),4.气囊,5.单向阀,6.测压袋,7.刻度尺,8.金属定位线,9.腔塞,10.导丝。具体实施方式在附附图说明图1中,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有三个管构成的三个管腔,第一管腔(1)、第二管腔(2)、第三管腔(3)互不相通。第一管腔(1)、第二管腔(2)前部有侧孔;第一管腔(1)长于第二管腔(2)及第三管腔(3);第二管腔(2)内径大;第三管腔(3)位于第一管腔(1)内、内径细,前端穿出第一管腔(1)管壁、与胃肠导管上的气囊(4)相通,后端从第一管腔(1)后端管壁穿出、联通于测压袋(6)及单向阀(5)。气囊(4)为乳胶制成的球囊,固定套于第二管腔(2)前端、第一管腔(1)上,气囊(4)壁厚、质韧而光滑、不易破裂,对人体无刺激作用,气囊(4)充气后呈球形,经测压袋(6)张力可知气囊(4)是否充盈及充盈程度。多功能胃肠导管壁上有刻度尺(7),不凸出管壁,刻度尺(7)清晰而长久不变。金属定位线(8)在胃肠导管最前端及气囊(4)后、第二管腔(2)前端,在x线透视下可显影定位。腔塞(9)为圆柱状的实性塞,其直径分别与第一管腔(1)、第二管腔(2)内径相匹配,腔塞(9)可分别堵在第一管腔(1)、第二管腔(2)后端,使第一管腔(1)、第二管腔(2)关闭。在附图2中,导丝(10)为金属材料制成、韧而有弹性,其前端为弹簧样、可曲度大,尖端圆韧而光滑,导丝(10)长于胃肠导管,直径小于第一管腔(1)。权利要求1 一种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为带有管腔的导管,其特征是具有三个管腔,胃肠导管上有刻度尺,前端有气囊及金属定位线,后端联有测压袋、单向阀、腔塞,胃肠导管附带导丝。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其特征是三个管构成的三个腔互不相通,第一管腔、第二管腔前部有侧孔,后端联有腔塞,第一管腔长于第二管腔及第三管腔,第二管腔内径大,第三管腔位于第一管腔内、内径细,前端穿出第一管腔管壁与胃肠导管上的气囊相通,后端从第一管腔后端管壁穿出、联通于测压袋及单向阀。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其特征是气囊为乳胶制成的球状囊,固定套于第二管腔前端、第一管腔上,气囊充气后呈球形,经测压袋张力可知气囊是否充盈及充盈程度。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其特征是金属定位线在胃肠导管最前端及气囊后、第二管腔前端,在x线透视下可显影定位,腔塞为圆柱状的实性塞,其直径分别与第一管腔、第二管腔内径相匹配,可严密封闭管腔,多功能胃肠导管附带的导丝为金属材料制成、韧而有弹性,其前端为弹簧样、可曲度大,尖端圆韧而光滑,导丝长于胃肠导管,直径小于第一管腔,导丝置于第一管腔内,使胃肠导管沿导丝置入体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可替代医疗上多种导管,其设有可引流,注药或注营养物的二管腔及注气腔,气囊,单向阀,测压袋,刻度尺,金属定位线,腔塞,及导丝主要结构。将该导管放入十二指腔及胃内,根据治疗需要,除具有不同部位同时引流、减压及取材检验外,还可分别或同时向胃肠内注入不同药物及食物,具有治疗肿瘤,炎症,止血及供给能量,促进组织愈合功能。该导管安放准确、易观察,安放后不易滑动,可在x线透视下准确调整位置,不影响病人活动,并可防止胃肠液外溢丢失或污染。它制造简单,材料来源充足,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适合医疗卫生需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文档编号A61M25/00GK2695017SQ20042000504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吕军吉, 王丽冰 申请人:吕军吉, 王丽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多功能胃肠导管,为带有管腔的导管,其特征是:具有三个管腔,胃肠导管上有刻度尺,前端有气囊及金属定位线,后端联有测压袋、单向阀、腔塞,胃肠导管附带导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军吉王丽冰
申请(专利权)人:吕军吉王丽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