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胃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6066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胃肠管,包括营养管和减压管,所述减压管的下段粘附在营养管的中段形成一管两腔结构,所述营养管的下段呈螺旋形。使用时,可以通过导丝引入,也可以在胃镜下置入,将减压管的下端减压孔置于胃内,将营养管的下端部置于十二指肠壶腹部以下,外部固定;以营养管出幽门口进入十二指肠球部处开始,营养管下段成螺旋形结构,能够更好的固定营养管,避免胃肠蠕动影响营养管的位置,确保营养孔始终处于壶腹部以下,以防脱出,可以经营养管注入营养液或药物,减压管可连接胃肠减压器,发挥减压作用;该减压管能够轻松实现胃肠管的准确定位和固定,充分发挥胃肠减压和肠道营养供给的双重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胃肠管
技术介绍
目前,消化科如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常规将胃管置入胃内进行胃肠减压,同时禁食,以消除消化道积液积气引起的胃肠胀气,减小对胰腺的刺激,让胰腺充分得到休息以利于治愈。而禁食期间的营养供给只能采用肠外营养,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这样既增加病人的 痛苦,又增加经济负担,静脉输液时间长了,甚至有可能导致病人生理功能紊乱。因此临床上仅仅进行胃肠减压是不够的,专家们提倡尽早进行肠内营养,而且要求是空肠营养,也就是说营养液应在十二指肠壶腹部以下供给,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胰液的分泌,让胰腺充分得到休息以利于治愈,但现有的胃管或肠管大多都只是单管,仅具有胃肠减压,或单纯的空肠营养,此外也有多功能胃肠管,具有胃肠减压和肠道营养双重功能。但目前空肠营养时空肠管的位置或固定始终是一个难点。因为要保证空肠管在十二指肠壶腹部以下,除了置入时的深度要达到外,更重要的是怎样避免胃肠蠕动对使用中的营养管位置的影响,国内的空肠营养管当胃肠蠕动时肠管很容易移位到壶腹部以上,这样不仅使胃肠减压,肠内营养失去意义,而且会刺激胰腺的分泌,以至加重病情。针对上述不足,急需提供一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胃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管(1)和减压管(2),所述减压管的下段粘附在营养管的中段形成一管两腔结构,所述营养管的下段呈螺旋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勇陈凯陈静冯敏甘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自流井区中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