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7159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胃管,包括管体,管体具有开口的尾部管口、管腔、管壁和封闭的首部管端,所述管壁上开有抽吸孔,所述管体的管腔内自尾部管口向首部管端设有与管壁相连的隔膜,隔膜与管体的首部管端之间留有间隙,隔膜将管腔分隔成大小不等的两个腔,其中较大的一个腔为抽吸腔,较小的一个腔为灌洗腔,抽吸腔和灌洗腔在管体的首部管端处连通,所述抽吸孔位于抽吸腔的管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腔胃管可以实现连续的负压吸引,并且可以获得更大的抽吸管内径,使抽吸更易于进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双腔胃管
技术介绍
胃管是常用的医疗器械,现有的胃管大都采用单腔胃管,在做胃肠减压时,把胃管插入病人胃部,把负压系统连接到胃管的喇叭开口处,负压系统启动,胃肠内受到持续负压的吸引,胃内为负压,容易把胃粘膜吸附到胃管吸引圆孔上,造成病人的胃粘膜损伤,堵塞胃管。而一般胃管解决堵塞问题的方法是,把负压系统拆掉,往胃管内注入纯净水。堵塞解决后,再连上负压系统继续抽吸。一般的单腔胃管在抽吸结束后,撤掉负压系统时,胃管 内容物会回流至胃部,抽吸不彻底。在胸腹腔手术前,病人需做胃肠减压,一般通过病人自主禁食实现,但在需紧急手术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插入胃管施行强制胃肠减压。而市场上常于胃肠减压的胃管为单腔胃管,而单腔胃管用于胃肠减压时,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单腔胃管用于连续抽吸时,常会因胃内持续负压,把胃黏膜吸附到胃管抽吸孔上,而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病人身体负担;2、单腔胃管吸引时,常使用吸引球吸引,这种吸引方法可防止对病人造成伤害,但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胃管,可以实现连续的负压吸引,并且可以在同样管径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抽吸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腔胃管,包括管体,管体具有开口的尾部管口、管腔、管壁和封闭的首部管端,所述管壁上开有抽吸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腔内自尾部管口向首部管端设有与管壁相连的隔膜,隔膜与管体的首部管端之间留有间隙,隔膜将管腔分隔成大小不等的两个腔,其中较大的一个腔为抽吸腔,较小的一个腔为灌洗腔,抽吸腔和灌洗腔在管体的首部管端处连通,所述抽吸孔位于抽吸腔的管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昂李妙曾毅
申请(专利权)人:普霖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