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介入导管表面的亲水改性涂料,属于医用介入导管领域。技术背景介入导管是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医疗器械和耗材之一,其常用的基材为聚氨酯、聚氯乙烯、聚酯等,这些材料均为疏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与组织间发生粘结而造成病患的疼痛,且容易引起感染。对介入导管进行亲水化改性,可提高其润滑性,降低介入导管在使用时病患的不适感,同时提高介入导管的使用安全性。关于介入导管亲水改性及亲水涂层的设计,国内有大量的专利报道,如专利CN102993407A公开了一种单层亲水涂料改性聚氨酯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合成一种水性聚氨酯然后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有机硅共聚制备了光固化涂料,该方法制备的亲水涂层固化后可能有NVP单体残留,且水化后摩擦系数较大;专利CN104448375A公开了一种硅氧烷偶联剂改性后将PVP涂覆到PVC导管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亲水涂层水化后摩擦系数较低但附着力较差;专利CN103933616A公开了一种将导管经过plasma处理后接枝丙烯酸,然后涂覆水性聚氨酯的底层涂料和含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的表层涂料的改性方法,该方法得到的亲水涂层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介入导管表面的亲水改性涂料,其特征在于该亲水改性涂料由过渡层涂料和润滑层涂料组成,所述过渡层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粘结树脂 5‑10份、光引发剂Ⅰ0.1‑0.2份、流平剂0.05‑0.1 份、溶剂Ⅰ85‑95份;所述润滑层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亲水性树脂5‑10份、水性交联剂1‑5份、光引发剂Ⅱ0.2‑0.5份、溶剂Ⅱ80‑95 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介入导管表面的亲水改性涂料,其特征在于该亲水改性涂料由过渡层涂料和润滑层涂料组成,所述过渡层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粘结树脂5-10份、光引发剂Ⅰ0.1-0.2份、流平剂0.05-0.1份、溶剂Ⅰ85-95份;所述润滑层涂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亲水性树脂5-10份、水性交联剂1-5份、光引发剂Ⅱ0.2-0.5份、溶剂Ⅱ80-9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改性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树脂为不饱和丙烯酸树脂、不饱和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改性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Ⅰ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物;所述光引发剂Ⅱ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改性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毕克公司生产的BKY333、道康宁公司生产的DC57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改性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Ⅰ为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溶剂Ⅱ为甲醇、乙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马正峰,蔡美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