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作用有杆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637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7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杆抽油泵,特别涉及一种多作用有杆抽油泵,其特征是:它包括上动力杆、上筒体、上动力连杆、上内筒、上中心管、上活塞、换向基座、换向齿轮、下中心管、下活塞、下动力杆、下动力连杆、下内筒、下筒体等;上动力杆向上连接抽油杆,其上部与上筒体上部固连,上动力连杆连接上筒体与上活塞,上内筒安装在上筒体内部,并与换向基座固连,换向齿轮分别与上换向从动齿轮和下换向从动齿轮进行齿轮配合,传递转速和扭矩。它相对于现有的抽油泵而言,一个工作循环可以完成多次吸排油过程,大大提高抽油效率,利用组合的方式增大产油量,降低了对抽油机冲程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杆抽油泵,特别涉及一种多作用有杆抽油泵。
技术介绍
受套管直径的制约,国内各油田使用的抽油泵,最大泵径上升到了95mm,这些大泵要实现深抽,需要购进更高强度抽油杆和大型抽油机,生产成本过高,而设计超长冲程的抽油泵要和超长冲程抽油机相配套,显然成本也降不下来。因此,无论是大泵还是长冲程泵,都必须与大型抽油机、高强度抽油杆配套才能奏效。但是,目前现场在用的大部分是中小冲程抽油机,如果强调采用大型抽油机、高强度抽油杆提液增产,势必有相当数量的抽油设备闲置不用,造成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抽油泵依靠增大冲程提高采油量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依靠组合装置提高采油量的抽油泵。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多作用有杆抽油泵,包括油管、上动力杆、上筒体、上动力连杆、进油球阀罩、上内筒、上内筒密封圈、上中心管球阀罩、上中心管、上活塞、上活塞密封圈、换向基座、上换向齿轮、上换向从动齿轮、换向齿轮、下中心管、下活塞、下活塞密封圈、下换向齿轮、下换向从动齿轮、下动力杆、下动力连杆、下中心管球阀罩、下内筒、下筒体;所述上动力杆向上连接抽油杆,其上部与上筒体上部固连,所述上动力连杆连接上筒体与上活塞,所述进油球阀罩分别安装在上筒体、上内筒、换向基座、下内筒和下筒体的进出油口处,所述上内筒安装在上筒体内部,并与换向基座固连,所述上中心管球阀罩安装在上中心管的进油口处,所述上中心管内通过上动力杆,外部与上活塞接触,并与换向基座固连,所述上活塞密封圈安装在上活塞的槽中,并与上内筒接触,所述下中心管内通过下动力杆,外部与下活塞接触,并与换向基座固连,所述下活塞密封圈安装在下活塞的槽中,并与下内筒接触,所述下动力连杆连接下活塞和下筒体,所述下中心管球阀罩安装在下中心管的进油口处,所述下内筒安装在下筒体内部,并与换向基座固连,所述球阀罩中安装有阀球;上冲程时,抽油杆带动上动力杆向上运动,上动力杆带动上筒体,并通过上动力连杆带动上活塞向上运动,与此同时,驱动下动力杆、下筒体向下运动,并通过下动力连杆带动下活塞向下运动,此时A腔、C腔、D腔和F腔容积增大,B腔和E腔的容积减小,下冲程时,抽油杆带动上动力杆向下运动,上动力杆带动上筒体,并通过上动力连杆带动上活塞向下运动,与此同时,驱动下动力杆、下筒体向上运动,并通过下动力连杆带动下活塞向上运动,此时A腔、C腔、D腔和F腔容积减小,B腔和E腔的容积增大。所述换向基座固定在油管内部,所述上换向齿轮与上动力杆底部的齿条部分配合,并同轴驱动上换向从动齿轮,所述换向齿轮分别与上换向从动齿轮和下换向从动齿轮进行齿轮配合,传递转速和扭矩,所述下换向齿轮与下换向从动齿轮同轴转动,并驱动下动力杆上部的齿条部分,所述下动力杆安装在下中心管内侧,并与下筒体固连;上冲程时,上动力杆下部的齿条部分驱动上换向齿轮旋转,进而驱动上换向从动齿轮、换向齿轮、下换向齿轮和下换向从动齿轮转动,下换向齿轮驱动下动力杆上部的齿条部分,下冲程时,上动力杆下部的齿条部分驱动上换向齿轮旋转,进而驱动上换向从动齿轮、换向齿轮、下换向齿轮和下换向从动齿轮转动,下换向齿轮驱动下动力杆上部的齿条部分。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个工作循环可以完成多次吸排油过程,大大提高抽油效率,利用组合的方式增大产油量,降低了对抽油机冲程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多作用有杆抽油泵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多作用有杆抽油泵上部结构示意图;图3:多作用有杆抽油泵中部结构示意图;图4:多作用有杆抽油泵下部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油管,2.上动力杆,3.上筒体,4.上动力连杆,5.进油球阀罩,6.上内筒,7.上内筒密封圈,8.上中心管球阀罩,9.上中心管,10.上活塞,11.上活塞密封圈,12.换向基座,13.上换向齿轮,14.上换向从动齿轮,15.换向齿轮,16.下中心管,17.下活塞,18.下活塞密封圈,19.下换向齿轮,20.下换向从动齿轮,21.下动力杆,22.下动力连杆,23.下中心管球阀罩,24.下内筒,25.下筒体,A、B、C、D、E、F分别为进油/排油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多作用有杆抽油泵,包括油管1、上动力杆2、上筒体3、上动力连杆4、进油球阀罩5、上内筒6、上内筒密封圈7、上中心管球阀罩8、上中心管9、上活塞10、上活塞密封圈11、换向基座12、上换向齿轮13、上换向从动齿轮14、换向齿轮15、下中心管16、下活塞17、下活塞密封圈18、下换向齿轮19、下换向从动齿轮20、下动力杆21、下动力连杆22、下中心管球阀罩23、下内筒24、下筒体25;所述上动力杆2向上连接抽油杆,其上部与上筒体3上部固连,所述上动力连杆4连接上筒体3与上活塞10,所述进油球阀罩5分别安装在上筒体3、上内筒6、换向基座12、下内筒24和下筒体25的进出油口处,所述上内筒6安装在上筒体3内部,并与换向基座12固连,所述上中心管球阀罩8安装在上中心管9的进油口处,所述上中心管9内通过上动力杆2,外部与上活塞10接触,并与换向基座12固连,所述上活塞密封圈11安装在上活塞10的槽中,并与上内筒6接触,所述换向基座12固定在油管1内部,所述上换向齿轮13与上动力杆2底部的齿条部分配合,并同轴驱动上换向从动齿轮14,所述换向齿轮15分别与上换向从动齿轮14和下换向从动齿轮20进行齿轮配合,传递转速和扭矩,所述下中心管16内通过下动力杆21,外部与下活塞17接触,并与换向基座12固连,所述下活塞密封圈18安装在下活塞17的槽中,并与下内筒24接触,所述下换向齿轮19与下换向从动齿轮20同轴转动,并驱动下动力杆21上部的齿条部分,所述下动力杆21安装在下中心管16内侧,并与下筒体25固连,所述下动力连杆22连接下活塞17和下筒体25,所述下中心管球阀罩23安装在下中心管16的进油口处,所述下内筒24安装在下筒体25内部,并与换向基座12固连,所述球阀罩中就安装有阀球。将抽油泵下入井中后,上冲程时,抽油杆带动上动力杆2向上运动,上动力杆2带动上筒体3,并通过上动力连杆4带动上活塞10向上运动,与此同时,上动力杆2下部的齿条部分驱动上换向齿轮13旋转,进而驱动上换向从动齿轮14、换向齿轮15、下换向齿轮19和下换向从动齿轮20转动,下换向齿轮19驱动下动力杆21上部的齿条部分,从而驱动下动力杆21、下筒体25向下运动,...

【技术保护点】
多作用有杆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1)、上动力杆(2)、上筒体(3)、上动力连杆(4)、进油球阀罩(5)、上内筒(6)、上内筒密封圈(7)、上中心管球阀罩(8)、上中心管(9)、上活塞(10)、上活塞密封圈(11)、换向基座(12)、上换向齿轮(13)、上换向从动齿轮(14)、换向齿轮(15)、下中心管(16)、下活塞(17)、下活塞密封圈(18)、下换向齿轮(19)、下换向从动齿轮(20)、下动力杆(21)、下动力连杆(22)、下中心管球阀罩(23)、下内筒(24)、下筒体(25);上动力杆(2)向上连接抽油杆,其上部与上筒体(3)上部固连,上动力连杆(4)连接上筒体(3)与上活塞(10),进油球阀罩(5)分别安装在上筒体(3)、上内筒(6)、换向基座(12)、下内筒(24)和下筒体(25)的进出油口处,上内筒(6)安装在上筒体(3)内部,并与换向基座(12)固连,上中心管球阀罩(8)安装在上中心管(9)的进油口处,上中心管(9)内通过上动力杆(2),外部与上活塞(10)接触,并与换向基座(12)固连,上活塞密封圈(11)安装在上活塞(10)的槽中,并与上内筒(6)接触,下中心管(16)内通过下动力杆(21),外部与下活塞(17)接触,并与换向基座(12)固连,下活塞密封圈(18)安装在下活塞(17)的槽中,并与下内筒(24)接触,下动力连杆(22)连接下活塞(17)和下筒体(25),下中心管球阀罩(23)安装在下中心管(16)的进油口处,下内筒(24)安装在下筒体(25)内部,并与换向基座(12)固连,球阀罩中安装有阀球。...

【技术特征摘要】
1.多作用有杆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1)、上动力杆(2)、上筒
体(3)、上动力连杆(4)、进油球阀罩(5)、上内筒(6)、上内筒密封圈(7)、
上中心管球阀罩(8)、上中心管(9)、上活塞(10)、上活塞密封圈(11)、换
向基座(12)、上换向齿轮(13)、上换向从动齿轮(14)、换向齿轮(15)、下
中心管(16)、下活塞(17)、下活塞密封圈(18)、下换向齿轮(19)、下换向
从动齿轮(20)、下动力杆(21)、下动力连杆(22)、下中心管球阀罩(23)、
下内筒(24)、下筒体(25);上动力杆(2)向上连接抽油杆,其上部与上筒体
(3)上部固连,上动力连杆(4)连接上筒体(3)与上活塞(10),进油球阀
罩(5)分别安装在上筒体(3)、上内筒(6)、换向基座(12)、下内筒(24)
和下筒体(25)的进出油口处,上内筒(6)安装在上筒体(3)内部,并与换
向基座(12)固连,上中心管球阀罩(8)安装在上中心管(9)的进油口处,
上中心管(9)内通过上动力杆(2),外部与上活塞(10)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竞杰于松周李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