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368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床能量回收装置。其中:底座的一侧从左往右依次与第一圆筒的一端、工作台的一侧、第二圆筒的一端、支架的一端相连;支架剩下的一端与液压缸的一侧相连;第一圆筒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的一侧与第二弹簧的一端相连,第二弹簧剩下的一端与第一圆筒的底部相连,第二活塞剩下的一侧与第二压杆的一端相连,第二压杆剩下的一端穿过第一圆筒与第二顶板相连。在冲床的生产加工中,冲床的每次下压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能量,除了加工工件所必需的能量之外,其余的都耗费在热能与工作台的碰撞中,造成了一定的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提高了安全系数,节省了工作时间与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床节能装置,尤其是一种冲床能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冲床的生产加工中,冲床的每次下压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能量,除了加工工件所必需的能量之外,其余的都耗费在热能与工作台的碰撞中,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冲床能量回收装置,使得达到冲床能量能够回收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冲床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电磁吸盘、模具架、模具、第一顶板、连杆、柱塞、液压缸、电磁阀、支架、第一压杆、第一活塞、第一弹簧、底座、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第二圆筒、蓄能器、油槽、第四油管、第三单向阀、第五油管、第四单向阀、第一圆筒、第二弹簧、第二活塞、第二压杆、第二顶板;其中:底座的一侧从左往右依次与第一圆筒的一端、工作台的一侧、第二圆筒的一端、支架的一端相连;支架剩下的一端与液压缸的一侧相连;第一圆筒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的一侧与第二弹簧的一端相连,第二弹簧剩下的一端与第一圆筒的底部相连,第二活塞剩下的一侧与第二压杆的一端相连,第二压杆剩下的一端穿过第一圆筒与第二顶板相连;第二圆筒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一侧与第一弹簧的一端相连,第一弹簧剩下的一端与第二圆筒的底部相连,第一活塞剩下的一侧与第一顶板通过第一压杆相连;第一圆筒的底部与蓄能器通过第五油管相连,第一圆筒的底部与油槽通过第四油管相连;第五油管上设有第三单向阀;第四油管上设有第四单向阀;第二圆筒的底部与油槽通过第二油管相连,第二油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圆筒的底部与蓄能器通过第三油管相连;第三油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液压缸的一端通过第一油管与蓄能器相连;第一油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液压缸剩下的一端通过柱塞与连杆的一端相连;连杆的一侧设置有电磁吸盘;连杆的上部设有模具架,模具架的一侧设置有模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加装蓄能器,使得冲床下压的一部分能量能够通过蓄能器收集起来,收集起来的能量可以再次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附图标记:工作台1、电磁吸盘2、模具架3、模具4、第一顶板5、连杆6、柱塞7、液压缸8、电磁阀9、支架10、第一压杆11、第一活塞12、第一弹簧13、底座14、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第一油管17、第二油管18、第三油管19、第二圆筒20、蓄能器21、油槽22、第四油管23、第三单向阀24、第五油管25、第四单向阀26、第一圆筒27、第二弹簧28、第二活塞29、第二压杆30、第二顶板3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冲床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1、电磁吸盘2、模具架3、模具4、第一顶板5、连杆6、柱塞7、液压缸8、电磁阀9、支架10、第一压杆11、第一活塞12、第一弹簧13、底座14、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第一油管17、第二油管18、第三油管19、第二圆筒20、蓄能器21、油槽22、第四油管23、第三单向阀24、第五油管25、第四单向阀26、第一圆筒27、第二弹簧28、第二活塞29、第二压杆30、第二顶板31;其中:底座14的一侧从左往右依次与第一圆筒27的一端、工作台I的一侧、第二圆筒20的一端、支架1的一端相连;支架1剩下的一端与液压缸8的一侧相连;第一圆筒27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29,第二活塞29的一侧与第二弹簧28的一端相连,第二弹簧28剩下的一端与第一圆筒27的底部相连,第二活塞29剩下的一侧与第二压杆30的一端相连,第二压杆30剩下的一端穿过第一圆筒27与第二顶板31相连;第二圆筒20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12,第一活塞12的一侧与第一弹簧13的一端相连,第一弹簧13剩下的一端与第二圆筒20的底部相连,第一活塞12剩下的一侧与第一顶板5通过第一压杆11相连;第一圆筒27的底部与蓄能器21通过第五油管25相连,第一圆筒27的底部与油槽22通过第四油管23相连;第五油管25上设有第三单向阀24;第四油管23上设有第四单向阀26;第二圆筒20的底部与油槽22通过第二油管18相连,第二油管18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6;第二圆筒20的底部与蓄能器21通过第三油管19相连;第三油管19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5;液压缸8的一端通过第一油管17与蓄能器21相连;第一油管17上设置有电磁阀9;液压缸8剩下的一端通过柱塞7与连杆6的一端相连;连杆6的一侧设置有电磁吸盘2;连杆6的上部设有模具架3,模具架3的一侧设置有模具4。工作原理:模具架3带着模具4下压放在工作台I上的工件,模具架3的两侧同时下压第一顶板5与第二顶板31,并推动第二活塞29与第一活塞12开始挤压第一圆筒27与第二圆筒20内的油液,高压油液经过第五油管25、第三油管19流入蓄能器21内;模具架3带着模具4上移,此时电磁阀9开启,电磁吸盘2通电,蓄能器21内的高压油液开始进入液压缸8内并推动连杆6与电磁吸盘2向工作台I的方向移动,当电磁吸盘2到达工作台I的上方时由于电磁吸引力的作用已经加工完的工件被吸住附在电磁吸盘2的表面;此时切换油路,柱塞7回程,电磁吸盘2断电,工件掉落。【主权项】1.冲床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I)、电磁吸盘(2)、模具架(3)、模具(4)、第一顶板(5)、连杆(6)、柱塞(7)、液压缸(8)、电磁阀(9)、支架(10)、第一压杆(11)、第一活塞(12)、第一弹簧(13)、底座(14)、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第一油管(17)、第二油管(18)、第三油管(19)、第二圆筒(20)、蓄能器(21)、油槽(22)、第四油管(23)、第三单向阀(24)、第五油管(25)、第四单向阀(26)、第一圆筒(27)、第二弹簧(28)、第二活塞(29)、第二压杆(30)、第二顶板(31);其特征在于:底座(14)的一侧从左往右依次与第一圆筒(27)的一端、工作台(I)的一侧、第二圆筒(20)的一端、支架(10)的一端相连;支架(10)剩下的一端与液压缸(8)的一侧相连;第一圆筒(27)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29),第二活塞(29)的一侧与第二弹簧(28)的一端相连,第二弹簧(28)剩下的一端与第一圆筒(27)的底部相连,第二活塞(29)剩下的一侧与第二压杆(30)的一端相连,第二压杆(30)剩下的一端穿过第一圆筒(27)与第二顶板(31)相连;第二圆筒(20)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12),第一活塞(12)的一侧与第一弹簧(13)的一端相连,第一弹簧(I 3)剩下的一端与第二圆筒(20)的底部相连,第一活塞(12)剩下的一侧与第一顶板(5)通过第一压杆(11)相连;第一圆筒(27)的底部与蓄能器(21)通过第五油管(25)相连,第一圆筒(27)的底部与油槽(22)通过第四油管(23)相连;第五油管(25)上设有第三单向阀(24);第四油管(23)上设有第四单向阀(26);第二圆筒(20)的底部与油槽(22)通过第二油管(18)相连,第二油管(18)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6);第二圆筒(20)的底部与蓄能器(21)通过第三油管(19)相连;第三油管(19)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5);液压缸(8)的一端通过第一油管(17)与蓄能器(21)相连;第一油管(17)上设置有电磁阀(9 );液压缸(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冲床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1)、电磁吸盘(2)、模具架(3)、模具(4)、第一顶板(5)、连杆(6)、柱塞(7)、液压缸(8)、电磁阀(9)、支架(10)、第一压杆(11)、第一活塞(12)、第一弹簧(13)、底座(14)、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第一油管(17)、第二油管(18)、第三油管(19)、第二圆筒(20)、蓄能器(21)、油槽(22)、第四油管(23)、第三单向阀(24)、第五油管(25)、第四单向阀(26)、第一圆筒(27)、第二弹簧(28)、第二活塞(29)、第二压杆(30)、第二顶板(31);其特征在于:底座(14)的一侧从左往右依次与第一圆筒(27)的一端、工作台(1)的一侧、第二圆筒(20)的一端、支架(10)的一端相连;支架(10)剩下的一端与液压缸(8)的一侧相连;第一圆筒(27)的内部设有第二活塞(29),第二活塞(29)的一侧与第二弹簧(28)的一端相连,第二弹簧(28)剩下的一端与第一圆筒(27)的底部相连,第二活塞(29)剩下的一侧与第二压杆(30)的一端相连,第二压杆(30)剩下的一端穿过第一圆筒(27)与第二顶板(31)相连;第二圆筒(20)的内部设有第一活塞(12),第一活塞(12)的一侧与第一弹簧(13)的一端相连,第一弹簧(13)剩下的一端与第二圆筒(20)的底部相连,第一活塞(12)剩下的一侧与第一顶板(5)通过第一压杆(11)相连;第一圆筒(27)的底部与蓄能器(21)通过第五油管(25)相连,第一圆筒(27)的底部与油槽(22)通过第四油管(23)相连;第五油管(25)上设有第三单向阀(24);第四油管(23)上设有第四单向阀(26);第二圆筒(20)的底部与油槽(22)通过第二油管(18)相连,第二油管(18)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6);第二圆筒(20)的底部与蓄能器(21)通过第三油管(19)相连;第三油管(19)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5);液压缸(8)的一端通过第一油管(17)与蓄能器(21)相连;第一油管(17)上设置有电磁阀(9);液压缸(8)剩下的一端通过柱塞(7)与连杆(6)的一端相连;连杆(6)的一侧设置有电磁吸盘(2);连杆(6)的上部设有模具架(3),模具架(3)的一侧设置有模具(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江铃集团联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