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着剂组合物及粘着片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即使固化催化剂的添加量为少量,或即使未添加固化催化剂时,仍可取得良好恒负载性等的粘着剂组合物及使用该粘着剂组合物而形成的粘着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粘着片由于具有通过压紧即可容易贴附于被粘物的优点,因此在诸多的领域中用作显示用标签或电子零件粘接材料等。在此,这种粘着片则除了良好的粘着力之外,还要求在对于粘接面即使经过长时间施以应力负荷的情况下,仍不会加速性地剥离或产生偏移,而具有良好恒负载性。因此,例如,为了提升抗排斥性,已提案有具有规定的恒负载性的两面粘着带(例如,专利文献1)。更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两面粘着带,其为固定夹持于粘着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框体而使用的两面粘着带,且具有频率1Hz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大值存在于-40~-22℃的温度区域,凝胶分率为15~45%。此外,已提案出使用包含规定的末端甲硅烷基(silyl)聚合物作为主剂的粘着剂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着剂组合物,其为至少包含(A)成分的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B)成分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及(C)成分的增粘树脂的粘着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成分的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为于主链中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且于主链的一部分或侧链具有氨基甲酸酯键及脲键、或其中任意一种,并且于主链的两末端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水解性甲硅烷基,所述(B)成分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来自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A)~(C)成分的总量,(D)成分的固化催化剂的添加量为0或大于0、且0.1重量%以下的值,[化学式1]通式(1)中,X1及X2独立地为羟基或烷氧基,R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26 JP 2013-2439121.一种粘着剂组合物,其为至少包含(A)成分的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B)成分的(甲
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及(C)成分的增粘树脂的粘着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A)成分的末端甲硅烷基聚合物为于主链中具有聚氧亚烷基结构,且于主链的一
部分或侧链具有氨基甲酸酯键及脲键、或其中任意一种,并且于主链的两末端具有下述通
式(1)所表示的水解性甲硅烷基,
所述(B)成分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来自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部分,
并且,相对于所述(A)~(C)成分的总量,(D)成分的固化催化剂的添加量为0或大于0、
且0.1重量%以下的值,
[化学式1]
通式(1)中,X1及X2独立地为羟基或烷氧基,R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A)~(C)成分的总
量,所述(D)成分的固化催化剂的添加量为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A)成分的末端甲硅
烷基聚合物100重量份,使所述(B)成分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添加量为5~100重量份
的范围内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A)成分的末端甲硅
烷基聚合物100重量份,使所述(C)成分的增粘树脂的添加量为50~140重量份的范围内的
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使所述(A)成分的末端甲硅烷基
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0~200,000的范围内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剂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征太郎,大高翔,宫田壮,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