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丁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781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后支架的上端通过枢轴连接在前支架的两侧,前支架的两侧设有凸出的限位块及可转动的卡扣件,卡扣件上设有凸块;后支架的上端内侧面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壁内表面设有限位台阶面,凹槽的槽壁外表面内凹形成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完全展开时,限位块与限位台阶面相抵且凸块插入第二卡槽内,前支架与后支架折叠时,凸块插入第一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扣件上的凸块与后支架上的第一卡槽的配合使得前支架与后支架折叠后在提携或拖拉的过程中不会展开;通过卡扣件上的凸块与后支架上的第二卡槽的配合使得前支架与后支架展开后前支架不会折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以其便捷、绿色环保等优点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电动车是基于现有自行车的结构对其进行改造,通过增加电池装置、驱动装置等能够使得车子在电能驱动下快速运行。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市面上的折叠电动车提倡方便折叠,这样使得电动车能够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便利出行。但是现有折叠电动车在折叠后前支架和后支架在提携或拖拉的过程中容易展开,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车,通过卡扣件上的凸块与后支架上的卡槽的配合使得前支架与后支架折叠后在提携或拖拉的过程中不会展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通过枢轴连接在前支架的两侧,所述前支架的两侧设有凸出的限位块及可转动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上设有凸块;所述后支架的上端内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内表面设有限位台阶面,所述凹槽的槽壁外表面内凹形成第一^Nf和第二卡槽;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完全展开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台阶面相抵且所述凸块插入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折叠时,所述凸块插入所述第--^槽内。还包括转向管和把立,所述转向管设于所述前车架内且两端伸出,所述转向管的上端与把立固定连接,所述把立上设有挂钩;还包括可折叠的连杆支架,所述连杆支架与所述后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连杆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座垫,所述连杆支架上活动连接有与所述挂钩配合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与挂钩连接的卡环、扣板和扭簧,所述卡环固定于所述扣板的一端,所述扣板两边向一侧弯折形成挡板,两挡板上设有孔,所述扭簧和所述扣板套设于第三枢轴上。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拉手环。所述后支架上还设有滑道,所述连杆支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轴与后支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枢轴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枢轴与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枢轴连接在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六枢轴连接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七枢轴与所述滑道内滑动。所述第二连杆上固定连接有提手环。本技术提出的折叠电自动车通过卡扣件上的凸块与后支架上的第一卡槽的配合使得前支架与后支架折叠后在提携或拖拉的过程中不会展开;通过卡扣件上的凸块与后支架上的第二卡槽的配合使得前支架与后支架展开后前支架不会折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折叠电动车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前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前支架与后支架展开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前支架与后支架折叠后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挂钩与卡扣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连杆支架与后支架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扣板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折置后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转向组件、电池装置、驱动装置、前轮91、后轮92和座垫80,车架包括前支架10和后支架20,后支架20的上端连接在前支架的两侧。前轮91连接在前支架10上,后轮92连接在后支架20上,前支架10上设有脚踏板26 ο如图2所示,前支架10的两侧设有可转动的卡扣件30,卡扣件30上设有凸块31。前支架10的两侧对称设有螺纹孔,该卡扣件30为弧形杆,该弧形杆的一端设有通孔,该弧形杆的另一端设有握把32,一螺钉33依次穿过弧形杆上的通孔和前支架10上的螺纹孔将弧形杆可转动的连接在前支架1上,前支架1的两侧设有凸出的限位块11。如图3所示,后支架20的上端内侧面上设有凹槽21,凹槽21的槽壁内表面设有限位台阶面24,凹槽21的槽壁外表面内凹形成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23。如图4所示,后支架10的上端通过第一枢轴40连接于前支架两侧,前支架10与后支架20完全展开后限位块11与限位台阶面24相抵且凸块插入第二卡槽内。这样前支架10与后支架20展开后,前支架10不会折回,这里限位块11与限位台阶面24相互配合用来限定前支架10与后支架20之间完全展开后的夹角R。如图5所示,前支架10与后支架20折叠后凸块插入第一^Nf内,这样前支架10与后支架20折叠后在提携或拖拉的过程中不会展开。 如图6所示,转向组件包括转向管12、把立13和手把70,手把70固定在把立13上,转向管12设于前支架10内且两端伸出,转向管12的下端与电动车的前轮固定连接,转向管12的上端与把立13固定连接,把立13上设有挂钩131。该折叠电动车还包括可折叠的连杆支架60,连杆支架60与后支架20活动连接,连杆支架60上活动连接有与挂钩131配合的卡扣组件以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4,这里通过挂钩131与卡扣组件配合使得前支架10与后支架20折叠后连杆支架60以及座垫不会展开,方便携带。卡扣组件包括与挂钩131连接的卡环51、扣板52和扭簧53,卡环51固定于扣板52的一端。如图7所示,后支架20上还设有滑道24,连杆支架60包括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第三连杆63和第四连杆64,第一连杆61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轴41与后支架20连接,第一连杆6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枢轴42与第四连杆64的一端连接,第四连杆6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枢轴43与第三连杆63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杆63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枢轴44连接在第二连杆62上,第二连杆62的一端通过第六枢轴45连接在第一连杆61上,第二连杆62的另一端通过第七枢轴46与滑道24内滑动。如图8所示,扣板52两边向一侧弯折形成挡板521,两挡板521上设有孔,扭簧53和扣板52套设于第三枢轴上,通过掰动扣板52来实现卡环与挂钩连接和断开。固定板54设置在扣板52上方,固定板54两边向一侧弯折形成连接板542,该两连接板542各设有两个通孔,且该两连接板542上的两个通孔分别相对设置,固定板54通过两连接板542上的通孔分别与第三枢轴和第四枢轴连接。如图9所示,固定板54上固定有座垫80,固定板54上固定连接有拉手环541,拉手环541用于该折叠电动车折叠后方便拖拉。第二连杆62上固定连接有提手环25,提手环25用于该该折叠电动车折叠后方便提携。本技术提出的折叠电动车在折叠后卡扣件上的凸块插入到后支架上的第一卡槽中,这样就避免了折叠后的电动车在拖拉或提携的过程中前支架与后支架展开;该折叠电动车在展开后卡扣件上的凸块插入到后支架上的第二卡槽中,这样就避免了该折叠电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前支架的折回;后支架上活动连接有连杆支架,该连杆支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轴与后支架20连接,而第二连杆通过第七枢轴与滑道24内滑动,连杆支架固定连接有座垫,从而方便座垫折叠和展开;另外该连杆支架还活动连接卡扣组件,该折叠电动车折叠后,卡扣组件上的卡环与把立上的挂钩连接,这样就避免了折叠后的电动车在拖拉或提携的过程中座垫与后支架展开。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技术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前支架(10)和后支架(20),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通过枢轴连接在前支架的两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支架的两侧设有凸出的限位块(11)及可转动的卡扣件(30),所述卡扣件上设有凸块(31);所述后支架的上端内侧面上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的槽壁内表面设有限位台阶面(24),所述凹槽的槽壁外表面内凹形成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23);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完全展开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台阶面相抵且所述凸块插入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折叠时,所述凸块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丁
申请(专利权)人:胡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