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弹性装置及可形变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性能及外观都得到了大力提升。例如,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已从液晶显示屏发展到LED显示屏,再到如今的OLED柔性屏。因此,柔性显示设备也应运而生,因其可弯曲、设备形态丰富、便携等特点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为了满足柔性显示设备的形变需求,可形变设备的壳体也需要具有较高的拉伸率。而目前大多数的壳体的形变效果较差,甚至不能与可形变设备的需求相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弹性装置和可形变设备,用于解决可形变设备现有技术中壳体的形变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弹性装置,应用于柔性显示设备,包括:可形变部件,包括至少两个表面,当所述可形变部件处于非外力作用下,所述至少两个表面呈规律性的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的凹凸程度能够随针对所述可形变部件施加的作用力而发生变化;至少两个支撑部件,嵌入在所述可形变部件中,用于支撑所述弹性装置;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所述凹凸结构产生形变,以使所述可形变部件产生形变。可选的,所述弹性装置伸长时,所述可形变部件中的凹凸结构由第一凹凸程度降低为第二凹凸程度。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中的每个支撑部件的形状均为柱状,且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可形变部件的第一侧。可选的,在针对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装置,应用于可形变设备,包括:可形变部件,包括至少两个表面,当所述可形变部件处于非外力作用下,所述至少两个表面呈规律性的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的凹凸程度能够随针对所述可形变部件施加的作用力而发生变化;至少两个支撑部件,嵌入在所述可形变部件中,用于支撑所述弹性装置;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所述凹凸结构产生形变,以使所述可形变部件产生形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弹性装置,应用于可形变设备,包括:
可形变部件,包括至少两个表面,当所述可形变部件处于非外力作用下,
所述至少两个表面呈规律性的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的凹凸程度能够随针对
所述可形变部件施加的作用力而发生变化;
至少两个支撑部件,嵌入在所述可形变部件中,用于支撑所述弹性装置;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所述凹凸结
构产生形变,以使所述可形变部件产生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伸长时,
所述可形变部件中的凹凸结构由第一凹凸程度降低为第二凹凸程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
中的每个支撑部件的形状均为柱状,且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可形变
部件的第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针对所述可形变部件
施加的拉力不大于预设拉力时,所述可形变部件的形变度小于等于所述可形变
部件不发生蠕变的最大形变度;其中,形变度用于指示所述可形变部件的伸缩
长度。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
个支持部件嵌入在所述至少两个表面中第一表面的凹凸结构所形成的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表面的形
状呈正弦波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
上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用于与所述可形变部件中设置的卡孔相配合,以将所
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与所述可形变部件进行固定。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
部件包括N个通孔,所述N个通孔构成所述可形变部件的凹凸结构;其中,
\t所述N个通孔的形状能够随针对所述可形变部件施加的作用力而发生改变,以
带动所述凹凸结构的形变,N为大于2的整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
嵌入在所述N个通孔中的至少两个通孔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部件
中相邻的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变化量与所述N个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利,马雷,左常龙,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