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乘式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730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3:01
摩托车(1)具备:车身框架(2);安装于车身框架(2),具有驾驶员就坐的座部(30)的座椅(15);以配置于座椅(15)的左右两侧的状态安装于车身框架(2),并且具有在侧视时比座部(30)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24a)的一对后部侧整流罩(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改善驾驶员的支承性的跨乘式车辆
技术介绍
以往,在摩托车中,在燃料箱的后方配置有驾驶员就坐的座椅,为了使驾驶员跨乘,而开放座椅的左右两侧。另一方面,公开了为了改善舒适性而座椅的左右两侧具有适合驾驶员的侧支架的摩托车用座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摩托车中,座椅在宽度方向上延长而形成侧支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1-488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上述现有的摩托车那样增加座椅的支承部分时,存在座椅在宽度方向上大型化的问题。又,座椅结构变得复杂时,制造成本增加,因此不理想。这样的问题是驾驶员跨上去乘车的所有跨乘式车辆共同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驾驶员就坐的座椅的支承部分的大型化,同时改善支承性的跨乘式车辆。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形态的跨乘式车辆具备:车身框架;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具有驾驶员就坐的座部的座椅;以配置于所述座椅的左右两侧的状态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并且具有在侧视时比所述座部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的一对后部侧整流罩。根据上述结构,在座椅的左右两侧上,将比座部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形成于后部侧整流罩,从而能够防止车身的宽度尺寸大型化,能够尽量增大该突出部的左右方向尺寸,能够提高就坐于座椅的驾驶员的支承性。也可以使所述突出部的上部部分具有可挠性。根据上述结构,与突出部整体具有可挠性的结构相比,降低制造成本,容易适应驾驶员体型、驾驶员姿势。在这里,可挠性是指发挥座椅功能的程度的弹性、缓冲性。可以将具有该可挠性的部分称为侧缓冲垫。也可以是所述座椅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座部的后方的后缓冲垫;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后缓冲垫在左右方向上隔着间隔配置。根据所述结构,在后缓冲垫和左右的突出部(侧缓冲垫)的三个点上从后方支持驾驶员的臀部,因此改善支承性。又,相比于由整个座椅支承驾驶员的结构,能够减小缓冲垫的面积,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也可以是在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后缓冲垫之间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贯通空间。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车辆轻量化,并且使行驶风穿过贯通空间从而能够减少空气阻力。也可以是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如下结构:上表面越向后方越向上方倾斜,在比所述后缓冲垫靠近前方的位置上位于比该后缓冲垫下端低的位置。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后缓冲垫和左右的突出部(侧缓冲垫)容易实现三点支承,并且能够防止支承过剩。也可以是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位置可调节的结构。根据上述结构,容易适应驾驶员体型、驾驶姿势。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上说明的结构,发挥能提供防止驾驶员座椅的支承部分的大型化同时改善支承性的跨乘式车辆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是在参照附图的基础上,由以下优选的实施形态的详细说明得以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摩托车的左视图;图2是图1的摩托车的座椅以及后部侧整流罩等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摩托车的座椅以及后部侧整流罩等的主视图;图4是图1的摩托车的座椅以及后部侧整流罩等的俯视图;图5是拆卸掉左侧后部侧整流罩的状态的要部立体图;图6是从左侧观察使左侧后部侧整流罩的一部分安装于座椅轨道的状态的要部侧视图;图7是图6的左侧后部侧整流罩上部的沿着VII-VII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另外,以下说明中使用的方向的概念是以乘骑跨乘式车辆的驾驶员观察的方向为基准。在本实施形态中,说明作为跨乘式车辆的一个示例的摩托车。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摩托车的左视图。如图1所示,摩托车1具备车身框架2、前轮3和后轮4。车身框架2具有头管6、从头管6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框架8、与主框架8的后部连续地延伸,且转动自如地支持摇臂9的前端部的左右一对枢轴框架10、和从枢轴框架10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轨道11。前轮3旋转自如地支持于大致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前叉5的下端部,该前叉5支持于设置在其上端部的上支架(未图示),并且通过该上支架支持于转向轴(未图示)。转向轴(未图示)旋转自如地支持于头管6。在该上支架上安装有向左右延伸的杆型的转向把手7。因此,驾驶员对转向把手7进行转动操作,以此可以将前轮3以所述转向轴为旋转轴向所期望的方向转向。又,在转向把手7的后方,燃料箱14固定于主框架8。发动机16以支持于主框架8以及枢轴框架10的状态搭载于燃料箱14的下方且前轮3和后轮4之间。在燃料箱14的后方,在座椅轨道11上安装有乘车用座椅15。座椅15具备:驾驶员就坐的座部30;和设置于座部30的后方且上方,并且具有从后侧朝向驾驶员的臀部的前表面的后缓冲垫31。在这里,将后缓冲垫31的前表面上部以点A表示,将座部30的宽度最宽部分以点B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摩托车1具备:覆盖车身前部的前整流罩20;从侧方覆盖车身前部的前部侧整流罩21;从侧方覆盖车身后部的后部侧整流罩24;和从上方覆盖车身后部的后整流罩23。后部侧整流罩24以从侧方覆盖车身后部的形式安装于车身框架2,并且配置于驾驶员用座椅15的左右两侧。后整流罩23以从上方覆盖车身后部的形式安装于车身框架2,并且以与后部侧整流罩24连接的形式配置于座椅15的后部以及后方。在后整流罩23的后部安装有后灯25。图2是摩托车1的座椅15以及后部侧整流罩24等的左视图。如图2所示,后部侧整流罩24具有以配置于座椅15的左右两侧的状态安装于座椅轨道11,并且在侧视时比座部30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24a。后部侧整流罩24具备:安装于座椅轨道11的整流罩主体33;和安装于整流罩主体33的前缘部的侧缓冲垫32。整流罩主体33具有在侧视时向斜上后方延伸的刀片形状。突出部24a是比座部30靠近上方的部分,其前端部具有可挠性。后部侧整流罩24的突出部24a由位于整流罩主体33中比座部30靠近上方且比后缓冲垫31靠近前方的位置的支承部33a、和安装于该支承部33a的向斜上后方倾斜的前缘部的侧缓冲垫32构成。侧缓冲垫32从整流罩主体33向上方且前方突出。在本实施形态中,侧缓冲垫32由具有可挠性的缓冲构件形成。在这里,可挠性是指能够发挥座椅的功能的程度的弹性、缓冲性。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座部30的后方且上方,在后整流罩23的前表面设置有后缓冲垫31。后整流罩23和后缓冲垫31的上表面相连接并形成于后方。后缓冲垫31具有从后方支持驾驶员的臀部的功能。后缓冲垫31以及侧缓冲垫32具有比座部30硬的程度的低反弹性。图3是摩托车1的座椅15以及后部侧整流罩24等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后整流罩23具有:前表面形成有后缓冲垫31的主体部23a;和从主体部23a的上部向左右突出的鼓出部23b。在从后整流罩主体23a的上部向左右突出的鼓出部23b上固定有后部侧整流罩24,因此从正面观察时在鼓出部23b的下方在后整流罩23和后部侧整流罩24之间形成有空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跨乘式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乘式车辆,具备:车身框架;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具有驾驶员就坐的座部的座椅;以配置于所述座椅的左右两侧的状态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并且具有在侧视时比所述座部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的一对后部侧整流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跨乘式车辆,
具备:
车身框架;
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具有驾驶员就坐的座部的座椅;
以配置于所述座椅的左右两侧的状态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并且具有在侧视时比所述座部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的一对后部侧整流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的上部部分具有可挠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座部的后方的后缓冲垫;
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后缓冲垫在左右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宏志山本智佐伯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