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73524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升装置,用以承载一待提升物,包括基座、导轨架、升降箱体以及托辊;导轨架竖直设于基座上,导轨架上竖直设有第一导轨;升降箱体由一驱动机构驱动,能够上下升降地设于导轨架,升降箱体套设于导轨架外部,升降箱体内设有多个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托辊设于升降箱体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提升装置利用滚轮与导轨的滚动摩擦,代替了现有提升装置的导向杆和轴套之间的滑动摩擦。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提升装置的结构,基本上消除了提升装置的摆动,提高了定位和导向精度,使提升装置工作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增加,并且还减少了磨损和驱动功率,大大提升了水压试验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长型待提升物进行加工或其他操作时,通常需要提升装置对长型待提升物进行提升。例如,在水压试验机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提升装置将待试压的钢管提升到水压试验机的试压中心线位置进行试压,提升装置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决定了水压试验机的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现有的提升装置主要是由液压缸11、导向杆12、轴套13、支架14以及托辊15组成。该提升装置主要是靠导向杆12和轴套13之间的滑动摩擦实现导向以及升降移动功能。由于两根导向杆12的摩擦力大小不同,容易使提升装置产生偏载倾斜以及卡死的问题,甚至造成导向杆12断裂。同时,由于轴套13容易产生磨损,需要定期更换,从而降低了水压机的生产效率。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偏载倾斜以及卡死问题,并能降低部件更换频率的提升装置,已成为本领域内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升装置容易产生偏载倾斜问题且需要定期更换部件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一种提升装置,用以承载一待提升物,其中,包括基座、导轨架、升降箱体以及托辊;所述导轨架竖直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导轨架上竖直设有第一导轨;所述升降箱体由一驱动机构驱动,能够上下升降地设于所述导轨架,所述升降箱体套设于所述导轨架外部,所述升降箱体内设有多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托辊设于所述升降箱体顶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轨架包括两块横板以及至少一块竖板,所述两块横板竖直且间隔地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两块横板相对的两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根第一导轨,位于所述两块横板的同侧的两根第一导轨共同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径表面;所述至少一块竖板竖直且与所述横板于水平面上相对垂直地设置,所述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两块横板之间。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升降箱体内设有上下间隔的两对第一滚轮。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导轨架上竖直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水平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轨相互垂直,所述升降箱体内设有多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导轨架包括两块横板以及至少一块竖板,所述两块横板竖直且间隔地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两块横板相对的两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导轨,位于所述两块横板的同侧的两根第一导轨共同滑动配合于一个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径表面;所述至少一块竖板竖直且与所述横板于水平面上相对垂直地设置,所述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两块横板之间,所述竖板的两个相反的表面上分别固定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二滚轮的外径表面。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升降箱体内设有上下间隔的两对第二滚轮。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滚轮在水平面的投影方向与所述待提升物的延伸方向相同。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托辊为V型托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提出一种提升装置,用以承载一待提升物,其中,包括:基座、导轨架、升降箱体以及托辊;所述导轨架竖直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导轨架上竖直设有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的水平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升降箱体由一驱动机构驱动,能够上下升降地设于所述导轨架,所述升降箱体套设于所述导轨架外部,所述升降箱体内设有多个复合滚轮轴承,所述复合滚轮轴承具有轴向相互垂直的主滚轮与侧滚轮,所述主滚轮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侧滚轮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托辊设于所述升降箱体顶部。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升降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上安装有导轮架,所述复合滚轮轴承固定于所述导轮架内壁。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提升装置利用滚轮与导轨的滚动摩擦,代替了现有提升装置的导向杆和轴套之间的滑动摩擦。同时,本技术简化了提升装置的结构,基本上消除了提升装置的摆动,提高了定位和导向精度,使提升装置工作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增加,并且还减少了磨损和驱动功率,大大提升了水压试验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提升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直线A-A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钢管;11.液压缸;12.导向杆;13.轴套;14.支架;15.托辊;21.基座;22.导轨架;221.横板;2211.第一导轨;222.竖板;2221.第二导轨;23.升降箱体;231.导轮架;232.复合滚轮轴承;24.托辊。【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实施方式一本技术提出的提升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I中,该提升装置主要包括基座21、导轨架22、升降箱体23以及托辊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提升装置主要用于为水压试验机提升钢管10,具体来说,该提升装置的作用是将待试压的钢管10提升至水压试验机的试压中心线位置进行试压。在本实施方式I中,升降箱体23由一例如但不限于液压缸的驱动机构驱动,以能够上下升降地设于导轨架22。其中,实现该升降箱体23可升降地设于导轨架22的功能的具体结构为,升降箱体23套设于导轨架22外部,且升降箱体23内设有四个第一滚轮以及四个第二滚轮。其中,第一滚轮与导轨架22的第一导轨2211滑动配合,第二滚轮则与导轨架22的第二导轨2221滑动配合。并且,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轮轴方向相互垂直,以便实现升降箱体23在导轨架22上,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导向与限位功能。另外,第一滚轮在水平面的投影方向与待提升物的延伸方向相同。即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提升装置用于提升一钢管10,则第一滚轮在水平面的投影方向与该钢管10平行,亦即第一滚轮的轮轴方向与钢管10垂直。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提升装置的整体提升载荷能力。另外,升降箱体23内的四个第一滚轮两两相对地成对设置,且两对第一滚轮上下间隔。同样的,升降箱体23内的四个第二滚轮两两相对地成对设置,且两对第二滚轮上下间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I中提出的升降箱体23及其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结构、数量及分布方式仅为一较佳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变换。在本实施方式I中,导轨架22竖直设于一基座21上,且导轨架22上竖直设有第一导轨2211以及第二导轨2221。第一导轨2211的水平延伸方向与第二导轨2221相互垂直。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I中,导轨架22的水平截面大致呈工字型,即该导轨架22包括两块横板221以及两块竖板222。其中,两块横板221竖直且相对平行地间隔设置。两块竖板222亦竖直且相对平行地间隔设置,两块竖直与横板221于水平面上相对垂直,且两块竖板222固定连接于两块横板221的中间位置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轨架22亦可选择其他结构,其水平截面并不仅限于工字型等。并且,呈工字型的导轨架22亦不限于两块竖板222及两块横板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装置,用以承载一待提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1);导轨架(22),竖直设于所述基座(21)上,所述导轨架(22)上竖直设有第一导轨(2211);升降箱体(23),由一驱动机构驱动,能够上下升降地设于所述导轨架(22),所述升降箱体(23)套设于所述导轨架(22)外部,所述升降箱体(23)内设有多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导轨(2211)滑动配合;托辊(24),设于所述升降箱体(23)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宏伟曹益忠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