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倍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943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倍升器,包括:增压缸,所述增压缸包括增压缸C1腔、增压缸C2腔、增压缸B2腔、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增压缸B1腔,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相邻设置,增压缸B2腔、增压缸B1腔设置在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外侧,增压缸A1腔上设有A1腔压力水进出口,增压缸A2腔上设有A2腔压力水进出口,A1腔压力水进出口、A2腔压力水进出口通过高压胶管连接自动换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了减压阀使水压稳定,不需要选择多种型号而且工作效果很好;该产品工作的过程中排出的液体可回收进箱体循环使用,而且乳化液配比在增压缸内完成,简化了产品的复杂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同时顶升两个或者三个单体支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顶升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倍升器
技术介绍
煤矿巷道掘进施工主要采用钻眼爆破法和综合机械化法两种,目前煤矿巷道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多数采用金属前探梁超前临时支护,前探梁使用不小于15kg轨道或直径不小于2.5寸钢管制作,长度不小于5米;吊环、吊梁器的强度要与前探梁的强度相匹配;上吊环的锚杆必须留有足够的丝扣,以保证吊环的牢固;前探梁到迎头的端面距离不得大于0.3m,并随施工及时向前移动。这种临时支护存在的问题有人员进入空顶区作业,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等缺点。以往的产品需要根据矿上水压确定具体的型号而且由于矿上水压不稳定产品工作效果不理想,而且排出的液体直接排掉造成严重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倍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压倍升器,包括:增压缸,所述增压缸包括增压缸C1腔、增压缸C2腔、增压缸B2腔、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增压缸B1腔,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相邻设置,增压缸B2腔、增压缸B1腔设置在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外侧,增压缸C1腔、增压缸C2腔设置在增压缸B1腔、增压缸B2腔外侧,增压缸A1腔上设有A1腔压力水进出口,增压缸A2腔上设有A2腔压力水进出口,A1腔压力水进出口、A2腔压力水进出口通过高压胶管连接自动换向阀;增压缸B1腔上设有B1腔液体进出口,增压缸B2腔上设有B2腔液体进出口,增压缸B1腔通过快接接头连接三通后,一端连接单向阀b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c的进液口;所述的增压缸B2腔通过快接接头连接三通后,一端连接单向阀e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d的进液口;所述的增压缸C1腔、增压缸C2腔分别有液体进出口;所述的增压缸C1腔通过高压胶管连接三通后,一端连接单向阀g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i的进液口;所述的增压缸C2腔通过高压胶管连接三通后,一端连接单向阀f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h的进液口;所述的单向阀i和单向阀h通过三通连接在一起后,再连接总输出管。所述增压缸通过自动换向阀连接于过滤器B,过滤器B通过管道连接于过滤器A,过滤器B与过滤器A之间设有手动开关阀、减压阀。所述自动换向阀与过滤器B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液压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增加了减压阀使水压稳定,不需要选择多种型号而且工作效果很好;该产品工作的过程中排出的液体可回收进箱体循环使用,而且乳化液配比在增压缸内完成,简化了产品的复杂性,同时本技术可以同时顶升两个或者三个单体支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器A,2、减压阀,3、手动开关阀,4、过滤器B,5、液压表,6、单向阀a,7、自动换向阀,8、A1腔压力水进出口,9、A2腔压力水进出口,10、单向阀e,11、单向阀d,12、三通,13、单向阀c,14、单向阀b,15、三通,16、单向阀g,17、四通,18、单向阀f,19、三通,20、单向阀h,21、三通,22、单向阀i,23、液压表,24、三通,25、增压缸,26、活塞杆,27、增压缸C1腔,28、增压缸C2腔,29、增压缸B2腔,30、增压缸A2腔,31、增压缸A1腔,32、增压缸B1腔,33、三通,34、三通,35、三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倍升器,包括:增压缸25,所述增压缸25包括增压缸C1腔27、增压缸C2腔28、增压缸B2腔29、增压缸A2腔30、增压缸A1腔31、增压缸B1腔32,增压缸A2腔30、增压缸A1腔31相邻设置,增压缸B2腔29、增压缸B1腔32设置在增压缸A2腔30、增压缸A1腔31外侧,增压缸C1腔27、增压缸C2腔28设置在增压缸B1腔29、增压缸B2腔32外侧,增压缸A1腔31上设有A1腔压力水进出口8,增压缸A2腔30上设有A2腔压力水进出口9,A1腔压力水进出口8、A2腔压力水进出口9通过高压胶管连接自动换向阀7;增压缸B1腔32上设有B1腔液体进出口,增压缸B2腔29上设有B2腔液体进出口,增压缸B1腔32通过快接接头连接三通34后,一端连接单向阀b14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c13的进液口;所述的增压缸B2腔29通过快接接头连接三通35后,一端连接单向阀e10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d11的进液口;所述的增压缸C1腔27、增压缸C2腔28分别有液体进出口;所述的增压缸C1腔27通过高压胶管连接三通15后,一端连接单向阀g16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i22的进液口;所述的增压缸C2腔28通过高压胶管连接三通19后,一端连接单向阀f18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h20的进液口;所述的单向阀i22和单向阀h20通过三通21连接在一起后,再连接总输出管。所述增压缸25通过自动换向阀7连接于过滤器B4,过滤器B4通过管道连接于过滤器A1,过滤器B4与过滤器A1之间设有手动开关阀3、减压阀2。所述自动换向阀7与过滤器B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液压表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开启手动开关阀3,压力水依次通过过滤器1、减压阀2、过滤器4、自动换向阀7后进入增压缸A2腔,推动活塞杆向左移动,乳化油和水进入B1腔进行混合,完成配比;当活塞杆移动到其极限位置时,自动换向阀7自动换向,压力水进入增压缸A1腔,推动活塞杆向右移动,增压缸A2腔自动泄水,同时增压缸B1配比好的乳化液依次通过单向阀c、单向阀g进入增压缸的C1腔;当活塞杆移动到其极限位置时,自动换向阀7自动换向,压力水进入增压缸A2腔,推动活塞杆向左移动,增压缸A1腔自动泄水,增压缸C1腔中的乳化液通过单向阀i被高压输送出去用于顶升单体支柱;如此循环,完成增压缸C1腔和C2腔交替输送高压乳化液。本技术用水压顶升单体支柱,代替乳化液泵站,无需用电,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节能方便,稳定可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压倍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倍升器,包括: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包括增压缸C1腔、增压缸C2腔、增压缸B2腔、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增压缸B1腔,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相邻设置,增压缸B2腔、增压缸B1腔设置在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外侧,增压缸C1腔、增压缸C2腔设置在增压缸B1腔、增压缸B2腔外侧,增压缸A1腔上设有A1腔压力水进出口,增压缸A2腔上设有A2腔压力水进出口,A1腔压力水进出口、A2腔压力水进出口通过高压胶管连接自动换向阀;增压缸B1腔上设有B1腔液体进出口,增压缸B2腔上设有B2腔液体进出口,增压缸B1腔通过快接接头连接三通后,一端连接单向阀b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c的进液口;所述的增压缸B2腔通过快接接头连接三通后,一端连接单向阀e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d的进液口;所述的增压缸C1腔、增压缸C2腔分别有液体进出口;所述的增压缸C1腔通过高压胶管连接三通后,一端连接单向阀g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i的进液口;所述的增压缸C2腔通过高压胶管连接三通后,一端连接单向阀f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h的进液口;所述的单向阀i和单向阀h通过三通连接在一起后,再连接总输出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倍升器,包括: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包括增压缸C1腔、增压缸C2腔、增压缸B2腔、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增压缸B1腔,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相邻设置,增压缸B2腔、增压缸B1腔设置在增压缸A2腔、增压缸A1腔外侧,增压缸C1腔、增压缸C2腔设置在增压缸B1腔、增压缸B2腔外侧,增压缸A1腔上设有A1腔压力水进出口,增压缸A2腔上设有A2腔压力水进出口,A1腔压力水进出口、A2腔压力水进出口通过高压胶管连接自动换向阀;增压缸B1腔上设有B1腔液体进出口,增压缸B2腔上设有B2腔液体进出口,增压缸B1腔通过快接接头连接三通后,一端连接单向阀b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单向阀c的进液口;所述的增压缸B2腔通过快接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龙胡明浩李昕邢群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亿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