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表面氧化皮去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4620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带表面氧化皮去除系统,属于钢带剥壳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机架和在机架上依次分布的导向辊、导位辊、剥壳机、干刷机和传送辊,剥壳机包括上颚辊机构、剥壳辊、调节丝杆、液压缸和下颚辊机构,上颚辊机构与下颚辊机构的一端相铰接,下颚辊机构和上颚辊机构上交叉设有剥壳辊;干刷机包括刷辊运动机构和升降机构;传送辊包括上传送辊、下传送辊和固定板,上传送辊上方设有清洁板且清洁板与上传送辊的辊面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去除钢带表面的氧化皮,且能有效提升干刷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带表面清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带表面氧化皮去除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行业内对钢板带的生产要求越来越高,为防止钢带表面的氧化铁皮和异物影响钢带表面质量,对钢带加工前需要进行氧化皮去除处理,而剥壳机则是最常用的氧化皮去除装置,它主要是将钢带表面的氧化皮部分剥落或剥松,以便减少后续酸洗去除氧化皮的工作量。目前企业通常采用七辊矫直机或三辊剥壳机来去除钢带表面的氧化皮,但七辊矫直机的压下量太小,对致密的氧化皮层破坏力极小,剥壳效果差;三辊剥壳机对钢带坯料的弯曲变形较大,但没有反复弯曲,剥壳效果也不理想,且通过三辊剥壳机去除钢带表面的氧化皮,操作开始前剥壳机的穿带比较麻烦,劳动强度大,易致使钢带跑偏;其次,剥壳机主要是将钢带最表面的氧化皮部分剥落或剥松,剥壳后仍会有氧化皮残留附着在钢带表面,对后续酸洗工序的用酸量要求较高,所以仍需进一步改进,优化去皮效果。关于钢带表面氧化皮去除系统的改进,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专利公开,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2014200499212,申请日为2014年I月26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清除氧化皮装置,该申请案包括机架、辊轮、电机、辊子、支撑架、气缸,辊子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气缸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和机架联接,辊子有两个,一个为钢丝刷,一个为导向刷,导向刷表面有凹槽,钢丝刷为毛刷,该申请案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但该申请案只能对产品的单个侧面进行去皮处理,去皮效率较低,且随着钢丝刷使用中不断磨损,刷皮效果也会逐渐降低,最终导致钢丝刷无法接触到钢带表面,钢丝刷使用寿命较低必须重新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钢带表面氧化皮去除效率较低且去除效果不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钢带表面氧化皮去除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钢带表面氧化皮的去除效率。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带表面氧化皮去除系统,包括机架和在机架上呈一字型依次分布的导向辊、导位辊、剥壳机、干刷机和传送辊,所述导向辊包括上下平行分布的两个压辊,钢带从两个压辊的中间间隙穿过;所述导位辊包括位于钢带两侧的竖直导向轴,还包括位于导向轴一侧的调节机构; 所述剥壳机包括上颚辊机构、剥壳辊、调节丝杆、液压缸和下颚辊机构,其中下颚辊机构固连在机架上,上颚棍机构与下颚棍机构的一端相铰接,下颚棍机构和上颚棍机构上交叉设有剥壳辊,上颚辊机构上方还设置有调节丝杆;液压缸设置在上颚辊机构上方,液压缸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液压缸的另一端与上颚辊机构相固连; 所述传送辊包括上传送辊、下传送辊和固定板,上传送辊和下传送辊上下水平分布,固定板设置于上传送辊和下传送辊的两端,上传送辊和下传送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固定板上;两块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一连杆,该连杆外侧套设有一圆筒,该圆筒上固连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沿上传送辊的长度方向分布,清洁板位于上传送辊上方且清洁板与上传送辊的辊面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干刷机包括刷辊运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刷辊运动机构包括活动滑块、转动盘体、上刷辊、下刷辊、上辊轴、下辊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中上刷辊套设在上辊轴的外侧面上,下刷辊套设在下辊轴的外侧面上,上刷辊和下刷辊上下平行分布; 机架上设置有四根立柱,所述立柱分别位于上辊轴两端的左右两侧位置,其中位于上辊轴每一端的左右两侧的两根立柱之间均设置有活动滑块,活动滑块的中心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转动盘体,上辊轴和下辊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转动盘体上;所述第一电机与上辊轴的一端固连,第二电机与下辊轴的一端固连;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活动滑块上方,包括两组蜗轮蜗杆升降机、连接杆和调节手轮,蜗轮蜗杆升降机的丝杆分别与活动滑块固连,所述连接杆固连在两组蜗轮蜗杆升降机之间,所述调节手轮设置在其中一组蜗轮蜗杆升降机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的刷辊运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活动滑块下方,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固定在连接板两侧,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固连在转动盘体的两侧,并驱动转动盘体绕轴向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铰接在连接板上,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铰接在转动盘体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盘体转动时,上刷棍和下刷棍位于同一端的刷棍中心连接线与纵向垂直线之间具有夹角α,α为锐角。更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α不超过55°。有益效果 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I)本专利技术中的干刷机上设置有两组活动滑块,每组活动滑块的中心均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转动盘体,上辊轴和下辊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该转动盘体上,具体为转动盘体上开设有两个固定孔,上辊轴和下辊轴的端部均固定在轴承座上,该轴承座位于上述固定孔内,且通过设置外部压盖将轴承座与转动盘体固连;这种结构设计使得换辊过程更易操作,将外部压盖和轴承座取下,操作人员即可通过固定孔将旧辊直接拉出,同样地将新辊安装完毕后,再把外部压盖和轴承座固定即可,换辊过程中不需要取出钢带,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换辊时间。(2)本专利技术中的干刷机在活动滑块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包括两组蜗轮蜗杆升降机、连接杆和调节手轮,蜗轮蜗杆升降机的丝杆分别与活动滑块固连,连接杆固连在两组蜗轮蜗杆升降机之间,调节手轮设置在其中一组蜗轮蜗杆升降机的一侧,当转动调节手轮时,一个丝杆即可控制一个活动滑块的上升与下降,且通过两组蜗轮蜗杆升降机之间设置的连接杆,带动另一个丝杆保持同步运动,从而保证了两个活动滑块的上升与下降保持同步平衡,避免单独调节两个活动滑块时可能出现升降偏差的问题;且该升降机构的设计通过活动滑块的上升与下降可以实现对钢带的单面研磨。(3)本专利技术中的干刷机在活动滑块的下方还固连有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铰接在转动盘体的两侦U,并驱动转动盘体绕轴向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内部的上刷辊和下刷辊在进行自身转动的同时,随着转动盘体进行整体偏转,使得上刷辊和下刷辊之间的垂直间距逐渐变小,使上刷辊和下刷辊的辊面始终可以接触到钢带表面;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以对上刷辊和下刷辊进行充分利用,直到辊面完全磨损之前都可以一直使用,避免了上刷辊和下刷辊一旦磨损就必须更换的资源浪费,也大幅降低了刷辊的更换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不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干刷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2的后视图。不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机架;4、导向棍;5、导位棍;601、上颗棍机构;602、剥壳辊;603、调节丝杆;604、液压缸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钢带表面氧化皮去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带表面氧化皮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在机架(1)上呈一字型依次分布的导向辊(4)、导位辊(5)、剥壳机、干刷机(7)和传送辊(8),所述导向辊(4)包括上下平行分布的两个压辊,钢带(9)从两个压辊的中间间隙穿过;所述导位辊(5)包括位于钢带(9)两侧的竖直导向轴,还包括位于导向轴一侧的调节机构;所述剥壳机包括上颚辊机构(601)、剥壳辊(602)、调节丝杆(603)、液压缸(604)和下颚辊机构(605),其中下颚辊机构(605)固连在机架(1)上,上颚辊机构(601)与下颚辊机构(605)的一端相铰接,下颚辊机构(605)和上颚辊机构(601)上交叉设有剥壳辊(602),上颚辊机构(601)上方还设置有调节丝杆(603);液压缸(604)设置在上颚辊机构(601)上方,液压缸(604)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液压缸(604)的另一端与上颚辊机构(601)相固连;所述传送辊(8)包括上传送辊(801)、下传送辊(802)和固定板,上传送辊(801)和下传送辊(802)上下水平分布,固定板设置于上传送辊(801)和下传送辊(802)的两端,上传送辊(801)和下传送辊(80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固定板上;两块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一连杆,该连杆外侧套设有一圆筒,该圆筒上固连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沿上传送辊(801)的长度方向分布,清洁板位于上传送辊(801)上方且清洁板与上传送辊(80w)的辊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陶军秦升龙董邦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楚江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