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表面沟槽嵌入物的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0979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表面沟槽嵌入物的去除装置,由可伸缩的摆钩机构、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可伸缩的摆钩机构包括气缸或油缸、连杆、摆钩杆、钩头,连杆的一端与气缸或油缸的活塞杆端头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钩杆带有钩头的前端铰接,摆钩杆的尾端铰接在一个固定支座上,气缸或油缸和所述固定支座间隔定位在靠近轮胎的车架上,钩头位置与轮胎表面上的圆周沟槽对应;检测系统中的检测头安装在靠近轮胎的车身上,控制系统控制气缸或油缸的启/停和活塞杆的行程,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车辆行驶中随时检测并去除轮胎表面沟槽内的嵌入物,为安全行车提供了一项重要保障,其构件不多,构造简单,功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胎保养维修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轮胎表面沟槽内嵌入异物后的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是车辆的重要部件,车辆的转向、加速和制动等都要通过轮胎执行,轮胎不但要承受车载重量、加速和制动时的额外应力,还肩负一部分缓解路面冲击力的重任。因此,保障行车安全的要素之一是保证轮胎的良好状态。由于轮胎的工作环境复杂,路面状况无法选择,因此难免会有路面上的小石子、碎玻璃和铁钉等异物嵌入轮胎,而轮胎表面的圆周沟槽是轮胎的相对薄弱部位,嵌入其内的异物若不及时去除,将会造成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严重时会造成爆胎。目前尚无去除轮胎表面沟槽内嵌入物的专用工具或装置,更未见有能够在车辆行驶中随时去除轮胎表面沟槽内嵌入物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轮胎表面沟槽嵌入物的去除装置,该装置安装在靠近轮胎的车架上,能够在车辆行驶中及时去除轮胎表面沟槽嵌入物。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表面沟槽嵌入物的去除装置,由可伸缩的摆钩机构、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可伸缩的摆钩机构包括气缸或油缸、连杆、摆钩杆、钩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气缸或油缸的活塞杆端头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钩杆带有钩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胎表面沟槽嵌入物的去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表面沟槽嵌入物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可伸缩的摆钩机构、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可伸缩的摆钩机构包括气缸或油缸、连杆、摆钩杆、钩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气缸或油缸的活塞杆端头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钩杆带有钩头的前端铰接,摆钩杆的尾端铰接在一个固定支座上,连杆的中心线与活塞杆的轴线形成钝角,摆钩杆的中心线与连杆的中心线形成锐角,所述气缸或油缸和所述固定支座间隔定位在靠近轮胎的车架上,所述钩头位置与轮胎表面上的圆周沟槽对应;检测系统中的检测头安装在靠近轮胎的车身上,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气缸或油缸的启/停和活塞杆的行程,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表面沟槽嵌入物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可伸缩的摆钩机构、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可伸缩的摆钩机构包括气缸或油缸、连杆、摆钩杆、钩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气缸或油缸的活塞杆端头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钩杆带有钩头的前端铰接,摆钩杆的尾端铰接在一个固定支座上,连杆的中心线与活塞杆的轴线形成钝角,摆钩杆的中心线与连杆的中心线形成锐角,所述气缸或油缸和所述固定支座间隔定位在靠近轮胎的车架上,所述钩头位置与轮胎表面上的圆周沟槽对应;检测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飞刘菊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