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311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包括PCB板、线圈骨架和护线座;线圈骨架设置有第一导电针;护线座内一体注塑有第二导电针;护线座设置有插座和电连腔,第二导电针的上端延伸至插座内,下端延伸至电连腔内,PCB板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导电针和第二导电针对应的第一针孔和第二针孔,装配后,第一导电针的下端插入第一针孔中,第二导电针的下端插入第二针孔中,由于护线座与第二导电针一体注塑成型,PCB板与第一导电针、第二导电针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连接可靠,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特别是一种无引线步进电机的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无引线步进电机包括线圈骨架、PCB板和护线座,线圈骨架设置有第一导电针,护线座设置有第二导电针,目前的做法是先制作护线座,然后将第二导电针插入护线座内,最后将第一导电针和第二导电针与PCB板焊接,这种结构的电机装配较为麻烦,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无引线步进电机的电连接一体化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包括PCB板、线圈骨架和装配在所述线圈骨架上的护线座;所述线圈骨架设置有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电针;所述护线座内一体注塑有平行排列的第二导电针;所述护线座设置有插座和电连腔,所述第二导电针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插座内,下端延伸至所述电连腔内,所述PCB板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针和第二导电针对应的第一针孔和第二针孔,装配后,所述第一导电针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一针孔中,所述第二导电针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针孔中。所述第一针孔与第一导电针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加固。所述第二针孔与第二导电针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加固。所述电连腔的开口处安装有盖板。所述电连腔的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盖板设置有卡块,装配后,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卡槽中。所述插座内插接有插头,所述插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电针对应的插头孔,所述插头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电针形成电连接的电触头。所述护线座的侧壁设置有卡台,所述插头设置有弹性卡臂,所述弹性卡臂的末端设置有卡勾,装配后,所述卡勾卡扣在所述卡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护线座与第二导电针一体注塑成型,PCB板与第一导电针、第二导电针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连接可靠,可以有效降低广品的生广成本,提尚广品的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之二;图3是护线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是护线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是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一种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包括PCB板1、线圈骨架2和装配在所述线圈骨架2上的护线座3;所述线圈骨架2设置有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电针4,线圈骨架2上的线包端子与第一导电针4缠绕连接后焊接。所述护线座3内一体注塑有平行排列的第二导电针5;所述护线座3设置有插座6和电连腔7,所述第二导电针5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插座6内,下端延伸至所述电连腔7内。所述PCB板I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针4和第二导电针5对应的第一针孔8和第二针孔9,装配后,所述第一导电针4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一针孔8中,所述第二导电针5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针孔9中,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连接可靠,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孔8与第一导电针4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加固,所述第二针孔9与第二导电针5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加固,这样使得导电针与针孔的连接方式更加牢固,提高可靠度。所述电连腔7的开口处安装有盖板10,所述电连腔7的侧壁设置有卡槽11,所述盖板10设置有卡块12,装配后,所述卡块12卡入所述卡槽11中,使得PCB板1、第二针孔9与第二导电针5与外界隔离开,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提高产品的可靠度,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所述插座6内插接有插头13,所述插头13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电针5对应的插头孔14,所述插头孔14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电针5形成电连接的电触头,电触头外接有引线。所述护线座3的侧壁设置有卡台15,所述插头13设置有弹性卡臂16,所述弹性卡臂16的末端设置有卡勾17,装配后,所述卡勾17卡扣在所述卡台15上,结构简单,装配牢固,防止插头从插座中脱落。【主权项】1.一种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I)、线圈骨架(2)和装配在所述线圈骨架(2)上的护线座(3);所述线圈骨架(2)设置有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电针(4);所述护线座(3)内一体注塑有平行排列的第二导电针(5);所述护线座(3)设置有插座(6)和电连腔(7),所述第二导电针(5)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插座(6)内,下端延伸至所述电连腔(7)内,所述PCB板(I)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针(4)和第二导电针(5)对应的第一针孔(8)和第二针孔(9),装配后,所述第一导电针(4)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一针孔(8)中,所述第二导电针(5)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针孔(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孔(8)与第一导电针(4)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加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孔(9)与第二导电针(5)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加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腔(7)的开口处安装有盖板(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腔(7)的侧壁设置有卡槽(11),所述盖板(10)设置有卡块(12),装配后,所述卡块(12)卡入所述卡槽(11)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6)内插接有插头(13),所述插头(13)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电针(5)对应的插头孔(14),所述插头孔(14)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电针(5)形成电连接的电触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线座(3)的侧壁设置有卡台(15),所述插头(13)设置有弹性卡臂(16),所述弹性卡臂(16)的末端设置有卡勾(17),装配后,所述卡勾(17)卡扣在所述卡台(15)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包括PCB板、线圈骨架和护线座;线圈骨架设置有第一导电针;护线座内一体注塑有第二导电针;护线座设置有插座和电连腔,第二导电针的上端延伸至插座内,下端延伸至电连腔内,PCB板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导电针和第二导电针对应的第一针孔和第二针孔,装配后,第一导电针的下端插入第一针孔中,第二导电针的下端插入第二针孔中,由于护线座与第二导电针一体注塑成型,PCB板与第一导电针、第二导电针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连接可靠,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IPC分类】H02K37/00【公开号】CN205231991【申请号】CN201520874572【专利技术人】李遵杰, 张磊 【申请人】广东惠利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引线步进电机护线和插座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1)、线圈骨架(2)和装配在所述线圈骨架(2)上的护线座(3);所述线圈骨架(2)设置有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电针(4);所述护线座(3)内一体注塑有平行排列的第二导电针(5);所述护线座(3)设置有插座(6)和电连腔(7),所述第二导电针(5)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插座(6)内,下端延伸至所述电连腔(7)内,所述PCB板(1)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针(4)和第二导电针(5)对应的第一针孔(8)和第二针孔(9),装配后,所述第一导电针(4)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一针孔(8)中,所述第二导电针(5)的下端插入所述第二针孔(9)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遵杰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惠利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