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机驱动器,属于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机启动元件设置在电机内部维修不便等技术问题。本电机驱动器包括启动电容C1、运行电容C2、时间继电器KT和电阻R所组成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安装于一个独立的外壳内,外壳内具有空腔,外壳的空腔内还设有与上述驱动电路连接的电路板以及具有电源接入端和电流输出端的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电机驱动器独立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到不同的电机上,通用性强,更换电机时只需要更换接线端子电流输出端的接线即可,简单方便。而且本电机驱动器与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放置位置和环境可以优化选择,使得本电机驱动器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维修也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设备
,涉及到一种电机驱动器。
技术介绍
电机驱动器是控制电机用的控制器,通常属于电机系统的一部分;交流电机在使用时通常需要给出低电压大电流来完成启动,开始转动之后,再恢复到正常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而电机电流的变化通常是利用电机驱动器来实现的。传统的电机驱动器包括两个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的电容,一个是起动电容,一个是运转电容,起动电容通过电机内部离心开关在电机起动后自动断开,而另一个就一直接在线路中保持电动机的转矩。起动电容不仅工作频繁,而且单相电机的起动电容在离心开关打开后不工作,但在电容两端经常存有高压静电,易对离心开关损坏,长期如此,离心开关容易寿命终止,而且由于离心开关也位于电机壳体内部,不易维修更换。我国专利(公告号:104767450A;公告日:2015.07.08)公开了一种马达控制系统,该马达包括马达转子,该马达控制系统包括解角器及译码芯片,该译码芯片通过解角器与马达转子电性连接,以判断马达转子的绝对角度和增量角度,该马达控制系统还包括马达驱动器、马达相电流传感器及控制器,该译码芯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将绝对角度和增量角度传送至控制器,该马达相电流传感器电性连接于马达与控制器之间,用于估算马达转子的角度,并将该估算的角度传送至控制器,该马达驱动器与马达及该控制器电性连接,该控制器用于依据绝对角度、增量角度和估算的角度分别执行不同程序以控制马达驱动器输出的电流。上述专利公开的电机驱动器也是与马达壳体连为一体的,不管是运输还是使用都与相对应的马达绑定在一起,该电机驱动器只能对应一个马达使用,通用性差,且由于位于马达内,维修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机驱动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独立控制电机启动且便于使用和维修的驱动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驱动器,包括启动电容C1、运行电容C2、时间继电器KT和电阻R所组成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安装于一个独立的外壳内,所述外壳内具有空腔,所述外壳的空腔内还设有与上述驱动电路连接的电路板以及具有电源接入端和电流输出端的接线端子。其原理如下:本技术方案中的电机驱动器为一个独立装置,用于对无驱动器的电机进行驱动,使用时,将外部电源连接在接线端子的电源接入端,将电机的电线连接在该接线端子的电流输出端,通过驱动电路使外部电流达到电机的启动电流后输送至电机,从而实现电机的启动。本电机驱动器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到不同的电机上,通用性强,更换电机时只需要更换接线端子电流输出端的接线即可,简单方便。由于传统电机驱动器的电容器和离心开关设置在电机内部,容易损坏且不易维修,从而容易导致整个电机报废,本技术方案中电机驱动器单独设立,与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放置位置和环境可以优化选择,使得电机驱动器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维修也更加方便。在上述的电机驱动器中,所述外壳上设有控制开关和指示灯,所述控制开关和指示灯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空腔内还设有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的交流接触器。通过控制开关能够方便切断或连通驱动器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控制电机的运行;通过指示灯能够快速判断本电机驱动器以及电机是否正常运转;交流接触器用于通过小电流来控制电机的大电流,更加安全可靠。在上述的电机驱动器中,所述启动电容C1和运行电容C2均通过环氧树脂封装在所述外壳的空腔内。这样保证了启动电容C1和运行电容C2的连接稳固,而且减少电容器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使用时更加稳定可靠。在上述的电机驱动器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启动电容C1通过环氧树脂封装在所述外壳的空腔内,所述运行电容C2位于所述外壳的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环氧树脂外,所述启动电容C1和运行电容C2均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联接。这样运行电容C2损坏后方便维修更换。在上述的电机驱动器中,所述启动电容C1并联电阻R后再与所述时间继电器KT串联形成支路,该支路与所述运行电容C2并联。通过启动电容达到启动电机的电流值,然后时间继电器能够在设定的启动时间达到后,自动切断启动电容的电流,运行电容工作,保证电机的有效启动和运转,安全可靠。在上述的电机驱动器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罩盖,所述罩盖固设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所述空腔,所述启动电容C1和运行电容C2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均位于靠近所述接线端子的一侧。外部电源线从进线孔进入壳体,电机的电源线从出线孔进入壳体两者不相干涉,并且能够便于壳体与罩盖的组装封闭,防止异物进入壳体内对电气元件造成损坏。在上述的电机驱动器中,所述罩盖包括盖体一和盖体二,所述盖体一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盖体一正对所述接线端子。盖体一通过卡接或扣接等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在壳体上,由于本电机驱动器具有通用性,可以用于驱动不同的电机,需要更换不同电机时,拆卸掉盖体一,露出接线端子,方便接线。在上述的电机驱动器中,所述盖体二通过螺钉固连在所述壳体上。盖体二采用螺钉螺接在壳体上,并且正对电容器,这样便于整个电机驱动器的安装装配以及后期的维修和更换,同时连接牢固可靠,有效对壳体内的电气元件进行保护,防止异物的进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的电机驱动器独立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到不同的电机上,通用性强,更换电机时只需要更换接线端子电流输出端的接线即可,简单方便。而且本电机驱动器与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放置位置和环境可以优化选择,使得本电机驱动器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维修也更加方便。2、本技术中的电机驱动器能够使相对应使用的电机省去离心开关,其电机轴头比传统的双电容电机轴头可缩短20mm~25mm。3、本技术中采用时间继电器代替传统电机中的离心开关,不易损坏,可以适当增大电容器的电容,从而使得电机的启动转矩大,单相电机达到三相电机的启动功率,大大减少了电机的启动故障。而且本电机驱动器启动电流小,经过试验,比传统的双电容启动电流要小10%~25%。附图说明图1是本电机驱动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电机驱动器去掉罩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电机驱动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驱动器,包括启动电容C1、运行电容C2、时间继电器KT和电阻R所组成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安装于一个独立的外壳(1)内,所述外壳(1)内具有空腔(11),所述外壳(1)的空腔(11)内还设有与上述驱动电路连接的电路板(4)以及具有电源接入端(51)和电流输出端(52)的接线端子(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器,包括启动电容C1、运行电容C2、时间
继电器KT和电阻R所组成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
路安装于一个独立的外壳(1)内,所述外壳(1)内具有空腔(11),
所述外壳(1)的空腔(11)内还设有与上述驱动电路连接的电路
板(4)以及具有电源接入端(51)和电流输出端(52)的接线端
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
动电容C1和运行电容C2均通过环氧树脂(2)封装在所述外壳(1)
的空腔(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
动电容C1通过环氧树脂(2)封装在所述外壳(1)的空腔(11)
内,所述运行电容C2位于所述外壳(1)的空腔(11)内且位于
所述环氧树脂(2)外,所述启动电容C1和运行电容C2均与所述
接线端子(5)电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上设有控制开关(6)和指示灯(7),所述控制开
关(6)和指示灯(7)均与所述电路板(4)电连接,所述空腔(11)
内还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福星,郑志立,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康新电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