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配管的钎焊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9835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配管的钎焊装置及方法,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具有一对开放端部(110a、110b),开放端部(110a)与开放端部(110b)之间具有近似C字型的圆弧形状,第2线圈部(120)具有配置在与第1线圈部(110)的开放端部(110a、11Ob)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一对开放端部(120a、120b),且经由连接部(130、140)与第1线圈部(110)相连。连接部(130、140)的横截面积被设定小于第1线圈部(110)、第2线圈部(120)的横截面积,从而在通电时,连接部(130、140)中的电流密度大于第l线圈部(110)、第2线圈部(120)中的电流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特别涉及用于钎焊至少一侧为铝制的配管之间时使用的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而且,涉及使用该线圈的配管钎焊装置及钎焊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制造空调装置时,将铝合金制成或铜合金制成的制冷剂配管与从铝合金制成的热交换器延伸的铝合金制成的制冷剂配管接合时,进行使用钎料的钎焊作业,其中,所述钎料的熔点比作为基材的各制冷剂配管的熔点低。为了钎焊铝合金制成的制冷剂配管,作为钎料通常使用Al-Si系合金的钎料。但是,作为制冷剂配管的基材的铝或铝合金的熔点为650°C左右,Al-Si系合金的钎料熔点为570°C?590°C,基材和钎料之间的熔点相差较小。因此,进行手工作业的钎焊时,要求操作者具有熟练的温度管理技术水平。于是,就有了实现高频感应加热技术的自动化的必要。而且,由于空调装置的制冷剂配管与已设置在装置内的部件或热交换器相连,限制了钎焊作业的空间。为了进行钎焊,则有必要使用如马蹄形的非圆对称形加热线圈,从制冷剂配管等被加热体的侧方接近,从而进行钎焊。但是,如马蹄形那样具有开放部的非圆对称形加热线圈中,由于开放部侧没有线圈,因此磁场变弱,从而导致被加热物的温度上升变得不均匀。因此,专利文献I (专利第4996341号)中,公开了用马蹄形线圈加热工件(轴)时,使工件旋转实现均热化的方法。但是,专利文献I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由于有必要使被加热物旋转,当被加热物与装置内的其他部件相连时无法使用该方法。此外,专利文献2 (专利第4023801号)、专利文献3 (专利3676898号)中,公开了通过将分成两个或分成多个的高频感应加热线圈横跨被加热物外周面的几乎全周相向放置,用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大致均匀地加热整个被加热物外周面的方法。但是,这些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需要用驱动部来将进行拆装多个线圈的作业,以将分成多个部分的线圈进行相向放置或分离这些多个线圈,就会增加高频感应加热线圈自身的成本。而且,由于拆装作业会产生驱动部的磨损,需要进行维修,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在钎焊工件时,使用非圆对称形的加热线圈,在不需使工件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工件内的热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包括多个线圈部和一对连接部。每个线圈部分别具有一对开放端部,由一对开放端部形成从侧面能够容纳被加热部件的空间,一对连接部连接在多个线圈部对应的开放端部之间,由线圈部和连接部形成闭路电路。当电路中通电时,连接部中的电流密度高于线圈部中的电流密度。在这里,能够从被加热部件的侧面容纳是指能够从垂直于被加热部件的长度方向容纳。使用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开放部的非圆对称形加热线圈,对被加热物进行高频感应加热时,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或感应加热在被加热物的外周不均匀。通常在与线圈相对应的部位磁场更强,在开放部磁场更弱,从而会导致在被加热物的线圈附近形成热点,被加热物的开放部附近则形成冷点。本专利技术的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包括具有开放端部的线圈部、设置在开放端部上的连接部,连接部中的电流密度高于线圈部中的电流密度。由于设置在开放端部上的连接部中的电流密度高于线圈部中的电流密度,开放端部中的磁场变得比线圈部中的磁场更强。从而在连接部周围的开放部中也产生较强磁场,在被加热物的外周不易出现热点或冷点。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部的通电横截面积小于线圈部的通电横截面积。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部的通电横截面积为所述线圈部的通电横截面积的 33%?60%。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部的通电横截面积是所述线圈部的通电横截面积的 40%。通过将连接部的通电横截面积设置成小于线圈部的通电横截面积,可以简单的结构,将连接部中的电流密度设定成高于线圈部中的电流密度。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线圈部所在平面观察时,线圈部为圆弧状,且分别连接圆弧状线圈的圆心与开放端部时,开放侧的圆弧角度小于180°。开放侧的圆弧角度大于180°时,由于被加热物的外周上不与线圈部相向的外周部的长度变长,有必要增大电流值,以使连接部的横截面积缩小,且提高开放部分的磁场。但是,通过使开放侧的圆弧角度小于180°,不需增大电流值,可实现被加热物的外周整体的均热化。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线圈部所在平面观察时,线圈部为C字形状、U字形状、2字形状。在这里,以简单的结构可选择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开放部的非圆对称形加热线圈。在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中,线圈部及连接部为冷却介质可在其内部流通的管状,线圈部包括冷却介质的入口部和出口部。一旦向由线圈部和连接部形成的电路提供电力,因线圈部及连接部的电阻发热,感应加热的效率变低。在这里,通过使线圈部及连接部成冷却介质在其内部可流通的管状,以简单的结构可冷却加热线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钎焊装置,包括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电极部、冷却管。在这里,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是涉及第九方面的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电极部,向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提供交流电流。冷却管与线圈部的冷却介质入口部及出口部相连,形成冷却介质的循环回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配管的钎焊方法,准备至少一侧为铝制配管的第I配管和第2配管,在第I配管和第2配管的连接部上配置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九方面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向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通电进行钎焊。在这里,通过使用连接部中的电流密度设定成高于线圈部中的电流密度的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钎焊至少一侧为铝制配管的第I配管和第2配管,在连接部周围的开放部中也产生强磁场,抑制在被加热物,即、配管的外周产生热点或冷点,可实现配管外周的均热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中,即使使用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开放部的非圆对称形加热线圈对被加热物进行高频感应加热时,也很难在被加热物的外周产生热点或冷点。而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钎焊至少一侧为铝制品的配管之间时,不需使配管旋转,可实现配管外周的均热化,即使配管与钎焊部的熔点之差小时,钎焊部的温度控制变的容易,可提高钎焊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空调装置的结构所需的电路图;图2为表示热交换器侧气体制冷剂配管与气体侧连接制冷剂配管的接合状态图;图3为表示图2中的气体侧铝连接部的扩大图;图4为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的模式图;图5为表TJK使用闻频感应加热用线圈进彳丁针焊状态的图;图6为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的平面模式图;图7为配管的钎焊装置的示意图;图8A?图8C为表示钎焊配管时钎焊部的温度分布图;图9A?图9D为表示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的平面状态模式图;图1OA?图1OB为表示被加热用配管的剖面形状模式图。图中,1-空调装置、2-空调室外机、3-空调室内机、20-室外热交换器、21-热交换部、22-集管、23-集管、24-连接配管、25-连接配管、30A-气体制冷剂配管接合体、30B-液体制冷剂配管接合体、31-热交换器侧气体制冷剂配管、311-相向部、312-开放部、32-气体侧连接制冷剂配管、33-气体侧铝连接部、34-气体侧铜连接部、35-热交换器侧液体制冷剂配管、36-液体侧连接制冷剂配管、37-液体侧铝连接部、38-气体侧铜连接部、40-膨胀阀;100-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频感应加热用线圈,用于高频感应加热,包括:多个线圈部(110、120),每个线圈部分别具有一对开放端部(110a、110b;120a、120b),由一对开放端部(110a、110b;120a、120b)形成从侧面可容纳被加热部件的空间;一对连接部(130、140),连接在所述多个线圈部的相对应的开放端部之间,所述的线圈部和所述的连接部形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电路中通电时,所述的连接部(130、140)中的电流密度高于所述线圈部(110、120)中的电流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春陆皓陈俊梅徐济进川原启太木户照雄菊野智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